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
2020-12-19齐炳文
齐炳文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是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1200例冠心病患者,从中选出478位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标准:(1)这些患者症状有突发性心前区阵痛以及绞痛等;(2)患者经过各项检查后结果被确诊患有冠心病,主要是检查患者心电的相关检查;(3)患者知道作为研究对象并签订了同意书。排出标准:(1)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还患有肿瘤;(2)患有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功能下降;(3)患者同时患有精神病。排除标准:(1)并发恶性肿瘤疾病者;(2)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3)有精神类疾病者。对选取的478位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对照组的239位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9:20,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大概在47岁~82岁,患有冠心病时长大概在四年到十一年,平均患病时长在六年。心理护理干预的三十九位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7:22,心理干预护理组的患者的年龄阶段在45岁到78岁,患有冠心病时长大概在四年到十二年,平均患病时长在六年[1]。
1.2 方法
按照观察要求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普通的看护手段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看护,主要的看护内容有:常规护理,包括简单口头教育、用药指导、心电监护、吸氧以及病房环境护理。而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1)抽取具备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知识体系、拥有良好沟通技巧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用看护人员中选择优秀的人员组成干预护理小组,他们了解干预护理方面的各种知识,并且注重和患者沟通的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护理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2],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动作等,了解其心理变化,耐心劝导、开导、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治疗信心。(2)跟患者能够建立较好的关系。看护人员需要采取主动的方法与患者进行了解,并积极回答患者所提的有关疾病治疗的问题,还需要帮助患者尽快的熟悉医院,在交流过程中跟患者建立好关系,以此增加患者对看护人员的信任。(3)心理护理。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对患者采取关怀和鼓励等方式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缓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恐惧。(4)亲情护理。心理干预护理还需要患者家属的计入,利用与患者的亲情关系让患者时刻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以此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3]。
1.3 数据分析
对于本篇文章所调查到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如果P值<0.05则表明该对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4]。
2 结 果
2.1 观察2组负性情绪量表评分
在对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护理之前,这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差异不大,参照住评分(35.24±6.25),心理护理干预组评分(34.19±6.317),但是在经过不同的看护人员进行护理之后发现对照组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较高。参照组护理评分(14.55±4.25)分,心理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7.08±1.06)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2.2 观察2组生活质量SF-60评分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手段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SF-60总体健康评分差异比较大,经过比较发现P值<0.05,则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调节心理状态。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心理护理重视加强患者心理调适,强化护患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