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书的故事
2020-12-19吴浩哲
吴浩哲
谁也未曾料到,这个秋夜,竟如此漫长。只见一颗巨星滑落夜空,随之而来的不是震动,没有波澜,而是更加冷寂、凄清。
五丈原,军士们整齐地肃立在大营外,营里的尚书李福还在叹息自己来得太迟,没能听全丞相的遗嘱。榻上卧着一位老人,神情或许尚未安详,但他确实该休息了,无尽的政事已经将他54岁的身体彻底拖垮,再也没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再也不可能“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即便归隐又能去哪儿呢?南阳的田地怕是早已荒芜了吧!不过,他还留下两张表文,散在枕边,静待着后世之人。
一位年轻的将领拜谒蜀相祠,夜读《出师表》,不禁潸然,当即挥泪手书出师二表。他越写越急,越写越悲,也越写越豪!此时的他,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两封静静等待他的漂流书,已经将他和作者连接起来。写罢,只觉豪气干云,胸中仍有块垒不得不浇,遂另作一词,词曰《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表文的漂流之路还未完结,这首词已开启了自己的旅程。表文和词在多年后传到了北京,前者传到了一座栽着指南树的宅院里,院子的主人,或者说“犯人”,就是南宋名臣文天祥,他受尽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写下了“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的《正气歌》。词则在一个城外铁骑飞驰的时候落到兵部侍郎于谦的手里,他在词旁写道:“黄叶古祠寒雨积,青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不久之后,就在北京城外,岳将军没能奏响的凯歌被于谦奏响。
漂流书的故事可远不止于此,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它们的踪影。
正是这些漂流书,使历代先贤不至“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也正是这些漂流书,使他们未竟的志業能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创造漂流书的人,是民族的偶像,而读漂流书的我们,在明了书中真意后,也便成了他们。原稿真迹或许早已不存,但其光辉之精神必将绵延不绝,铸成中华民族的民气国魂。
又或者,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成为漂流书的作者,如文天祥、于谦一般——“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本刊原创稿,Stacy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