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2020-12-19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杨金广
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杨金广
一、小麦红蜘蛛
(一)症状
小麦红蜘蛛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性较大的昆虫。小麦红蜘蛛又叫麦蜘蛛、火龙、红旱、麦虱子,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小麦一旦被它侵害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
(二)活动规律
早春降雨是影响小麦红蜘蛛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温为 15~20℃,适宜湿度在50% 以下。麦圆蜘蛛不耐干旱,生存适温为8~15℃,适宜湿度在80%以上,多在08:00—09:00活动,遇大风天气多隐藏在麦丛下部。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一是灌水灭虫。在小麦红蜘蛛潜伏期灌水,可使虫体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灌水前先扫动麦株,使小麦红蜘蛛假死落地,随即放水,收效更好。二是精细整地。早春中耕,能杀死大量虫体;麦收后浅耕灭茬,秋收后及早深耕,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可有效消灭越夏卵及成虫,减少虫源。三是加强田间管理。一要施足底肥,保证苗齐苗壮,并要增加磷肥、钾肥的施入量,保证后期不脱肥,增强小麦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二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对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采取人工除草的办法,将杂草铲除干净,以有效减轻其为害。实践证明,一般田间不干旱、杂草少、小麦长势良好的麦田,红蜘蛛很难发生。
2.化学防治。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于中午喷药,小麦抽穗后气温较高,10:00 以前和16:00 以后喷药效果最好。药剂喷雾要求均匀周到、匀速进行,保证叶背面及正面都能喷到。在点片发生期,选用15%哒螨酮或50%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或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1500 倍液,或1.8% 阿维菌素8~10 mL/667 m2对水40 kg 喷雾防治,以阿维菌素与其他药剂半量混配喷施效果好。起身期至拔节期于中午前后在小麦红蜘蛛危害最盛时喷施。后期高温天气情况下于10:00 之前和16:00 之后喷药。
二、小麦纹枯病
(一)症状
目前,小麦纹枯病病田率为25%,发病严重的地块最高病株率达20%。由于冬季气温和麦田土壤墒情适宜,对小麦纹枯病越冬比较有利,病害早春基数高。田间湿度适宜,随着气温的逐日回升,纹枯病将逐渐进入扩展盛期,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应迅速掀起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潮,尤其对群体较大、地势低洼的麦田加强防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发育,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防治方法
每667 m2用5%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100~150 g,或4%井冈蜡芽菌4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35 g,或43%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20 g,对水30~40 kg,对准麦株茎基部喷淋,隔7~10 d 再喷施1 次,连喷2~3 次。小麦全蚀病发生较重的田块,返青期用上述三唑类药剂喷淋或灌根,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三、小麦蚜虫
(一)症状
小麦蚜虫是小麦常发虫害,一年发生10 多代,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在75%以下较适宜,这也是中温低湿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
(二)发病规律
小麦蚜虫发生期主要在3—10 月,尤其是5—8 月,随着温度的上升,大田种植田里的蚜虫相继发生,并迅速繁殖。
(三)防治方法
1.防治指标。抽穗期百株平均蚜量500~800 头,麦田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200:1 时(指麦蚜超过200头)应进行防治。
2.生物防治。选用对天敌具有保护作用的药剂,如选用0.2%苦参碱(克蚜素)水剂400 倍液,或杀蚜霉素(孢子含量200 万个/mL)250 倍液,或50%辟蚜雾(25%抗蚜威)1500 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充分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蜘蛛等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防治小麦蚜虫。
3.化学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50%毒死蜱乳油1000 倍液、3%啶虫脒10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或50%杀螟松(硫代磷酸酯)2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或50%毒死蜱乳油2000 倍液,或3%啶虫脒2000 倍液喷雾防治。其中,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啶虫脒在5 月10 日前喷施效果好,最好与低毒有机磷药剂合理半量复配喷施,药效期可保持10 d。以上药剂相互复配施用效果更好。
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各种病虫害也将进入高发和交互发生阶段,尤其是2020 年麦田群体大,土壤墒情好,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指导群众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综合防控病虫害,为夺取粮食丰收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