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市以234 新模式发展稻虾精准养殖
2020-12-20冯祖稳
○冯祖稳
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区建设的推进,城市商品房用地速度加快,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保护政策下,湖北省宜城市稻虾共养已经开始了新的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增加。
稻虾养殖基本情况:宜城市稻田稻虾轮作循环利用化肥肥料,水稻病虫害频发,农药量下降,产品质量提升,生态效益显著,稻虾轮作模式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宜城市农田面积逐年减少,政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种粮保护政策,单一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目前宜城市正在实行稻虾共养模式,探索“政府要粮、农民要钱和一地双收”的农作模式,发展生产的任务非常艰巨。宜城市政府对稻虾轮作养殖重要性有了崭新的认识,让百姓转变思想,采取引导、政策扶持、带头示范、技术帮助、市场驱动、龙头培育等措施发展稻虾轮作生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2个引进
引进新技术和科普实用技术。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按照小龙虾、团头鲂、黄颡鱼、黄鳝、中华鳖、草鱼等6大主导养殖品种和小龙虾健康养殖、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网箱养鳝、种青养鱼、黄颡鱼健康养殖、稻田养甲鱼等6大实用技术,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将科学技术送到渔民池边塘头。组织技术指导员50名,常年进行培育,培育示范户160户,示范面积近一万亩,辐射带动渔民5000户,辐射带动面积近五万亩。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按照《全省冬春渔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三是争取阳光培训项目。一方面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技术和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让更多培训教学惠及渔民,提高渔民科学技术水平。四是积极组织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镇办水产技术人员轮流参加省里组织的水产培训,累计达到500人次,做到持证上岗。
引进推广新型水产品技术。新时代水环境新要求,宜城市水产技术部门以提高生产水平为目标,以良种选育、高效节水养殖、病虫害无害化防治等技术为主攻方向,跟踪养鱼稳粮新动向全力引进、研发种稻养虾综合技术,多方引进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草害技术、青虾泥鳅合理配养技术、纤毛虫病害无化防治技术、科学投饵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力研发、试验早稻机插机收技术、微生物制剂洁水技术、种植空心菜洁水增产技术、青虾病害蜕皮障碍症生态防治技术等适用技术,将先进、适用技术贯穿稻虾轮作生产技术全过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开展科普教育培训,以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实施粮农渔农培训工作、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科技提升示范行动和“联农户联基地、增效益增感情”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早稻、青虾种养技能、小龙虾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下乡指导、编播电视辅导片、印发技术资料、编发技术短信、在报纸与网络登载技术文章;组织渔民考察学习、深入开展为农、渔民服务,加快稻虾轮作生产先进适用新技术的集成、配套、推广应用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在稻虾轮作产业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引导农渔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立足本地市场、紧盯县外市场,努力拓展产品销售量。种养大户、农民渔民合作社要主动寻求与县外农民水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建立产销直挂的合作关系,到县外、省外兴建稻虾轮作直销点、连锁店。要充分利用宜城市城区毗邻207国道、荆襄高速区位优势,以稻虾轮作产品进入湖北省内各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开拓以襄阳市为中心的汉江区域销售市场。
3个扶持
扶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宜城市乡镇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稻虾轮作规模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对基地节水灌溉、渠道、水质调控、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渔业器械、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应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扶持资金,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益,达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目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职能部门应借鉴工业系统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法,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专门加工基地生产的鱼粉、青虾和其它水产品;要扶持、引导加工企业创建稻虾轮作基地优质水产品牌,稻鱼共生优质、生态、无农药残留理念融合到品牌设计中;要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构建加工体系,增加加工量。保障加工企业受法律保护。
扶持新品种引进基地建设。近两年来,基地改善了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品质、成效显著。今后,对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引进、培育种养殖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早稻和青虾、小龙虾新品种,政府应继续给予补偿、奖励。同时,积极鼓励各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业务部门,发挥其指导作用,各单位加强对农水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在水产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加以重点发展、重点扶持、优化品种结构。达到引进一批、成功一批,推广一批、成功一批的目的。
扶持扩大规模建设。宜城市先后培育了宜城大虾基地、郭忠成的稻田养殖甲鱼基地、鑫亿田小龙虾繁育基地等3个渔业基地。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宜城市稻虾轮作基地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规模发展上升到档次发展,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基地规模支撑稻虾轮作产业的发展思路,将稻虾轮作基地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稻虾轮作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市级、乡镇政府应继续出台奖励政策,激励农渔合作社、种养大户结合区位优势,拓展稻虾轮作基地,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动态等因素,科学选址,新建成基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规模化生产实现效益的提升。
4个实施
实施虾类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安全供给。一是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提高水产品健康养殖质量和无公害生产质量。目前市莺河一库、二库、市国营渔场和市郭家台甲鱼专业合作社共四家单位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市黄冲水库获得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认证,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记录,全市的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健康养殖品质。每年初,必须召开各镇、办水利服务中心、各健康养殖示范场、各国有水库负责人参加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题会,要求按照相关制度积极宣传,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三是必须开展以水产苗种生产环节和以鱼药、饲料、渔肥等水产投入品为重点的两项活动大检查,在苗种生产期间,对雷河七里苗种场进行了抽查,没有发现有违规现象。四是争取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每年划拨10万元资金作为专项经费。
实施老化鱼池、荒置水面滩涂改造升级。在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兼顾发展渔业生产,发挥堰塘综合效益。发挥鱼塘改造项目资金作用,五年以来共争取的鱼池改造项目资金60万元,全部对鱼池改造给予补贴。我们按照“高标准、老改新、连片开发”的原则,通过项目资金刺激、资源流转、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社会资金参与等多元化办法,鱼池改造涌现出多个亮点特色。市裕达农牧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0万元,在刘猴镇改造鱼池300亩,进行道路院墙、进排水沟渠的高标准建设。此外还进行了绿化建设,改造区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不仅建设了一道靓丽的水产园区景观,也为我市高标准鱼池改造树立了标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鱼池大都为建站初期建设,年久失修,已不能进行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该站多方筹措资金,对园内鱼池和院外九军碑基地鱼池进行了老池改新工作,共改造鱼池100亩,硬化道路3千米。市郭家台生态甲鱼专业合作社、市发农养鱼合作社、市裕达农牧有限公司等单位成为我市主力军,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也为周边养殖户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两年来全市完成改造升级面积10200亩,改造沟渠150千米,新增水产品1500吨,新增效益近千万元。
实施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基地节水灌溉、渠道、水质调控、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渔业器械、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给予政策扶持资金,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益,达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目的。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不断加大,宜城市的水产养殖改善了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品质、成效显著。今年,对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引进、培育、种养殖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早稻和青虾、小龙虾新品种政府继续给予补偿、奖励。同时,积极鼓励各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业务部门,发挥其指导作用,各单位加强对农水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在水产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加以重点发展、重点扶持、优化品种结构,达到引进一批、成功一批、推广一批的目的。
实施渔业板块建设。一是在渔业板块建设上助力加大优质鱼放养比例,提高池塘养殖单产和综合效益,目前宜城市优质鱼放养比例达到总养殖水面的90%。二是推广高效优质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稻田生态甲鱼和小龙虾标准化养殖,仅南营南洲村稻田养殖甲鱼的1000亩远远不够,亩平纯收入10000元也远远不够,该村成为襄阳地区甲鱼第一村,要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各地生态甲鱼快速发展状大,让最大的亮点继续更亮;再建成多个鑫亿田小农虾繁育基地,年产能力1亿尾,全市现有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5000亩。三是加强板块优质建设。按照“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的要求,抓好鱼池片区的连接和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标准化、规模化的板块基地。已建成莺河水系无公害水产板块、长渠水系优质鱼板块二大板块。四是再次提档升级发展水库生态渔业。鼓励水库“人放天养”、减少外源性投入,着力提高水库水产品品质,努力实现水库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据估计,我市计划投放鱼种5000吨,全市共投放鱼种6000吨。宜城市堰塘水草众多,小型水库的库底属于平地水库,是养殖河蟹大虾最好水域场所,2019年,全市河蟹大虾模式面积达到10000亩,南营南洲村稻田生态甲鱼面积达到1000亩,已建成鑫亿田小龙虾繁育基地年产能力1亿尾、现有小龙虾河蟹标准化面积5000亩,已培育水产品牌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