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花椒嫁接育苗技术
2020-12-19党国刚郭军成庄丽娟安为东任博
党国刚,郭军成,庄丽娟,安为东,任博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 渭南 714000)
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多用途经济林树种。渭南市地处黄河中游,关中平原东部,土壤深厚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日照充足,是传统农业区,其中渭北旱塬和南部台塬是花椒等干杂果经济林的主产区。渭南市花椒产业发展较快,截至目前,全市花椒总面积5.8万hm2,年产花椒2.89万t,年产值18.81亿元,花椒产业已成为渭北旱塬和南部台塬群众增收致富重要来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普通花椒树皮刺多,果实成熟后采摘费时,人工费用较高,且群众采摘时不便利,经常刺伤手指。使用花椒采摘器又会损伤花芽,影响翌年花椒的产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花椒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增收致富。
目前,部分椒农在自己的椒园嫁接少量的无刺花椒,但存在种源不清、品种不纯问题,影响着良种无刺花椒繁育进程,迫切需要进一步繁育、推广应用无刺花椒良种苗木。本文提出应用无刺花椒嫁接改良技术,整合优化高效栽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建立无刺花椒良种示范园进行技术指导,为群众增收,振兴塬区农村经济奠定基础。
1 嫁接育苗技术
1.1 种穗采集与处理
1.1.1 良种采穗 选取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丰产期无刺花椒植株,采集1年生、芽体充实、直径0.4~0.6 cm、向阳壮实的枝条制作接穗。采集的枝条要及时装入塑料袋内,防止水分蒸发,应随采随用。对暂时不用的接穗,要装入塑料袋内,置于低温、避光的地方贮存备用。对需要长途运输的接穗,要先剔除皮刺,按照品种每50~100根绑成一捆,同时,挂上标签,标签要标明数量、品种、采集地点与时间等,然后用湿麻袋包裹,麻袋外同样要挂标签。运输途中注意及时洒水,以保持湿润。
1.1.2 接穗储藏 对冬季采集,翌年春季准备嫁接使用的接穗,采集后要50根捆成一捆,挂上品种标签,沙藏备用。贮藏时,在背风阴冷处挖深40~60 cm、宽80~100 cm的沟,沟长视接穗多少而定。沟内底层铺10 cm厚的湿沙,沙的湿度65%左右,即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再把捆好的接穗放入沟内,捆与捆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填埋湿沙,用湿沙把捆与捆之间隔开,最后在上部盖上30~40 cm的潮土,并高出地面。严禁用塑料布包裹埋藏,以免霉变造成损失。
1.2 砧木处理
1.2.1 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径0.6 cm以上、抗寒和抗病能力强的南强1号花椒实生苗作砧木。在嫁接前1个月,可进行一次追肥和除草,促进砧木苗生长,提高嫁接成活。
1.2.2 去刺浇水 在嫁接前7 d,将砧木苗距地面10~15 cm内的皮刺、叶片全部去除,同时,给砧木苗浇一次透水。
1.3 嫁接
1.3.1 嫁接时间 嫁接要根据当地的物候期,选择适宜时期进行苗木嫁接。在渭北地区的3月下旬—4月中下旬,花椒树液开始流动,生理活动旺盛,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成,此时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成活率较高。7月上旬—8月下旬,适时进行芽接。
1.3.2 嫁接 花椒苗木嫁接多采用枝接和芽接方式。具体操作方法有劈接、插皮接、嫩枝接、方块芽接、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芽接等。用事先准备好的宽2 cm左右的薄膜带自下而上包紧扎平,绑扎时要注意,不要使接口上下漏气,确保不进水。在气温较低时,嫁接后要用土壤把砧木及接穗埋成一个土包,以保湿防冻。
1.3.3 成活检查 一般嫁接后15~20 d接芽开始萌发,此时进行嫁接成活检查。检查时芽或接穗新鲜饱满的,说明已开始愈合或芽已萌动,表明苗木嫁接成活。若接穗枯萎,颜色变暗,说明没有嫁接成活,应及时补接。
2 抚育管理
2.1 剪砧除萌
在确保嫁接成活开始萌发后即可进行剪砧。剪砧不要一次完成,以防苗木上部风干,可分2~3次完成,最终剪至距接芽上方1 cm处,剪口要平滑。剪砧后,砧木极易抽发新的萌芽,应用小刀小心削除,以免和接芽争夺养分,影响接芽生长。
2.2 支撑摘心
在新梢长到20 cm左右时,在砧木苗干旁边、接口对面向地里插入长60 cm左右的细木棍,用1~2个活扣将新梢引缚在木棍上,以防被风吹折断。当嫁接苗长到60 cm左右时进行摘心,促进新梢增粗并促发侧枝。
2.3 适时解膜
夏季嫁接的接芽或接穗成活萌发新梢后,即可解除薄膜。秋季嫁接的要在次年苗木发芽前才能解除薄膜。解除薄膜时,要提前观察,待接口完全愈合后解开薄膜。
2.4 中耕除草
当幼苗长到10~15 cm时,及时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生长期内中耕除草3次。
2.5 施肥灌水
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每667 m2追施硫酸铵20 kg或腐熟农家肥1 000 kg左右,追肥1~2次,对生长较弱的苗木,可在7月上旬再追一次氮肥。
2.6 病虫防治
花椒苗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有叶锈病,虫害有蛴螬、花椒跳甲、蚜虫、红蜘蛛等。要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开展防治,可在苗木生长期,每10~15 d喷1次已唑醇以防锈病发生。6月上中旬,各喷1次扫螨净以防红蜘蛛危害。5—8月,根据蚜虫发生期,提前喷3~4次毒死蜱以防蚜虫危害。
3 出圃
3.1 适时起苗
坚持随起苗随栽植,在栽植的当天或前一天起苗。秋季栽植在落叶后起苗,春季栽植在萌芽前起苗。起苗前7 d左右,应充足灌水,保证苗木水分饱满。起苗深度要达到20~25 cm,确保苗木根系完整。
3.2 分级捆扎
起苗后要立即对苗木按照国家苗木等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50~100株一捆绑扎,签发合格标签。
3.3 蘸浆假植
对不能立即栽植或调运的苗木要进行假植。选择排水良好、土壤湿润、背风的地方挖沟,将苗木斜靠排列后培土达苗高的1/2。调运时要对苗木根系蘸浆,使根系全部裹上泥浆以利保湿。
3.4 调运检疫
苗木调运前要实施严格检疫,发现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苗本,要立即就地集中烧毁。苗木调运要随车携带国家检疫机关签发的证书。苗木调运时,要对蘸浆后的苗木用麻袋等轻质、坚韧物包装,以防失水,并携带苗木合格证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