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化探索
2020-12-19陈艾洁
陈艾洁,刘 妍
1.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2.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化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设计专业课程中去,用较为碎片化的时间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思想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
一、传统思政课程存在问题
首先,思政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单次课程时间长、总时间跨度较短、上课频率少,容易枯燥无味,无法做到潜移默化;其次,思政课程与实际工作联系少,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最急迫的就业问题;最后,思政课程就谈思政,政治内容浓厚,缺乏文化魅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因此要将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观完整系统地体现,必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讲明白,反之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思政课程的讲述将缺乏基本的逻辑性和理论支撑,同时也将失去其原本内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产生的思想魅力。
中国5000 年的传统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独具特色,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基因和思想源泉,在艺术课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表现,能帮助学生提升对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理解,加深对国家的热爱,民族的热爱,同时提升其专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性的修炼和价值取向的引导,”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设计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并潜移默化的上升到对国家的自豪感与对党的忠诚度上,从而做到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协调同步、相得益彰。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设计课程思政化途径
在实践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的号召,将中国传统哲学经典引入专业设计课程,如《道德经》《易经》等,在每次专业课前,将设计专业的技能学习特点、设计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设计成果与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简练的讲解,让学生在慢慢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
(一)结合设计专业技能学习特点与中国经典哲学思想内容,引入碎片化的思政教育
设计专业的技能学习远没有设计成果丰富有趣,其内容庞杂,学习过程枯燥,在学习过程中,每一张精美的设计图后面都是设计者一遍一遍的修改、论证再修改的过程,因此常常有学生坚持不住后中途放弃。因此在每次专业课程中拿出碎片化的时间(每3 节课10 分钟)学习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
(二)结合设计专业岗位能力的特点和要求,与中国经典哲学著作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思政教育
在实践中,同样在专业课中每3 节课10 分钟以《道德经》的相关文章引出专业岗位做人做事的方法与技巧,期间巧妙结合时事政治和专业岗位需求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的思想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比如将港独事件——大局意识——岗位中自身困难与团队困难有冲突的问题进行相互联系,将青年的时代责任担当与岗位责任担当联系起来,将爱国意识和爱岗意识现实化具体化。
另一方面通过设计课程中设置团队合作的作业模块,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协作,完成团队作业的同时,感受到团队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的现实意义。
(三)通过设计过程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政理念“实物化”,将设计成果“本土化”,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设计专业的设计成果如广告、雕塑、建筑、园林等都具有相当的传播性和影响力,设计成果的理念和内容直接彰显了设计师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但是在当下的设计课程中,学生争相模仿国外大师作品,忽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优越性,自发的原创性作品少。因此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习近平书记“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古丝绸之路”为设计理念,作为学生创作设计的依据所在,让学生在构思创作的过程当中,去主动体会、感悟中国文化传递的低调、谦卑、合作、共赢的哲学理念[3]。
(四)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现阶段高校设计专业门类较多、特色各异,为了达到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思想素养的要求,需要尽快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并在先进教学理念引导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加快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专业类课程思政化进程,满足当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积极转变了思政教学观念,在已有产品、环节、会展等专业的基础上,利用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载体作用,建立以专业学科为主、思政课程为辅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强调艺术设计类课程开展中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围绕学生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完善思政教学机制,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学的协同发展,突出专业学科在加强思政教育中的辅助作用,以便探索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发展路径。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能为艺术设计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结合提供借鉴,促进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化目标的实现[4]。
(五)深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内容
在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起着关键作用。在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实践中,根据专业课程的特性,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从而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养成规范的行为,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得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合在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结合新时代爱国教育,比如教师在教授色彩认知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红色与革命属性联系起来,从红色背后的民族精神出发,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5]。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对红色蕴含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很好地运用各种颜色的寓意。在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其次,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能够灵活地展现在海报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展厅设计或者环境设计中。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设计专业能力,又加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二者实现了巧妙融合。
四、结语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将设计课程、设计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让课程思政不再是就思政谈思政,对人才的培养也不仅仅是就技能谈技能,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塑造一群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有技术的设计人才,才是符合中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