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下扶持外贸纺织企业发展的建议

2020-12-19

纺织报告 2020年4期
关键词:服装出口用工外贸

金 鑫

(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江苏 南通 226000)

企业家普遍反映今年是外贸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可以说在与疫情的抗争中,“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外贸人要打全场”是目前外贸企业的真实写照。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2020年一季度全国货物贸易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对外贸易整体下滑,但由于3月份国内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制造业迅速复工复产,对外贸易额较2月明显回升。按人民币计,3月进出口仅下降0.8%,其中出口下降3.5%,进口增长2.4%。一季度,全国外贸进出口累计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

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依然高于整体货物贸易,其中服装由于欧美大范围取消或推迟订单,所受影响更严重,当月及累计降幅均超过纺织品,并导致服装累计出口额首次低于纺织品。

按人民币计:2020年一季度,全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3 162.6亿元,下降15.9%,其中纺织品出口1 585.3亿元,下降12.7%,服装出口1 577.3亿元,下降18.9%。3月,纺织服装出口1 077.8亿元,下降12.2%,其中纺织品出口623.1亿元,下降3.1%,服装出口454.7亿元,下降22.2%。

按美元计:2020年一季度,全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52.6亿美元,下降17.7%(全国货物贸易出口下降13.3%),其中纺织品出口226.9亿美元,下降14.6%,服装出口225.7亿美元,下降20.6%。3月,纺织服装出口154.3亿美元,下降15.1%,其中纺织品出口89.2亿美元,下降6.3%,服装出口65.1亿美元,下降24.8%。

1 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

1.1 订单大量减少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国际需求变数增大,外贸企业的出口形势严峻。企业家反映发展已经不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生存下去,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从“愁复工”转变为“愁订单”。在手客户订单大多被要求延期,还有少部分被进口商无理由取消,甚至还出现已付定金,但在途货物被客户放弃等贸易风险。总体上由于海外客户均居家放假,没有开发计划,没有订单,没有询价邮件来往。

1.2 企业转型“山高路阻”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爆发,许多外贸企业希望通过开拓国内市场弥补损失。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对外贸企业而言意愿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由于内、外贸经营模式不同,国外主要是订单模式,国内要企业自己找市场,要实现内贸拓展非常困难,且由于外贸生产主要是订单加工,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品牌技术,版权和品牌短板在短期内无法弥补。

1.3 用工成本负担较重

疫情虽导致生产受阻,但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不敢贸然辞退员工。一是辞退员工赔偿成本较高,二是如果企业辞退员工,一旦疫情结束,要想立即恢复生产必将面临用工困难,特别是熟练技术工种招工困难问题。政府虽出台了在特殊时期,员工工资可以打八折的政策,但在现今情况下,企业也不敢贸然执行,用工成本负担依然较重。

1.4 资金压力陡然剧增

按照贸易惯例,外贸企业在完成订单后,发货后要到订单发出所在地办理口岸清关手续,启动对应货款的结算工作。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发出的货物由于订单地区受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封城、封关,或者当地口岸没有工作人员等情况,导致货物无法清关,最终造成企业订单已完成,货物已发出,可货款却收不到的局面,对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和财务管理影响极大。

2 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带动就业的大户,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稳外贸不仅有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也是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保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外贸企业而言既是危机和挑战,也是机会和机遇。

2.1 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金融上加大信贷支持,给予贷款企业一定的财政贴息。同时,对在疫情期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外贸企业,可返还部分失业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外贸企业,返还一定额度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措施,“真金白银”地降低外贸企业负担。

2.2 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短期险作为中国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外贸工作的有力抓手,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外贸企业用好用足,扩大短期险覆盖面。同时,对受疫情影响未及时缴纳保费的出口企业,实行缓交保费,在定损核赔时予以酌情处理,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减少企业损失。

2.3 出台疫情时期专项保障政策

鼓励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抱团打开国际市场,以纺织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复产达产,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加快产业链整体复苏。对纺织外贸出口企业由于疫情无法出国参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补贴;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品种,减低出口信用保险保费、切实减轻损失;开辟货柜运输绿色通道、减少海关纺织外贸出口通关手续和查验流程。

2.4 加大涉外法律援助力度

积极组织各类涉外商事法律服务组织和专业法律机构,以线上培训、答疑等形式,为外贸企业提供涉外商事法律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交货造成合同违约的外贸企业,加快办理不可抗力相关证明,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通过协商调解、商事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5 加大外贸参展支持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外贸参展停摆,对已支付境外重点展会展位费,因疫情被迫放弃参展且无法全额退费的参展企业,政府部门可在核实相关证据后,给予适当补助,尽量减少企业损失。同时,对疫后参展企业加大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及时恢复经营。

2.6 加强外贸出口订单风险防控

由商务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提醒企业接新客户、新订单须更加谨慎,尽量采用CIF、FOB贸易术语,保障货款安全。必要时购买中信保。商务部门加大订单进口国交通管制情况监控力度,及时发布提示信息,防止无法提货。目前,多地已出台政策,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给予一定的保费补助,各地细则可咨询本地的商务部门。

2.7 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引导外贸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以品牌引领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自主品牌产品的推广和宣传,扩大自主品牌在境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侵犯外贸企业知识产权和假冒出口品牌的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2.8 健全内外贸企业用工共享机制

劳动部门充分发挥用工调剂平台作用,对接目前用工尚有缺口的内外贸等企业,通过“共享员工”减轻外贸企业暂停生产期间的人工成本压力。

2.9 加快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很多纺织外贸出口企业可谓是雪中送炭,建议加快组织申报各项政策,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加强政策的畅通性,让政策迅速落地见效,成为企业复产复工的有益补充,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探索采取事先扶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紧急提升政策的效能能级。

猜你喜欢

服装出口用工外贸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2020年纺织服装出口逆势增长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2018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8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外贸电商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