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及发展策略分析
2020-12-19孙秀娟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文/孙秀娟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看,民宿业开始兴起,不但在乡村旅游中愈发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使乡村旅游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由于旅游业拥有着带动性强以及辐射面广等诸多特点,使其作用开始凸显,其中乡村民宿旅游属于旅游业重要分支,既与一、二产业进行有效融合,还强化了与农业甚至农村服务业等方面的联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应科学发展好乡村旅游,强化民宿旅游特点以及优势,这样在展现乡村自然乃至人文性的同时,改善乡村经济。
一、乡村民宿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种养农业大多靠天吃饭,只有风调雨顺,才能让农民收成有所保障,一旦碰上自然灾害将会颗粒无收,其中农田收入成为农民关键性的经济来源,在此种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转变,让农民收入可以多元化,这样既能改进乡村经济增长有关方式,还能增加农户家庭实际收入,达到乡村振兴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民宿旅游价值开始日益凸显,一方面民宿旅游包含多个产业,实现吃住行为一体的乡村产业链,另一方面能对乡村农产品进行有效刺激,改善农产品流通。例如,乡村民宿旅游主要让游客对新鲜食物进行享用,使其可以品尝绿色蔬菜,同时体验传统农村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在此期间,游客能到菜园进行采摘,这样既能与新鲜瓜果蔬菜进行密切接触,使其对特色农产品有所了解,同时还能对游客消费热情进行激发,进而带动农产品有效发展。另外,旅游业有着比较强的带动性,比如,在对民宿旅游着力发展的同时,既能对种养业予以有效带动,还能拓展土特产或者旅游纪念品等领域发展。不但能让乡村居民拥有就业机会,而且能增加一些非农收入,使乡村收入结构得到改善,进而让乡村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从之前的农业结构慢慢向非农业转变。这样既能实现协同发展,还能带动乡村其他产业,从而达到产业兴旺这一目的,改善乡村振兴。
(二)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当前很多乡村都开始认识到乡村旅游重要性,所以,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有关建设。不仅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为外地游客提供良好居住场所,同时把乡村生活场景有机融入到民宿旅游中,增强游客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感受。在此期间,乡村会对人居环境进行改善。例如,对环保实现一体化管理,这样既能改进村容村貌,而且能增强乡村卫生水平,进而实现生态宜居,达到振兴乡村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改善人居环境必须围绕乡村民宿旅游,在对生态观光农业进行发展的同时,提升游客对农产品方面的消费力,一方面能把农业生产以及休闲旅游相互结合,另一方面能展现生产性功能,带动乡村农业发展,进而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等一些生活需求。在新时期,吃农家饭以及住农家屋开始成为民宿旅游重要风景线,特别是一些城市近郊乡村,提供采茶、赏花以及摘果等乡村服务,致使城市游客纷纷走进乡村,实现乡村民宿旅游。例如,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近郊,开始出现现代化特征的农业观光园,不仅能让游客对一些现代温控进行参观,使其了解无土栽培技术,而且能强化他们对农业技术的有效了解,进而达到农业科普效果。所以,必须做好乡村民宿旅游有关工作,这样在对乡村人居环境予以改善的同时,还能处理好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可以和谐共生,实现乡村振兴。
(三)可以传承优秀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乡村要想振兴,不仅要“塑形”,更应该“铸魂”,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如果没有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也将失去乡村振兴原本的意义,不能达到振兴效果。所以,在民宿旅游中,应该融入乡村文化,尤其是那些具有特色并且优良的乡村文化,这样既能提升乡村民宿旅游特色,而且能对非物质文化予以有效保护。例如,阳江周边有很多乡村,有的则富含优秀乡村文化,一方面包括诸多有形物质文化,常见的有历史建筑,同时囊括传统古村落等,另一方面涵盖着非物质文化,如游客到乡村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或者观看民间舞蹈等。其中传统古村落属于乡村物质文化比较重要的部分,有的古村落由于年代相对久远,经历岁月的侵蚀,导致其破败不堪,面临着凋敝坍塌危险。在此背景下,如果乡村能对这些古村落予以修缮或者保护,强化对古村落旅游的有效开发,把其打造为文化旅游名村,以此助力乡村振兴。例如,阳江利用乡村特色,加强对田园生活以及民宿的开发,即使乡村民宿旅游文化内涵得到一定丰富,还提升了阳江旅游文化品质,推动阳江乡村文化发展。
二、目前乡村民宿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严重
乡村民宿要想留住游客,让其继续光顾,特色非常重要,尤其在网络时代,游客能把在乡村民宿旅游的一些图片上传到各大软件,这样既能让其他人对乡村民宿有所了解,使其到该乡村进行旅游,同时还能达到对乡村宣传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民宿老板也能在网上了解其他民宿状况,这也造成乡村民宿出现同质化,例如,某一民宿在网上大火后,其他民宿纷纷模仿,既没有结合当地乡村特点,致使民宿缺乏特色,进而导致同质化较为严重,影响了民宿旅游发展。例如,当前民宿旅游大多提倡住宿与农事旅游相结合的模式,该种服务模式一方面能让那些脱离乡村生活的城市居民可以走进田间,使其体验种菜或者采摘等活动,但这个过程中也产生很大问题,农事体验活动变得相对趋同,很多乡村都采用种菜、采摘这项农事活动,不仅使民宿发展缺少特色,还造成其后续竞争力不高,无法带动乡村振兴。
(二)缺乏营销手段
当前乡村民宿产业面临较快发展,也致使乡村民宿经历着较大竞争,但一些乡村民宿老板都是当地村民,他们缺乏对网络营销的有效认识,没能利用网络手段实现对乡村民宿的系统营销,导致民宿旅游发展受到阻碍。首先,营销观念陈旧。
当前乡村民宿依然运用传统营销思维,比如,通过电视或者旅行社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民宿,达到民宿营销目的,但在网络时代,该种营销思维相对落后,一方面传统媒体宣传范围有限,不能对年轻群体予以有效覆盖,另一方面营销资金也相对较多,减少了乡村民宿收益。其次,缺乏科学的营销管理。对于民宿经营者来说,如果对营销管理没有正确认识,不仅会使民宿旅游营销出现分散,不能对乡村经济进行带动,而且会降低乡村民宿管理,无法让民宿旅游良性发展。上面也提到,乡村民宿大多都出现同质化现象,致使民宿旅游缺少核心卖点,不能对游客予以有效吸引,不但减弱了乡村民宿特色性,还使其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
三、乡村民宿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乡村振兴最为本质要求是发展,其中产业兴旺属于乡村振兴根本,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乡村民宿旅游既能对各个产业链进行衔接,把乡村资源与城乡紧密联系,让乡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能带动起全产业链,实现振兴乡村经济目的。首先,应该把民宿打造成具有综合性的乡村旅游项目,不但能让民宿客流量有效扩大,丰富民宿旅游活动,还能振兴乡村经济。当前游客对美丽环境需求愈加强烈,如果不能对乡村民宿予以调整,使其成为乡村旅游项目,将会降低民宿自身价值。
传统乡村民宿只是满足游客居住需求,没有对其他产业以及旅游项目进行拓展,致使乡村民宿形式单一,但在新时期,特色民宿日益成为乡村旅游主要部分,所以,在对民宿进行设计时,应该囊括其他旅游项目,例如,在乡村民宿中搭建咖啡馆或者乡土体验馆,游客既能在咖啡馆中进行放松,还能对一些乡村活动进行体验,增强对乡村文化以及民俗的了解。其次,还应借助民宿客源这一优势,与周边的一些乡村进行联合,开发乡村旅游,不仅能让乡村形成旅游产业链,还能整合乡村自然以及人文资源,共建民宿旅游度假基地。与此同时,乡村民宿还应搭建乡村物产空间,比如,对乡村特色物产进行展示,让游客观看甚至体验,提升游客对物产的购买力,这样即使游客离开民宿,看到乡村物产仍会想起该乡村,使其故地重游。
(二)加强对乡土文化的构建
乡村文化可谓是母体文化,但如今人们纷纷到城市发展,经常对乡村文化进行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民宿旅游可以起到重构乡土文化作用,一方面民宿利用外在建筑形式以及乡土生活体验达到吸引城乡游客目的,让更多城市居民了解这些乡土文化,另一方面为传统文化回归做出良好准备,同时也加强了对新乡土文化的有效构建。
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应该做好建筑以及饮食文化等有关工作,让乡村民宿展现良好建筑形态的同时,彰显出乡土文化。例如,阳江谷寮村中的一些民宿仍然保留渔村风貌,其周围不仅绿色环绕,而且民宿环境优美,游客在民宿中就能体会到舒心之感。其中谷寮村民大多都以打鱼或者耕作为生,所以村落富含地理优势,并且包括诸多渔家文化,因此,在搭建民宿时,应该对渔家文化进行体现,例如对民宿外形进行精心设计,让游客观看乡村民宿的外在建筑时,就能对当地乡村特色有所了解,进而激发对乡土文化的探究欲望。另外,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可以利用民宿管家进行宣传,带领游客感受当地乡村民俗风情,同时还应借助民宿“家”的氛围,有效传递乡土精神,让外来游客感悟到乡土精神内核,从而让乡土文化实现回归,促进乡村振兴。
(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可谓是乡村振兴重要保障,无论是民宿旅游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热爱乡村的优秀人才,所以,应该做好乡建人才回流工作,让外出的乡村人才都能回到乡村建设中,从而让乡村振兴拥有新的活力,健全民宿产业链,通过民宿旅游达到振兴乡村。首先,应该吸引乡村创客。
目前乡村民宿在发展的同时,吸引了诸多建筑师以及商人,同时也包括一些返乡创业人士,与当地村民相比,这些“乡村创客”大多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学习能力较强,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一定了解,所以,把其作为乡村建设者,不仅能运用创客新思维实现民宿旅游创新,对一些新的民宿项目进行开发,还能利用好乡村优势,增强民宿旅游收益。其次,应该吸引本地青年以及大学生回归乡村。由于民宿包含管家以及服务员等诸多岗位,如果让本地青年有效回到乡村,一方面他们对乡村了解较为深刻,可以对游客深入介绍,强化游客认知,另一方面乡村青年能够对自家闲置的房屋进行建设,使其成为乡村民宿,并对其科学管理以及运营,这样既能感受到乡村建设带来的满足感,提升参与感,而且能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人才支持,进而成为内生力量。
(四)丰富营销手段
当前互联网开始深入国民生活中,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呈现出井喷态势,使得社交媒体宣传日益成为乡村民宿主要宣传手段,因此,乡村应对民宿旅游品牌进行打造,实现精准营销,这样既能展现出乡村民宿特色之处,避免同质化,还能改进传统营销效果,进而提升民宿旅游宣传效果。首先,民宿经营者应该在电商平台或者网站有效注册,并对其营销宣传,例如,借助抖音或者快手等App 实时宣传,制作民宿旅游小视频,并把民宿旅游活动上传到App 上,这样既能让各个城市群众进行观看,激发他们到乡村旅游兴趣,还能增强宣传效果。同时社交媒体宣传具有互动性,游客能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评论,提出他们一些疑问,这时民宿经营者能对其有效解答,进而深化对乡村的认知,提升乡村旅游积极性。其次,还应对民宿经营者进行培训,改善他们对民宿经营的传统认知,使其从互联网角度思考民宿旅游问题,一方面能让民宿产业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能培养其营销思维,丰富互联网营销方式。在此期间,民宿经营者必须对游客需求以及喜好进行考虑,创新一些新的民宿旅游项目,并通过网络来营销,从而达到吸引外地游客这一目的,推动乡村振兴。
四、结语
乡村振兴并非是被动等待发展过程,相反,应该展现主动意识,利用乡村特色或者优势实现振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民宿旅游富含重要作用,通过创设民宿旅游项目既能对外来游客有效吸引,使其到乡村游览,进而实现消费,而且能对乡村科学建设,优化乡村生态与人文环境,进而达到全面振兴乡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