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视频:不可忽视的书法教学资源
2020-12-19王玉
王 玉
书法课一开始普及,基层学校就面临着师资严重缺乏的难题。相比较于语数外等“主科”课程来说,书法这一门新生课程尽管充满生机,但毕竟还很柔弱。虽然弱在较劲较不过“主科”以及领导艺术教育意识的缺位,但最为薄弱的环节还在于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书法教师。
一、书法课程的尴尬
按理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能够担任书法教师的职责,放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师范生身上,还真的不成问题。因为那时候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教师的三字一话技能素养的培育。但是新生代的教师却大多缺乏这一课。近几年从国家到省、市、县加大了对书法教师师资培养的力度,一批批教师的书法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但是对于基层学校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大多数的学校甚至连一个通晓书法的教师都没有。而课程已经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其实,好方法还是有的,开发和利用视频教学,就是一条极佳的路径。
二、视频资源开发与运用
古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所谓的视频资源并非只要是网上的可以播放的动态书写画面都可以网罗,而是需要写得好的,能够基本体现学生书写过程要领指导的,有针对性且便于教师剪辑使用的动态音像资料。那些粗制滥造的甚至是毫无法度的“视频秀”,则绝不可取用,否则,非但不能起到示范作用,反而会拉低学生眼界,更甚至使师生对书法的认识和学习步入歧途。
(一)开发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的开发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书法资源,放大资源效应,从身边、校际、校外、网络等范围内广泛取材,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自己课外录作视频。
自己录制视频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对所要示范的碑帖教学内容及范字理解透彻,并在技术层面上基本贴近范字形貌,且在书写的节奏、用力地轻重提按、笔画位置的把握、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贯呼应等方面都要悉心表现,想象古代书家在书写时的实际状态,力求与原帖吻合。若有条件,自己制作视频无疑是最方便的,利教利学。教师范写很有说服力,学生对来自声像的信息更感兴趣,也避免了当堂范写因角度难以完美调整所带来的遮挡示范动作或书写过程的弊端。
2.本校名师制作视频。
本校如果有精通于书法,对包涵教学内容在内的书体书写有一定造诣的教师,那是相当不错的资源。这些教师不一定专门教书法,但是他们一定是对书法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临池不辍,因此对于笔性比较了解,只要对要示范的内容细加研究一番,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录制出质量较高的视频影像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因为一般的书法爱好者多数都倾心于一家,而且也必须如此学习才能取得一定效果,所以对于之前并未接触过或不喜爱此视频中示范书体的教师或学生来说,有时会变成一种束缚。
3.学生家长制作视频。
很多学校有这样的情形,学校缺乏精通书法的教师,但是学生家长却有精通于书法者,这也是一个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这需要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家长特长及社会影响领域的调查和把握,需要和家长的沟通来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书法教育的积极性。
但是,学生家长虽有书法特长,却不一定精通教育教学,因此其固有的知识技能需要按教学法的规律进行规范化改造,比如笔顺、笔画的衔接与古今笔画名称的差异等,要尽量寻求既能体现经典,又有利于学生领悟接受,使之成为放大书法经典与学生情感、兴趣和理解的焊接点。
4.校际名师视频共享。
校际名师的共享目前在书法教育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这跟教育行政部门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学校之间的竞争与孤立有关。只要打破学校狭隘的个体观念和封闭的教育教学空间惯性,这种资源就能获得放大效应。其实书法优秀教师在每一个区域范围内都不乏其人,有些地方即使在小范围内如乡镇、县区等也会产生人才压堆的现象。这样的资源得不到充分运用,实在是巨大的浪费。人才无法均分,但是视频却完全可以共享。假如有几位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同时录制不同内容的视频,然后大家来资源共享的话,那就完全能够满足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甚至是兴趣发展的需要。
5.书协专家视频分享。
在学校及区域范围内都缺乏相关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地方书协专家帮助书写。传承书法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责任,地方书协同样有责任帮助中小学解决书法教学中的难题,录制视频助力教学,这项公益事业的责任履行更有利于书协健康发展。通过书法家协会这个纽带来引进校外书法视频图像资源更具地方特色,也为学校教育带来一股清新的风,鲜活的水。如此既可以避免某些书家“设有所会,缄秘已深”的私欲,也避免了师生陷于“图真不悟,习草将迷”的沼泽中迷失方向。
6.教材配备视频共享。
经过教育部审定的几套书法教材一般都会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所涉及的范字书写视频,而这些视频的录制者一定是书法领域的专家名家,书写和录制的过程均规范标准,是最可利用的资源。但是即使是名家视频,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与范帖的细微差别,我们学习的是名家怎样向古人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就要写得像名家学习古人时写出来的字一样。练习时应尽量更贴近原帖才对,包括一些具体的笔画书写。视频中如果有与字帖不一样处,可能属于书写者为了突出个人的理解对原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也可能就是当时在具体的细节上没有临写到位,但是在笔法表达上是值得借鉴的,这一点在教学时,也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并适时指点迷津。
(二)视频如何有效利用
有了视频,不等于就不用教师上课了,视频运用得得当,可以让书法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视频运用不当,也可能跟没用视频没什么两样。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视频资料进行加工剪裁,和书法文化、学生的读帖过程、具体技法的呈现讲解等环节进行巧妙融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1.截取视频,据需取材。
任何一个书法视频的书写过程都是连贯的、一气呵成的。这是视频特点,也是书法书写性的体现,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中,需要的可能就只是其中的一个笔画,甚至是一个运笔的具体动作。那这时候不能简单地将视频放一遍,那样不仅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时间也会白白浪费,成为滥用视频的恶例。视频截屏无疑是最佳选择。假如实在无法运用截屏来表现,则可使用暂停键,配以教师讲解,也可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但是在哪儿暂停,后续环节怎样进行,这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计算,不可随意。否则容易造成课堂时间的无端浪费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锐减。只有需要的内容才是最恰当的,不需要的坚决不要加进来。
2.分解视频,组合环节。
书法教学视频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对原有的视频进行分解,即对原来动作连续的书写过程进行细致的解剖。比如基本笔画的书写,书法讲究“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其起笔、行笔、收笔都是极有讲究的,那么毛笔笔锋如何入纸这是第一个应该分解出来的环节;笔画中间如何行笔,如何实现轻重提按的变化,这是可以分解出来的第二个环节;如何收笔或和下一笔衔接,则是第三个应该呈现的环节。特级教师朱志明老师的基本笔画教学过程扎实,他在“长横”笔画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分解训练到位,因此朱老师进行整合时,就水到渠成,效果突出,一节课尚未过半,全班学生就都掌握了横画的每一个书写细节。原本完整的视频在教学中可能就不再那么完整,教师要懂得拆分开来使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原来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视频过程转变到对视频书写中每一个细节的探究和领悟,才有可能实现像朱志明老师现场示范那样,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环节训练所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3.注解视频,充实细节。
视频的分解既可以分解为几个连续播放的片段,也可以是一连串的截屏。但是对视频内容的注解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给视频内容加解说词,涉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呈现。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慎重确定。这就如同读一部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读出个人不同的理解。与“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理相同,同一段视频,可以读出的东西岂止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尽的。
4.视频评价,趣味互动。
任何人的视频都不能视为权威,在学习的世界里永远崇尚质疑精神。书法学习也同此理。今人的功夫本来就没有办法和古人比,何况书写工具和书写者的心境与古人更是相去甚远,本来也无法做到复原真迹,即使是当今名家也不例外。即使是高如书圣王羲之,当时快意挥洒写就《兰亭集序》,时过境迁再写三四十通,终无法再现自己写过的作品。因此书家的书写肯定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尤其是和原帖相比,在外形上不像之处在所难免。这本身是正常的。学生如若会读帖,发现其中差异,是其书法素养得到提升的表现,是书法学习本身需要具备的能力。而评价的目标应该是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表现出了什么,自己领悟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评价更能激发学生自己尝试的兴趣,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引发思维的自由碰撞,丰厚书法知识底蕴。
5.反复播放,浸染提升。
视频在课件的制作中应该具有反复播放功能,反复播放更适合在学生自主临写的练习过程中进行。反复播放重在为没能完全领悟书写要领的学生提供过程性的随时指导,也可为其他学生提供临摹过程的可靠参照,还可为书法课创设浓浓的文化气息。也许有的学生对于某一要领的感悟还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戳透,临写时还有点朦胧,这时再看一看视频或许会猛然醒悟:啊,原来这儿应该这样写……也许学生为自己写得不好而苦恼:我怎么就写不像?一看视频明白了:哦,我的动作跟老师的不一样。也许有的学生写完一个,看看视频,细细地玩味一下,觉得视频里写得真好:好吧,我得再写一个!反复播放,代替了教师喋喋不休的强调,解决了教师不能反复示范的难题,是利用视频声像资料所具备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视频之外的思考
视频固然解决了一时之急,但书法的师资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视频也需要教师根据书法学习的独特规律来运用,所以即使在有条件使用书法视频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忽视对师资的培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省市已经加强了对书法师资的定期培训,却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校本培训和县区培训及培训激励机制就显得异常迫切。首先当然需要区域内领导的重视。没有行政领导的支持培训就难以推广开来。然后是学校领导层面必须重视培训的设计和推进。必须充分挖掘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定期定时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师资的问题必将从根本上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