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森林植被重建引领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以山西省为例
2020-12-19王丽萍
王丽萍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后稷教民稼穑,嫘祖率众养蚕,尧、舜、禹三代伟人曾在这里建都,芮城县西候度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曲沃县晋侯墓地等一系列考古重大发现,都充分证明,黄河中游、三晋大地曾经是华夏文明摇篮。但是,长期的滥垦、滥牧、滥伐、滥挖和滥用水资源,造成了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带来了整个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积重难返的生态性贫困。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做好“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应首先从黄河流域森林植被重建做起。
1 历史上的黄河中游地区森林茂密、水草丰沛
位于黄河中游的吕梁山区,史上曾是山西森林面积最大、林分质量最好的地区。从春秋战国起,这里的森林已经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等典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出自《吕氏春秋·权勋》)这里提到了荀息向晋献公建议用“屈地”产的名马贿赂虞公。“屈地”就是指黄河中游吕梁山中南部、晋陕峡谷的石楼和吉县一带。这里之所以能盛产名马,一定与其优良的生态、丰盛的林草资源分不开。进入唐宋以后,仍有详细的史料记载。唐时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是因其在吕梁山地区经营木材而发迹。《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三十七也有明确记载:其(武士彟)常聚木材树万根,并因此而成为富商。《诗经·魏风·伐檀》篇,就是描写发生在山西南部黄河中游的芮城县伐檀的事情。由此可见,历史上汾河、涑水河(黄河支流)流域的林木非常茂密。现在长城沿线风沙区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这里林木的密集程度,古书也有过详细描述:“虎豹穴藏,人鲜径行,骑不能入”。据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春秋战国前大约在50%以上,秦至南北朝也不少于40%,唐宋时期下降到30%以下,明清期间仅有15%左右。
2 无节制采伐与开垦带给黄河中游地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秦统一六国之后,因修筑万里长城,需要以木材为燃料烧制城砖,大量民工住房、吃饭、取暖等都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导致山西黄河流域地区的森林长期遭到严重破坏。两汉时期,封建王朝大兴土木,在长安修建大量宫殿,所用木材几乎都取自于山西。这一时期,河东(当时管辖今天的临汾、运城两市)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富庶区,人口密度大,垦殖指数高,平川地区的森林已消耗殆尽。两汉之后,因河东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政府曾多次组织向北方地区移民屯垦,山西北部地区的森林也开始遭到破坏。尽管如此,到隋唐时期,在晋北、晋西北的丘陵山地,仍然有不少森林,这里也就成了当时封建王朝、达官贵人修建宫廷、庙宇、官舍的主要取材之地。直至北宋年间,开封府修建宫殿所用的木材,基本都是取之于黄河中游吕梁山上的岚县、离石、汾阳等地。木材运输也是以漂流的方式,经文峪河入汾河再入黄河,最后运到开封。明朝初年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每个重镇都由一个被封王的皇子驻守,山西省内有晋王、代王,修建王府所用木材全部取自于吕梁山上。
到明清时期,随着黄河中游地区人口的增长,封建王朝更加重视屯田戍边,明清政府无休止地盲目扩大耕地,鼓励焚烧山林、开垦种田。以至于到清朝末年,山西境内的黄河流域,有土的地方几乎都被开垦成了耕地,垦殖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这样,越耕越穷,越穷越垦,山林尽毁,导致黄河中游流域范围内一片荒凉。吕梁山中段的兴县,据《兴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林莽衍占,郁郁葱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到清乾隆年间,森林已几乎“荡然无存”,成为“童山不毛之地”。到了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山西境内的森林植被已经遭到严重被坏,省内植被覆盖率下降到10%以下。经过民国战乱和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境内的森林覆盖率锐减为2.4%。
3 森林植被消失导致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日趋匮乏
据史书记载,古代黄土高原的水旱灾害很少。自唐代以后,随着农垦范围日益扩大,森林面积逐步缩小,旱涝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与日俱增,强度加剧,范围扩展。根据笔者对山西省中南部市县地方志查阅结果,古代山西旱灾很少。自商汤24年到唐高祖元年的2300多年间,只出现16个旱年,平均140多年一次。自此之后,随着毁林开垦规模的逐渐加大,旱情日益加剧,到元代发展到34年一次,明清时期4年多一次,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乎是一年一次。“十年九旱”就是对解放初期山西省旱情的形象描述。位于黄河中游末端的平陆县,古称虞国,这里曾经森林茂密,平均200多年一个旱年,清朝时期平均7年一旱。到解放初期,平陆县森林覆盖率仅为5%,水土流失、水旱灾害严重,形成“平陆不平沟三千,沟里流水塬上干”的苍凉景观。
随着干旱加剧,山西的水文状况也出现了显著恶化,地表水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汾河、三川河、涑水河等黄河一级支流,旱则河水干涸断流,涝则洪水泛滥成灾。特别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其地表水量和流域面积均占山西国土面积的1/4,历史上曾经长期有着“舟楫之利”,晋惠公也曾在这里发动“泛舟之役”。自汉代到隋唐,当时京师长安所需粮食,仅山西黄河流域的供给就占12%之多。但是,随着流域内人口增长、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致使汾河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出现干涸,变成了“雨季过洪水、旱季无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态河流。
4 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
浙江安吉、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等地依托生态建设实现华丽转身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搞好黄河流域森林植被重建,既是根治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顽疾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治本之策,更是推动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山西黄河流域80多个县地质、水文、气候和生态禀赋看,做好这一地区森林植被重建,修复自然生态,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规划先行,根据山西黄河流域80多个县区不同的立地类型和自然气候条件,组织开展科学合理的专项规划,把造林树种、造林方式、营林模式、施工年度等环节落实到山头地块。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吃肥肉,后啃骨头,优先安排立地条件好、易成活的地区;二是由近及远的原则。先规划城市周边、河流两侧、通道沿线,先近山后远山;三是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优先选择适宜山西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如油松、白皮松、樟子松、侧柏、刺槐、柠条、沙棘、山桃、山杏、连翘、红枣、核桃等。既要保证成活成林、确保绿化成效,又能展示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实现增绿与增收并举的目标。
4.2 多元筹资,保障投入
黄河流域森林植被建设,是一项改善生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性事业,且工程建设有着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持续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等特点。为此,工程建设必须实行国家投入为主导,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发挥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由于该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造林种树不易成活,补植补造成为常态,国家的造林补助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必须在国家重点工程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省、市、县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造林补助标准,确保一次投入到位,一次造林成活达效。同时,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庄园经济,确立民营林业主体、集体林承包经营者在生态建设中的合法地位,完善对民营林业、集体林承包经营的信贷支持和政策优惠。
4.3 乡土树种,就近育苗
苗木的好坏决定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成败。如何保证黄河中游森林植被修复所用的良种壮苗,是基层林草工作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山西省营造林生产技术人员总结出了“容器壮苗、就近育苗、圃地跟着工程走”的工程苗木保障原则,核心内容就是:苗圃地靠近造林地设置,尽量培育大容器苗。这样,用于工程的苗木,不仅避免了远距离运输导致的苗木损耗现象;又能增强苗木抗性,使苗木尽快适应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效。在山西黄河中游林业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县,如吉县、永和、大宁、兴县、方山、保德、偏关等,几乎是乡乡有基地、村村有育苗,林业局负责提供营养袋和种子,并进行育苗技术指导,农户负责提供土地、育苗和管理,第三年按市场价核减营养袋和种子的成本后收购,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实现了就近育苗、就近造林、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的目标。
4.4 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可能有优良的工程质量,没有好的工程质量,绿化成效就难以保障。加强工程管理是手段,提升工程质量才是目标。为此,山西在全省范围内多次组织开展林业重点工程管理年活动,对涌现出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先进县区,在一年一度的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上进行表彰。围绕提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省林草部门推行并完善了五大机制:一是工程招投标制。彻底摆脱旧体制和人情关系网的束缚,让懂技术、肯吃苦、有业绩、擅管理的造林专业队伍,获得更多机会。二是技术承包责任制。落实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明确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岗位职责,奖勤罚懒,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监理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信誉良好的监理公司,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四是工程验收考核制。在验收报账过程中,由县林业局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分项、分环节考核打分,考核项目包括整地标准、苗木质量、实用技术应用、混交林比例和造林成活率等,分数的高低作为兑现工程款进度的主要依据。五是软件建设规范制。借鉴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成功经验,将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图、表、卡、册、声、像和数字化存储介质等资料,全部纳入档案管理范畴,进行规范化管理。
4.5 科技支撑,组装配套
针对山西多数县区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低、造林难度大的实际,黄河中游各县区重点推广了一系列抗旱造林实用技术。如径流林业整地、大鱼鳞坑整地、石片和生物覆盖、保水剂造林等,这些技术既简单易学,又成本低廉。在整地环节,80%的县能够提前一年完成预整地,且坑内活土层厚度要达到30 cm以上。这样既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通透性,又能改善栽植穴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木成活率。在栽后覆盖环节,黄河流域各县区就地取材,采用石片覆盖、地膜覆盖和生物覆盖相结合的办法。用石片或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用野草、树枝进行二次覆盖,既为幼苗遮阴,又能防止野兔危害,枯枝和杂草腐烂后又是树木生长的肥料。正是这些实用技术的组合式运用,大大提高了黄河流域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引领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