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2020-12-19张静南昌师范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江西省江西跨境

文/张静 (南昌师范学院)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落地,以及江西省南昌市、赣州市、九江市相继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的驱动,江西省跨境电商近几年发展迅猛。2019 年,江西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511.9 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7 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中,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的交易占比在不断提升。然而,跟东南部沿海省份,如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相比,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的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9 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达7.14 万亿元,超出江西省20.33 倍;其中,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所进行的进出口交易总额达1107.9 亿元,占全国59.5%,远超江西省。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牵制,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加上省内出口企业自身的不足,江西省跨境电商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而要突破重重瓶颈,有必要对其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和劣势,挖掘其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综合外部机遇和挑战,走出江西特色跨境电商发展之路。

一、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的优势

1.出口商品丰富

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诸多优质农产品品牌,如南昌米粉、南丰蜜桔、赣南脐橙、婺源绿茶、万年贡米等。近年来,江西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出口呈稳步快速增长态势,产品销往港澳、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东盟等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市场享有较好的口碑和较强的竞争力。

以婺源绿茶为例,2015 年婺源绿茶出口创汇4500 万美元,连续10 年保持有机绿茶出口占欧盟市场60%以上的份额,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茶叶出口第一县。

在工业方面,江西具有六大支柱型产业,分别是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江西省特色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医药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汽车产品、航空产品和光伏产品,出口量逐年攀升。在所有出口工业品中,机电产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2019 年,江西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达1264.4 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为迅猛,达709.3亿,较上年增长98.7%,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区位优势明显

作为沿海腹地、内陆前沿,江西紧邻长三角、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水运方面,江西省依托长江、赣江、信江等内河运输资源,加上南昌、九江等多个区域港口,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水运体系,与沿海港口实现无缝对接,将产品输往海外。在空运方面,江西现有包括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等在内的七大机场,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国际机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担负着重要的国际货物运输任务。2018 年江西省政府提出要依托昌北国际机场建设智慧空港物流中心,打造连接全国主要城市和世界重要枢纽机场的航空货运中心。目前,国际邮件、快件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我省货物进出口通关打通了“绿色通道”。在陆运方面,江西省已建成“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的高速公路网,打通了28 个出省高速公路通道,为省内货物“走出去”和进口货物“运进来”提供了便利。2015 年,江西首列中欧班列(南昌-鹿特丹)开通,到目前为止,也已实现了常态化运行。省内的家具、蜜桔、木材等产品已连续五年乘班列出口到海外,扩大了江西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加速了江西对外贸易的发展。

3.人才储备充足

江西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0多所,在校学生105 万余人。各大高校均已开设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根据2018 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当前江西省商贸类在校生约为10.17 万人,外语类在校生约为3.12 万人,为江西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人才保障。近年来,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内多所高校,如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已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或系列课程,为省内跨境电商的发展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南昌师范学院为例,2015 年,该院根据江西省跨境电商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率先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自2016 年开始,该院积极引入跨境电商仿真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实操的机会,同时谋求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将企业引入校园,为学生授课并带领学生进行“真实账号,真实出单,真实利润”的全真实战演练。借助校企合作,该校还积极引导毕业生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实习,在校企双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培养出了一批业务熟练的跨境电商店铺运营人才,为江西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4.政策扶持力度大

早在2014 年,江西省就出台了《关于江西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全省“构建多元化模式并存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体系”。2016 年初,江西省又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方案》,指出要“创新省内跨境电商监管服务,加大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2018 年,南昌市入选为“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加快推进综试区的建设,江西省又出台了《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综试区的主要建设方向和任务,力争将南昌市建设成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高地。除了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本身的发展,江西省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跨境电商配套设施,如仓储、物流、支付、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等的建设,为跨境电商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劣势

1.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运营店铺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货源问题。江西省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业和工业商品资源,近几年也逐步形成了30多个产业集群,如以鹰潭市为主的铜产业集群,以景德镇市为主的陶瓷产业集群,以南康市为主的家具产业集群,以进贤县为主的医疗器材产业集群等。然而,大多数产业集群仍然处于建设初期,各企业相互独立,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也没有产生互补互促的作用,并且与出口相配套的物流、支付、保险服务也未能参与到集群关联结构中,因而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化的竞争优势。反观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的深圳(电子产品集聚地)、义乌(小商品集聚地)、苏州(婚纱集聚地)等都已经形成了包括上、中、下游企业及配套服务产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在集群效应的作用下,产业链不断进行纵向延伸,分工逐步深化、细化、专业化,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扩大了行业规模,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跨境电商生态链“闭环”尚不成熟

跨境电商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产业,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闭环”。一般而言,跨境电商的交易流程为:国内卖家通过自建跨境电商平台或入驻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速卖通等),在平台中开设店铺,上架商品,国外买家进入店铺选购商品,通过各类国际支付方式进行付款,最后国内卖家通过邮政大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等方式将产品寄达国外买家手中。整个交易过程涉及生产商、跨境电商平台、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包括营销、仓储、物流、支付、通关等服务)及消费者四大主体。只有这四大主体产生良好的互动,才能将该交易闭环全部激活,最终完成交易。然而,江西省跨境电商生态链“闭环”尚不成熟。虽然江西拥有丰富的出口商品资源和优质的生产商,却缺乏自建的跨境电商平台。目前,江西大多数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仍依赖于第三方平台,每年需要交纳大笔会员费、佣金和增值服务费,降低了商品和店铺的竞争力。

在物流运输环节,江西省位于内陆地区,既没有天然港口优势也没有陆地边境优势。对于B2B 订单,商家只能先将货物发往宁波、广州等港口城市,再转运至国外,而转运过程无疑会增加运费成本及运输风险。对B2C 订单,虽然中国邮政、顺丰国际等国内物流企业已在江西开通国际货运服务,但大多布局在省会南昌,在其他县市布局较少,无法满足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并且江西本土能够提供跨国运输服务的企业数量极少,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导致企业出口运输成本极高,削弱了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的竞争力。

在支付环节,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跨境业务模式不同,采用的支付方式也大有差异。针对大宗B2B 业务,主要采用西联汇款、电汇、信用证等线下支付方式。

针对小额B2C 业务,则一般采取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线上支付方式。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捷性、低费率的特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外买家的青睐。而在全球第三方支付市场中,Paypal 无疑是国外买家的首选,占据了跨境支付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Paypal对中国卖家会收取较高的手续费、提现费,且对提现有一系列严格的限制。

要突破国外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垄断,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跨境支付金融体系。然而,当前江西省仅有两家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分别为江西缴费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汇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且两家公司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信用等级较低,无法为江西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3.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缺乏

不同于传统国际贸易和国内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境外营销能力等综合能力。虽然江西省当前培养的跟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人才有将近13.29 万,但大多数人才都缺乏上述综合能力,无法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比如,外语专业的人才虽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却缺乏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沟通能力不强,无法跟客户进行正常的交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虽同时具备外语沟通能力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但又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实训,对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跨境电商类课程,培养相关行业人才。但由于江西省地处内陆,相比较沿海城市而言,跨境电商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省内100 多所高校中,目前仅10 余所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而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的高校又面临着缺乏科学、系统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实践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省内跨境电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达不到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的不足已成为江西省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二、总结

“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这一契机的推动下,江西省主动出击,与沿线国家建立贸易往来。

当前,江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尤其是中亚和东盟国家,跟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对江西制造的商品具有强烈的需求。然而,由于江西省自身存在的诸如产业集群度低,物流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跨境电商的发展。因而,本文认为,江西省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在跨境电商发展的浪潮中,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跨境电商之路。

猜你喜欢

江西省江西跨境
6.江西卷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我的家在江西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