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乡风文明治理研究
2020-12-20卢保娣张石俊
卢保娣,张石俊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一、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
(一)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治国理政的战略论断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而复杂的实践基础之上,并且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时代特征而创立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科学的论断,全党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
(二)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根据
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省总人口10 906万人。立足河南,放眼全国,河南从建国初期的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区域,跃升为中原崛起战略的策源地,2019年GDP排名位列全国第五。河南省作为农业、畜牧业、劳动力大省,小麦总产量占到全国的1/4,畜牧业位列全国前茅,农产品加工年产值、粮食和肉类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因此,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加强和创新河南三农工作、加强和创新河南农村社会管理,是河南全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题中之义。
(三)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逻辑契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特定历史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道路,以良法善治为目标,以社会协同为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开创和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特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社会管理的内涵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协调运转,对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进行组织、协调、监督、规范、指导和纠正的过程。社会管理职能是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主要职能,如规范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稳定等。同时,它既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和利益调整的格局特征,又反映该时期内公民普遍的社会诉求。
2.社会治理的内涵
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法人团体、公民个人等,通过平等的合作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规范管理,实现公共利益均衡发展的过程。社会治理的核心是政府与社会组织、法人团体、公民个人等的协作治理。社会治理是成熟的现代化国家优化国家政权建设的主要职能,如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增进社会福利、缓和社会冲突、构建社会公序良俗等。
3.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逻辑契合
社会管理创新包括理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创新,其实质是国家与社会二者关系的重新构建,是实现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实现政府对社会的善政良治。因此,清醒地认识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治理体系的逻辑起点,客观分析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现实理据,研究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治理的建构逻辑,加强和创新河南农村社会管理,提高河南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对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治理与乡风文明治理的逻辑必然性
(一)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民安居乐业。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整体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石,农村社会治理的良性运行奠定了国家和社会治理全局的坚实基础。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省着力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农村治理根基,全面推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饮水安全、义务教育、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域覆盖、普惠共享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归根结底,河南省农村社会治理的巨大成果,既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又维护了国家安全,也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逐步实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
(二)乡风文明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乡风文明治理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乡风文明是指在我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乡村新时代特色的社会风尚,它既继承发展了民族优秀传统,又开拓创新了民族时代文化。乡风文明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乡村的集中体现,涵盖了公序良俗、文化教育、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其主体是乡村中广大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核心在于引导和推动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的动力来源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部署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其实现途径是融合一切社会力量提升农村发展品质,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目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治理的基础地位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部署,提出了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其中“乡风文明”贯穿“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是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首先,乡风文明可以增强乡村吸引城市要素资源转移农村的能力,促进产业兴旺。其次,乡风文明为农村美丽人居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实现生态宜居。再次,乡风文明为治理有效提供重要的人文条件并体现农村社会治理效果。最后,乡风文明是生活富裕的精神内涵,体现物质生活的品质并反映农村社会治理的文化成果和精神面貌。因此,在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和推进河南农村社会治理,全面贯彻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必然要求增强乡风文明治理的功效。
3.乡风文明治理关乎农村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所包涵的五大振兴工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尤其是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其重点、难点、创新点都在于农民。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种治理格局的核心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同时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其中,机器化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促进乡风文明治理,是新时代推动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内在要求,它归根结底关乎着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振兴。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背景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着力做好“三农”工作,实施农村乡风文明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决胜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社会治理的逻辑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
三、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乡风文明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农村农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已经形成,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全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乡风文明治理相对滞后。
(一)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存在的问题
1.乡风文明治理理念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河南省农村社会的管理体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村社会管理客观地形成了静态社会管理习惯,更多地依靠政府主导的行政行为,社会管理过程中还未真正形成社会治理动态服务的理念。乡风文明治理与新时期农村社会文明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服务性产生了新旧理念的对立冲突。乡镇包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村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习惯于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管控和行政监督,缺少服务和保障理念,忽视群众在文明治理中的治理参与权,导致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协调性、行为规范性、社会活力性、效果公正性相对不足。
2.乡风文明治理格局问题
乡风文明治理是贯穿农村社会管理各领域各时段的复杂系统的治理工程。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省农村社会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然而,在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的行政化管理控制方式还未彻底转变,乡镇党委、政府在乡风文明治理中越位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在乡风文明治理中自觉站位的参与意识、认同态度、权利观念、协同思维、规范习惯、法治理念等现代社会治理要素消极缺位。
3.乡风文明治理机制问题
新时代全省农村社会管理逐步转向社会治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省农村社会管理发展的时代要求,但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乡风文明治理的“条块分割治理”现象依然突出,如权责交叉、重复管理、分工冗杂、决策滞后、执行梗塞、监督松弛、效率低下、成本内耗等。同时,这些“条块分割治理”的现象,也是乡镇党委、政府乡风文明治理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4.乡风文明治理对象问题
第一,基础建设问题。近年来,全省农村乡风文明治理水平换挡提速,但是部分农村乡风文明治理增投仍受制约,能力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缺乏,部分村室文化书屋有舍无书,村级活动室有场无器,村级文化广场或单调陈旧或缺乏相应的活动器材;部分农村文明治理环境整体水平较低,农村脏乱差的局面虽有所改善,但缺乏根本性变化;乡村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农村新型文化建设需要。在乡风文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全方位的治理增投相对缓慢,乡风文明治理的基础建设环境之硬实力未能形成。
第二,文化生活问题。社会主义文化是乡风文明治理的引领力量。但在河南个别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尚未成为引领农民健康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在农闲时节,打麻将甚至赌博成为个别农民群体的主要娱乐方式。个别乡村流动舞台的低俗表演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省大部分农村,优秀民俗文化因缺乏现代传媒的有力支撑,市场严重萎缩,贴近农民文化生活的大众文化精品稀缺。另外,个别农民对封建迷信和低俗宗教甄辨不清,使得封建文化遗毒和邪教乘虚而入。这些有悖于乡风文明治理的要求。
第三,价值观念问题。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农民逐渐摒弃了传统小农经济观念,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科学理性等现代经济观念不断增强,但过度市场化的经济观念给乡风文明治理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城市边缘化生活中,新生代农民的价值观念易受西方物质主义的刺激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精神生活匮乏;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少数暴富的农民受炫富、攀比等消极观念的刺激,“脑袋装到钱袋”里,精神生活盲目失序,价值观念极端物质化。个别农民的价值观念异化直接导致其审美观扭曲、思想信仰矮化、文明创新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和乡风文明治理的发展。
(二)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社会结构组成变化
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乡风文明治理所面临的主要变化体现在农村的经济结构、农业的发展方式、农民的就业方式、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农村的社会阶层分化、农村社会阶层的利益格局、农民的收入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日益广泛深刻。与此相应,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乡风文明治理同样会遭遇诸多机遇与变革。第一,农民收入分配方式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等都加剧了农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成为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的根本性障碍。第二,农民就业结构方面。农民传统身份的演变,农民价值思维的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某种程度上成为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的重要障碍。第三,农民世代赓续方面。农村人口规模萎缩,农业人口红利降低,农业生产力的再生问题日益凸显,并从家庭养老问题转化为社会老龄化问题,成为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的新问题。
2.农村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变革
改革开放40余年来,在农村社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不断调整的形势下,河南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相应发展变革。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土地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经济逐渐松绑,农村传统的管理形式(行政村—自然村—生产组)对农民的束缚逐渐减弱,产生了农村社会管理行政弱化涣散的弊端。第二,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被城镇化的政策导向日益明显,农村社会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后城镇化的农村社会格局尚未成熟,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就业等呈现出社会化、市场化的趋势,农村社会的动态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因此,创新河南农村社会管理,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是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必然之路。
3.农村建设综合投入乏力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6
目前,河南全省正在贯彻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城乡二元化非均衡发展政策。首先,以城乡户籍制度为核心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没有根本性改变,社会资源的配置优势依然在城镇,农村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仍旧薄弱。其次,城镇化建设中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隐形去农化日益严重,这就造成了农业利润外流,农民经济负担加重、生活成本增高,农民精神生活缺乏充裕的物质保障。农村经济积累的城镇化流向,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乡风文明治理乏力。
4.农村文化环境变迁缓慢
在传统农村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农村社会相对封闭的格局,进而形成了各种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宗族、邻里等。初级社会群体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农民的初级社会生活需求,造成农村社会结构固化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缓慢。
第一,作为农村文化核心的农民精神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和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对农民的精神生活影响深远,为乡风文明治理提供了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2]70基于上述原因,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体系在农村社会构建中起到了核心内聚力的作用,并且内化为农民的精神文化,天然成为乡风文明治理的历史烙印。
第二,农村传统文化中的小农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期存在。虽然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在个别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活动和潜危宗教泛滥;在部分农村地区,受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冲击,重物质、轻精神,重感官刺激、轻人文修养等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成为个别农民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正在消解农民的优良传统和优秀观念,危害乡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全省农村文化环境的变迁相对于农村物质经济的发展而言迟滞缓慢,这深刻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活动方式,关系着乡风文明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成败。
四、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乡风文明治理的路径选择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突破点和关键点都在农村,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难在整合、重在预防、贵在长效、安在制度、成在文明。因此,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乡风文明治理,必须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农村社会的基本现实格局,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河南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新时代河南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基层工作重心下移,打通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孩子上学、家庭就业、病人就医、精准扶贫、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
(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第一,党委领导。党是领导我们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核心,党的领导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整党措施,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先锋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政府负责。在农村社会治理方面,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农村工作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乡镇政府农村社会现代治理“上下分治”的新型关系。逐步确立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等领域中的服务职能体系,进一步加大乡镇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关爱工程的救助力度。更好地保持农村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的公序良俗,形成政府主要负责下的高效理性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第三,社会协同。在坚持“乡政村治”的基础上,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群众监督、市场引导、社会参与、法治规范”的农村社会现代治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党政、村级两委、农民群众和其他农村社会组织更加规范平等地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协同做好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安居乐业的局面,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美丽宜居文明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的上下分治、善政良治、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
第四,公众参与。首先,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村两委的协同配合下,深入落实群众参与农村日常事务管理,持续高效地做好农村两委换届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其次,着力搭建公众参与管理的平台,继续有效开展村务政务公开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民生台账工作,切实拓展公众参与范围,实现包括农民主体在内的公众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社会治理的活力,彻底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五,法治保障。新时代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的自我革新,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客观地要求以法治为保障。首先,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要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两委矛盾纠纷调解的乡政村治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乡贤矛盾纠纷调解处理的契约精神,积极发挥农村社会流动法庭矛盾纠纷调解处理的法治功能,积极引领农民的法治自律精神。其次,乡镇党委政府要持续实施一村一警工程,根据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在农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提振法治精神,敢于依法惩治村匪村霸,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保障农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农村的长治久安和农民的安居乐业,维护农村气正风清的文明局面。
(三)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实现乡风文明治理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
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保证在农村文教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政府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强化对乡风文明治理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建立健全乡风文明治理保障机制;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各方作用,不断拓宽乡风文明治理的公共服务渠道。
2.完善乡风文明治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是根本
根据“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在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工作站,确保农村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危房改造、精准扶贫、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农民心理保健服务工作室,切实做好农村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乡镇党委和村级两委继续做好农村书屋建设、五好家庭评比活动和文化下乡服务活动,做好农村婚丧嫁娶文明宣传工作,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风文明治理奠定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营造乡风文明治理的优质环境
1.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引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一,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念能够促进乡风文明治理。马克思主义适度消费观既反对与个人自然生存必要性相对立的奢侈消费,又反对超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过度生产消费。恩格斯指出:“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4]46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引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农民的物质生活消费观念,不仅有利于积累新时代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量物质财富,而且能够营造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为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乡风文明治理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助力乡风文明治理。首先,要倡导农民树立物力维艰、节约资源、勤劳致富等劳动生产消费观念,反对以牺牲农村自然生态为代价的生产消费方式。其次,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鼓励农民既要摒弃“细水长流”等抑制消费的观念,又要反对“寅吃卯粮”等超前消费的观念,提倡农民适度消费。再次,要指导农民自觉遵循现代文明社会的科学消费观念,努力革除传统消费文化和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各种陋习。最后,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封建思想遗毒和资产阶级腐朽意识形态的渗透,坚决抵制和反对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过度异化的物质消费主义,增强农村农民的物质消费正向观念,为乡风文明治理奠定坚实的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农民的精神生活,营造良好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推动全省农村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发展,是新时代河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中乡风文明治理的应有之义。
第一,要引领农村家庭文化环境建设。良好家风是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的道德基础,从转变农民家庭文化生活入手,引导农民通过自我提升来塑造良好的精神形象,培育良好的家庭文化风尚,移风易俗,倡导良好的家风,逐步形成乡风文明治理的社会文化基础。一要增强家庭成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荣辱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精神风尚。二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纯粹物欲化、功利化的物质观念,鼓励农民以健康文明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提升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品质。三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引领农民个人文化生活,增强文明意识,培养绿色生活观念。进而促进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农村社会人文精神凝聚力,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人文精神环境。
第二,要引导农民个人的精神生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省农民个人的精神生活,提高全省农民的精神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我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中乡风文明治理的全面发展。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68由于河南省的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全省农民精神生活消费在农村家庭消费结构中比重一直较低。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乡风文明治理时,要着眼于现代家庭生活中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和人力代际永续的健康发展,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引导农民适当增加文化生活消费在家庭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自觉调整家庭生活消费结构。这不仅有益于家庭成员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利于家庭成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提高,为加强乡风文明治理、创新河南农村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精神生活是人民生活的最高层次。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明确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河南全省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时代河南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稳定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必须创新河南农村乡风文明治理路径,全面提高河南农村乡风文明治理水平,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