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2020-12-19

关键词:肌红蛋白休克溶栓

于 晶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好发于50~70岁人群。AMI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且远期预后较差,目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因此,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现对AMI的临床治疗手段做一综述。

1 AM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位居第二,其中AMI是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1]。AMI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导致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心肌细胞持续缺氧,以致心肌细胞坏死。其诱因主要有过劳、暴饮暴食、便秘、吸烟和大量饮酒、激动和寒冷刺激等。

1.1 AMI的临床表现

AMI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持久剧烈疼痛继而导致烦躁不安、恐惧、濒死感,通过休息或硝酸酯类药物缓解效果有限。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为上腹部,应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进行鉴别诊断。此外,AMI也可伴随心律失常、呕吐、上腹胀痛、白细胞增多、发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症状,还有极少数的急性心力衰竭和休克症状[2]。

1.2 AMI的生物标志物

AMI生物标志物主要有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

血清肌红蛋白常在发病1~2 h后升高,并在12 h内达到高峰,但多数情况下血清肌红蛋白在24 h内即恢复正常。血清肌红蛋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

CK-MB通常在AMI发病后3~6 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48~72 h后消失,阳性率可达92.7%。绝大多数CK-MB分布于心肌组织中,特异性高,但其敏感性较血清肌红蛋白较低。

肌钙蛋白是肌肉组织收缩的的调节蛋白,cTn在AMI发生3~6 h开始释放,10~24 h达到高峰,5~14天恢复正常。cTn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是目前认为最接近理想标志物的AMI标志物[3]。

1.3 AMI的诊断

根据以上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诊断为AMI。应与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以及急性心包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 AMI的常用治疗手段

AMI的治疗应尽早、充分和持续,依据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2.1 一般治疗

AMI的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1周)并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间断或持续吸氧;实施心电图、血压、呼吸、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和静脉压的监测;静滴硝酸甘油以缓解疼痛,若静滴足量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可适量肌注哌替啶(50~100 mg)、静注或皮下注射吗啡(3~5 mg或5~10 mg)等麻醉止痛药;护理方面要适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2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的目的为解除疼痛、控制休克、消除心律失常以及治疗心力衰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溶栓治疗。常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抗血栓、稳定斑块、血管扩张、心律失常纠正、心力衰竭纠正、胃黏膜保护、镇静、镇痛、排便等症状治疗。外科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紧急PCI,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

一般可采用肌注杆冷丁(50~100 mg),或吗啡(5~10 mg)用以解除患者疼痛。发生休克时,应迅速、准确判断休克原因,使用升压药或血管扩张剂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据其具体的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应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或除颤治疗,严重时应立即心肺复苏。出现心力衰竭时,可先用利尿剂,可有效减轻心衰症状。

2.3 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

溶栓治疗须在30分钟内进行,应用阿替普酶(静推15 mg/50 mg静点)进行溶栓治疗[2]。同时广泛的心肌梗塞或梗塞范围在扩大,应考虑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氧供需失衡,从而缩小梗死面积。钙拮抗剂可应用于AMI早期,防止梗死范围的扩大,改善预后。氯化钾1.5 g,普通胰岛素8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葡萄糖-胰岛素-钾(极化液)),静脉滴注,可促使细胞膜恢复极性,有利于心脏正常收缩,以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2.4 恢复期处理

如病情稳定、体力增进,可考虑出院。出院后可遵医嘱服用阿斯匹林等药物,同时应做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力。经2~4个月的体力恢复,可酌情恢复部分轻工作,同时要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情绪紧张。

3 小 结

AMI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远期预后差等特点。AMI的治疗除一般性综合治疗外,应积极给予抗血小板、抗凝、冠状动脉扩张、调节脂质等药物改善循环,减少心肌缺血坏死。同时积极应用药物溶栓或急诊PCI进行血运重建,开放梗死相关血管,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挽救垂死心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猜你喜欢

肌红蛋白休克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牛排“血水”不是血
牛排“血水”不是血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