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与高职思政课的课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

2020-12-19于美玲李秀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讲堂幸福感思政

于美玲,李秀华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一、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内涵、环节和效果

1.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内涵。“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了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简称为PAD课堂”[1],它包括两种模式,即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

2.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环节。在高职思想教学中,采用当堂对分,一半时间给教师,一半时间给学生,对分课堂教学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主要包括五个环节:一是教师精讲留白,二是学生独学内化,三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四是自由交流(抽查和主动演讲),五是教师总结。

第一环节,教师精讲一半时间,学生们的专注听讲的时间刚到极限,教师精讲教学重点内容,给学生们留下自己思考和发挥的空白。第二个环节中学生们独自吸收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形成自己的初级思考心得成果“亮考帮”,即本节课的亮点是什么?你学会的,想考考别人的是什么?自己没太学会,想让同学们和教师帮帮的是什么?进入第三个环节,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表达自己在独学阶段形成的成果,讨论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第四个环节是自由交流阶段,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师抽查阶段,教师会走到学生中,随机抽查不同方位的小组代表发言,主要介绍本小组讨论的焦点和心得成果,一方面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在抽查之后进入自由演讲阶段,此时刚刚没有被抽到的学生、想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会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自信和思想,鼓励创新思维。第五个环节就是教师总结阶段,这时笔者主要负责解答一些学生的疑惑,查缺补漏,帮助他们形成对专题教学内容思考的高级成果。

3.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效果。对分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来说非常新鲜,效果也不错,课后再对学生做的调查问卷中看到90%的学生希望继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对分课堂融会讲授法和讨论法,完全冲破古板教育形式,培育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想、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协作本领在平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获得贯彻落实。高效培育情商等社会性实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既重视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确保知识系统传送的效率,也充分发挥学徒的主动性,让学徒爱上看书,爱上讲堂,带来个性化研习、深度研习和创造性研习。

但毕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首次应用,不足和缺陷还是存在的,例如,有的学生没有参与讨论,教师无法真正监督每位学生,有些同学溜号干别的事情,浪费了学习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学生们也提出建议,例如分组时,固定下来,各组选出组长负责组员的学习讨论情况,防止学生开小差,这样积极负责的组长给予加分鼓励。再比如对于“亮考帮”的总结,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亮点总结非常出彩,但是对于“考和帮”即如何提问和如何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方面还只是一部分学生能做到,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很大的考验,也要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如何提问和思考问题。

二、高职思政课的课堂幸福感

1.高职思政课学生的课堂幸福感。高职在校学生作为职业教育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又正好处于青年特殊发展阶段的群体,厌学、逆反、网瘾、打架等不良行为的时常发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对高职生幸福感的研究十分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要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要求高职大学生树立准确的幸福观。幸福是自己的价值获得体现的过程,高职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

“中国梦”是一种幸福梦。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寻求的存在目的,幸福感是反映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质量首要心理参数。关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没有生计的压力。而他们在学校的更多时间都是在讲堂中度过,于是对于他们来讲课堂幸福感是他们幸福感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的幸福感也直接反映在课堂表现和课堂积极性方面。于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讲堂身心的喜悦以及讲堂融洽的人际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2.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课堂幸福感。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课堂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回应和成长,由于高职大学生理论功底薄,学习积极主动性较差,课堂上经常有玩手机和睡觉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幸福感最大的来源就是学生积极主动的互动和回应,将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帮助学生真正成长。学生都是好学生,主要看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高职思政课教师教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容对于大多数高职门生来讲,相对专业课理论性较强,许多学生感觉内容枯燥。这样的学科特点对教师的要求就很高,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生动、讲得深刻、讲得走心,需要思政课教师课下认真备课,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门生、备讲法。课上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这就涉及怎么教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情,对学生和所讲内容没有热爱之情,那么学生们会没有很好的回应和积极的配合,这样教师上课就会觉得身心俱疲,没有幸福感,就会进入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的恶性循环。

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之后,教师上课减少大量理论论述,加入更多的学生内化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感受思想政治理论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样教师也体验到授课的幸福感,实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

三、对分课堂与高职思政课的课堂幸福感相关性

1.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传统高职思政讲堂上,教师讲解力图完备翔实,学生没有运用余地,趋于被迫接受,听两节理论课下来,头昏脑涨,体验不到主动收获知识的幸福感。在对分课堂上,教师有指导,但其实不穷尽实质,留给学生进一步积极探寻的空间,可以引起学生主动性研习。学生经过讲堂上教师讲解获取基本框架,理解中心、难点,大大调低了课下学习难度。学生要带着作品加入讨论,受朋辈感染,课上研习会更一丝不苟、积极。作业计分,优秀作业得到展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2.减轻教师精神负担,实现教师职业价值。“大学课堂常常连续两节或三节,对于成长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学生,长时间保持对教师注意比较困难。幽默、风趣、表演性强的讲课风格可以吸引学生”[2],但能做到的教师终究是少量的。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要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要领,将其他内容留给学生学习内化和吸收,理论教学时间短,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可能性小,减少了学生睡觉和玩手机的情况。分组讨论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行督查其实不参与讨论,负累很少。在对分课堂中,思政课讲授过程中的刻板理论说教因素下降,引导性成分提升,教师角色从涵盖内容、灌输知识,变成指导学生研习。思政课教师精讲部分都是学生觉得困难的重难点内容,学生自学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讲授会更尊重,有更高的评价,进而教师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满足感,减轻教师的精神负担,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

3.增加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在传统高职思政讲堂上,教师讲解后学生各自研习,缺少交流机遇。学生自己学习理论知识,比较枯燥,碰到理论和现实差距巨大问题不易解决,容易受挫,怀疑教师讲授知识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对分课堂上,交互式沟通放在课堂上,学习环境良好,学生将问题和作品带来一起协作和回答。学生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借鉴他人的观点,相互激励,促进和加深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加深友谊,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学生有机会与教师沟通,教师也能够时刻参加讨论,增加师生互动沟通,思想碰撞,平等交流,真正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解释清楚现实与理论的差距问题,相互尊重和肯定。总体上,生生、师生互动的幅度都大大提升,增强师生的课堂授课与学习幸福体验。

四、结论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使用对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有回应,有成长,教师的价值目标得到实现,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信和满足感,增强了课堂学习体验的幸福感。厌学、逆反等不良行为在对分课堂上明显减少。对分课堂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提升教师授课的满足感,课堂身心的愉悦以及课堂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受到对分课堂是提升高职思政课幸福感的全新路径选择。

猜你喜欢

讲堂幸福感思政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