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程平台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2020-12-19胡庆红袁泽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医学基础化学

王 京,吴 庆,胡庆红,袁泽利,张 磊

(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2]。

基础化学是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能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3]。但是,目前医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面临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由于本科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大部分高校大幅度减少了基础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并在一年级上学期就完成授课。但是基础化学课程仅仅是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浅显介绍,每个章节拓展开来都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可见,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信息量大,学生仅凭课堂理论教学很难充分消化所学知识。

(2)基础化学内容抽象,给教学带来不小的难度。尽管在传统教学中引入了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仍解决不了课堂信息量大、授课节奏快、教学主线不明显等问题。

(3)在大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采用传统“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与控制能力,但其本质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知主体作用。

因此,如何改革基础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提高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信息化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4]。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5]。它既能保留传统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提供多元化的途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基础化学重难点知识更容易掌握,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是对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然而,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网络教学没有相应的平台,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导致网络教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没有达到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会知识的目的。因此,首先我们应该构建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该平台拥有基础化学课程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视频及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等,可实现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

1 基于微课程平台构建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学改革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教学迎来了技术革新和发展的契机[6]。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投入使用,相较传统课堂对师生是极大的助力。

对学生而言,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能使其利用微视频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深入理解,同时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任务,并且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学习针对性强。

对教师而言,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建设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能力。因此,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的建设过程也是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技能等的思索过程,是对目前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过程。

2 基于微课程平台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医学专业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建设由设计微课、制作微课、微课程平台应用及评价4个环节组成(见图1),其中评价结果用于指导微课程平台的持续完善和改进。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用于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以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设计微课

微课设计是整个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建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分析和教学设计两部分内容。

2.1.1 课程分析 目前,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多以魏祖期主编的《基础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版)为教材。因此,在微课设计过程中,要以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医学等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归纳课程重点和难点,包括绪论、渗透压和渗透浓度、酸与碱、缓冲溶液、原子结构、共价键、氢键、配位化合物、酸碱滴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内容。

2.1.2 教学设计 微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呈现载体,因此教师要对微课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讲授—解决问题”的方式,整个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总结、练习等环节,同时注意把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在化学知识点切入方面,可联系与微课内容相关的医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应用基础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相关医学问题。采用上述方法,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医学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

图1 医学专业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的构成

2.2 制作微课

基础化学微课主要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和重点难点,每节课时长大约5~8分钟,采用录屏、拍摄、剪辑合成、配音等方法制作,设计初衷是方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基础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

微课制作的具体过程:首先,制作完成授课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将动画、图片、实验视频等内容插入其中;其次,采用录制屏幕的方法把教师在电脑上演示课件的情景记录下来,制作成视频;再次,利用摄像机拍摄教师讲课视频、实验视频或医学案例视频,可选择在教室、实验室、户外、蓝幕等场景下拍摄;最后,利用会声会影等软件完成微课制作。

2.3 微课程平台的应用

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主要用来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对网络教学的补充和优化。因此,制作的微课、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等都要上传到微课程平台上,实现基础化学课程优质资源共享,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4 微课程平台的评价

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应用效果评价是该平台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平台更好地运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一般而言,应从微课链接、内容设计、网络教学资料、网络平台框架搭建、教学互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对平台资源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还有教师间的评价。通过收集整理,将合理的评价意见反馈给微课设计、制作以及应用人员,进而对这3个环节加以优化,促使微课程平台建设得更好、更完善。

2.5 基于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前期建成的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逐步将其应用于教学,既可以解决目前医学院校基础化学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我们将混合式教学分为预习、教学及复习3个阶段,这3个阶段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除利用教研室目前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及时发布微课相关教学资源的链接,随时接收来自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及教学效果评价。基于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流程见图2。

图2 基于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流程

3 基于微课程平台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色

3.1 运用微课探索混合式教学方法

在医学院校传统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主要依靠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来巩固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往往过于单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能够把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使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3.2 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实现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微课程教学平台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微课为核心,同时包含了课程教学大纲、习题等内容,既可以用于课前预习,也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和期末强化巩固。另外,微课教学时间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高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学习。

3.3 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基础化学微课程教学平台建设需融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要求授课教师在微课程平台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不停地寻找、追问、思考、发现、变革,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随着微课程平台的持续应用,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拓展了自身专业成长的途径,对于今后更好地应用混合式教学、MOOC、SPOC等新教学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3.4 贴合医学专业学生特点,符合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目标

基础化学与有机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对临床医学、麻醉、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医学工作者,在微课内容设计过程中,需要强调化学与生物学、医学的交叉融合,基础化学知识的应用、研究进展与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化学与医学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医学问题。

4 总结

通过微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探索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该平台的建设应用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强化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基础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拓宽了教师视野,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前和课后都可以通过微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平台的教学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深度关联,拓展了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将基础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医学问题,使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

构建基础化学微课程平台并逐步将其用于教学,既解决了医学院校基础化学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初步探索,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医学基础化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不等式”基础巩固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