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鱼池科学投饵技术措施
2020-12-19王建军
○王建军
精养鱼池一般分精养鱼苗或精养成鱼池。精养鱼池一般以一种主养鱼为主,除了要求主养鱼的投放规格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还要求投放搭配品种的规格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才能取得单位面积效益的最大化。
一、饵料的质量要求根据鱼体规格大小,确定投喂与鱼体相适应的最佳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同时还要兼顾饵料的其它营养成分要合理,也就是饵料的最佳合理配方,才能保证鱼类正常健康生长。
二、饵料的数量要求根据鱼体规格大小、生长情况、生长阶段,以及季节、天气、水温、水质、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灵活投饵,做到让鱼吃好,每次吃七八分饱;做到科学投饵,不浪费饵料,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
三、饵料的适口性根据鱼的个体大小、口裂大小、生长发育阶段,投喂与鱼相适应的饵料粒径,便于摄食消化吸收。
四、饵料的粉碎细度饵料的粉碎细度越细,鱼类消化吸收越好,饵料转化率越高,饵料系数越低,以降低养殖成本。
五、池塘养鱼饵料投喂要做到“三定,一不定”
“三定”是:
1、定质:要求饵料既新鲜又清洁,所有饵料不能有变质的迹象;要求所投饵料的营养成分要适合鱼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饵料配方要科学合理。
2、定时:高温季节,鱼类生长旺季一般每天投饲4-5次为好,上午6时以及9时;下午2时,下午4时,傍晚6时。中午高温时间不投饵。春、秋季节投饵次数减少一次,一般上午7时以及11时;下午2时以及5时投饵。
3、定位:要求饵料投喂在固定的地点和饵料台内,养成鱼类到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
“一不定”是根据鱼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季节、不同水温、不同的天气情况、不同的水质情况、鱼体健康程度情况,采取灵活的投饵方式;在天气剧变、水质剧变、鱼病高发季节、要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做到科学投饵。
六、根据水中溶氧高低控制投饵量
每日定时监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中溶氧是鱼类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它的多少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和鱼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力,水中溶氧丰富(5毫克/升以上)时,鱼类摄食能力强,消化吸收率高,这时应多投饵料,以满足鱼类的生理和营养需要。在阴雨天,高温天气和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池塘缺氧,尤其在出现浮头现象时,应注意减少投饵或不投饵,以免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七、根据水温调整投饵率
所谓投饵率就是每天投饵量占池鱼重量的比例,投饵率与水温、鱼类品种、个体大小等有关,尤其是应随着水温变化、季度变化进行调整。以鲫鱼为例,水温达到15℃时,鲫鱼开始摄食,这时投饵率为0.5-1%;当水温达18-22℃时,投饵率应上升至2-3%;当水温在22-30℃时,投饵率应提高至3-4%。投饵率除依据水温变动外,还需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如天气、鱼病等而作灵活调整。
八、确定投喂频率
投喂频率即每天投喂次数,一般依据鱼类的品种、大小等因素确定,鱼苗期投喂次数多于成鱼时期,无胃鱼投喂次数多于有胃鱼,高温季节投喂次数多于低温季节。实际生产中,若投喂次数过少,鱼类处于饥饿状态,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影响其生长。若投喂频率过快,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短,消化吸收率降低,会造成饵料浪费,污染水质,增加成本。
九、投喂速度的控制
投喂饵料一般以“两头慢、中间快”为好,先慢是为了将鱼引过来,等鱼大部分来吃食时,然后再加快投喂速度,后期再放慢投喂速度,以免饵料落入水底,造成浪费。
在驯化投饵时,应先慢后快,先少后多,先集中投于点,后扩大至面。投喂时间随池塘内鱼类多少调整,存塘量大,投喂时间就相对长一些。另外,不同种类的鱼,吃食速度也有区别,如:草鱼吃食速度快于鲤鱼,而鲤鱼又快于鲫鱼、鳊鱼。一般每次投喂时间30-40分钟。
十、积极预防疾病,做到健康养殖
为了达到健康养殖,一般每月投喂一次药饵,饵料中添中草药,预防肠炎、烂鳃等疾病的发生;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维生素C,添加保肝护胆等药物,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免疫力;每天早晚各一次,一个疗程5-7天;减少疾病发生,做到健康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通联:111000,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