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作文联盟

2020-12-19王爱东

青年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尼采敬畏仪式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文章。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是。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顺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去除,要把精力投入更有意义的事情。

思路导图

开头:开宗明义,匠心独运

中间:拓展仪式认同范围,总结仪式意义

结尾:深化主题,阐明仪式感的当下意义

生活需要仪式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二(15)班 卢高扬

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引用名言解题,独立成段,恰切且新颖别致)

我们固然不必如尼采一样,每一天都要来上一段“生命的舞蹈”,但总要有一些时间与平素不同,总要有一些事情须特别看重——以此来彰显生命的严肃与庄重。(阐释尼采的话,并点明仪式感的意义。并且“生命的舞蹈”中引号的使用,以及“以此”前面破折号的使用,不仅准确,而且彰显作者的严谨。连用两个“总要”增强语势)

日本电影《你的名字》中的宫水家族便是如此。一场大火,焚毁了糸守町上几乎所有的古籍,以致大家连祭祀的意义都无从知晓,流传下来的仅有形式。即便如此,在全糸守町已渐渐忘却了祭祀仪式时,宫水三叶等人依然坚守着祭祀中的结绳等一系列传统仪式。

那身着古袍,手持神杖,在神庙前翩翩起舞,真心实意为全糸守町人们祈福的三叶,成为影片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举例印证仪式感彰显生命的严肃与庄重)

那份仪式感,说白了就是一种敬畏感——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挖掘倡导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本质,层次清晰)其实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也都存有这样一种敬畏之心。比如,中国人一直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需要时时刻刻去检视自己的行为,按时按节地与天地神灵“互动”——那些看似繁复冗杂的祭祀仪式,便是人们在与天地神灵对话,以此表达人们对曾经的过错的忏悔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从对日本的仪式画面描述,写到中国的仪式,丰富了内容,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日子,我们才不会让生活一味苟且。(拓开一笔,阐释仪式的现实意义)

有人说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虔诚的信徒,但中国人对生的思考和对死的敬畏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并把这种思考和敬畏融进了各种仪式中。像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祭天、祭地、祭祖、祭神……莫不是为了借一种隆重庄严的仪式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对过去岁月中自己所作所为的思考,对未来的憧憬和祝愿。我们的祖先借这一个个契机提醒我们:生活需要严肃的因子,人生不能没有庄严的时刻。(主旨挖掘深刻,从敬畏到感恩、思考、憧憬和祝愿)

所以,仪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注重仪式感,从而将平淡的日子过出不一样的味道。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礼仪中烦琐的仪式不屑一顾,在滚滚红尘中随波逐流,对生活抱有随意乃至麻木的态度,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失去了一种厚重感,像水波上失根的浮萍。(回扣话题中列举的现象,使自己的文章逻辑严密,非常巧妙)

生活再紧张再忙碌,我们也需要有那么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人生的意义,想一想过去,想一想未来,从而调整自己生活的方向……(省略号给人想象的空间)

生活中的各种仪式正给了我们一个个这样的机会。

指导教师王淦生推荐语:

名言引入话题,揭示生命与仪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再以影片情节为论据,证明仪式乃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的敬畏;而后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深入剖析各种仪式。如此层层推进,充分揭示了仪式的作用和意义。

特邀名师王爱东点评:

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儀式,怎么看待生活中的仪式,话题指向明确,可以写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需要仪式感,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落笔高蹈。

内容上:由尼采的名言开篇,横跨中外,内容翔实。纵向挖掘仪式感的内涵,层层深入。结构上:层次鲜明,善于独立成段,非常醒目。语言上:作者能根据自己的观点取舍材料,并且用词精准,语言功底深厚。

升格建议:文章在写到日本的仪式和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之后,如果能拓展到续写生活的日常小仪式、微惊喜,那么仪式感在生活中的意义就会更深刻了,文章涵盖的层面也会更全面,观点的说服力会更强。

(听王爱东老师更多讲解、看升格后作文请扫下方二维码)

本期特邀作家李开周分享他对“仪式”的理解。李开周,专栏作家,著有《武侠物理》《陆游的英雄梦》《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等20余部作品。

猜你喜欢

尼采敬畏仪式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Talking strategies
敬畏 果决 笃信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