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瞩目

2020-12-19李勇青木辛斌张旺张静

环球时报 2020-12-19
关键词:中央会议疫情

●本报驻美国、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辛斌●本报记者 张旺 ●张静

“中国提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位列八大任务首位”“北京将为新的五年规划争取一个强有力的开端”……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外界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都是外界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方向和重点的“窗口”,而今年的情况尤其特殊:全球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则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后,经济得以逐渐回暖,被视为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又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外界对中国经济动向更加看重。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肯定中国在“极不平凡”的一年中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又坦言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要求明年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到,在中国明年的经济发展中,稳健性、结构性变化等指标一定会不断强化、优化,但对于增长速度等指标会相对淡化。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会议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会议指出,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会议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新加坡《商业时报》18日称,此前投资者猜测,随着中国经济从低迷中复苏,北京将做出政策调整,因此这次会议备受关注。路透社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

马来西亚《星报》18日称,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美国彭博社说,由于2021年是中国新的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此次工作会议意义更加重大。会后公布的内容概述中国政府预计会优先解决的问题,重新聚焦减缓债务增长速度、令经济免受国际政治形势影响。中国承诺将更多地关注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速度。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首次没有公布年度经济增长具体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八大任务,要求宏观政策‘不急转弯。”路透社说,会议要求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这一表述是“很重要的亮点”。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抗疫引领经济表现,中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后,对于相关政策是否要“退出”,全球都非常关注。会议稳定了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对政策快速退出、经济下行的担心。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路透社表示,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这指明了明年财政政策结构性重点的发力方向。货币政策强调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要稳杠杆、而不是去杠杆,这也是“不急转弯”的一个体现。

香港《南华早报》认为,在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时,政策制定者往往寻求在风险防范和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微妙平衡,就像当前的情况一样。国民经济、金融体系和就业市场的稳定将在明年获得更高的优先级。在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北京将为新的五年规划争取一个强有力的开端。

强调科技与创新

路透社说,中国提出的八项任务涵盖科技自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扩大内需、改革开放、粮食安全、反垄断、房地产、绿色发展等方面。对于这八项任务,外界18日各有关注的侧重点。

台湾“中央社”聚焦科技战略,称头两项任务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且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这两项任务包括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路透社说,“科技”和“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文分别出现14次和16次,去年分别提了6次和10次;“安全”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10次,去年为1次;提到“消费”的次数从4次增加至11次,扩大内需仍然是明年的核心。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南华早报》18日说,会议指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中国誓言明年抓好强化反垄断任务。”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并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有经济学者对路透社表示,这并非是针对某个企业,而是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提出的政策方向。

“关键之年”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变化还是相当大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首先,中央把宏观经济发展的国际因素充分考虑在内,不仅考虑市场风险,还有非经济性、政治性风险。其次,此次会议考虑的结构性问题比往年要多,淡化短期年度经济指标。不过曹和平表示,在会议的精神里面,政策连续性依然存在。

“从今年的文件看,明年是关键之年,其中包含三个关键:‘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年份;疫情仍在多国蔓延背景下的一年。”曹远征说,明年要以内需为基础,稳定宏观经济并形成增长新的台阶,通过规则和制度性开放等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居民收入日益增长带来的市场,“通过全球分享,中国拥抱全球化”。

德国财经网18日说,尽管会议内容以中国国内经济为主,但相关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比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强化反垄断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等。

彭博社称,在这一年里,中国放松了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疫情,封锁解除后提振经济,并帮助支撑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马来西亚《星报》说,主要经济组织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走强表示有信心,认为中国将为明年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重要动力。根据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恩的预测,中国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1/3。▲

猜你喜欢

中央会议疫情
欧洲理事会会议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主席团会议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