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日光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20-12-19李小童
李小童
(甘肃省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秦安741600)
辣椒是秦安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特别适宜在日光温室中栽培。近年来,由于有的区域连作年限长,致使辣椒白粉病普遍发生,尤其在日光温室中发生较为严重,在当地该病已经成为日光温室辣椒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现就日光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危害症状
辣椒白粉病一般情况下只危害叶片,但在严重发病时也危害嫩茎和果实。叶片发病通常先从底部叶片开始,最初在叶片正面产生小黄点,随后快速扩散为形状不规则的褪绿斑,边缘不清晰,叶背出现稀薄霉层,受叶脉限制形成许多三角形白斑。发病后期,白斑连成片,严重时整个叶片覆满白色粉状物,甚至叶片变黄脱落,从而影响辣椒的正常生产。
2 发生条件
2.1 温度
辣椒白粉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5~28℃,且温度越高,发病越重。25℃时病害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日均气温高于15℃时病害快速发展,日均气温低于13℃时病害发展较慢。一般温度在25~28℃、稍干燥条件下该病易流行。
2.2 湿度
辣椒白粉病发病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且叶片上要有水滴存在,温室内湿度大,早晚结露多,结露时间长易发病。相对湿度50%~80%、光照弱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温室内湿度小,早晚结露较少且时间短,发病就相对较轻[1]。
2.3 温室管理
由于日光温室特殊的环境条件适宜白粉病的发生,尤其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极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因此,做好温湿度的调控,及时揭帘盖帘和适时调节通风口,延长光照,减少结露时间,可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2]。白粉病菌是靠空气流动来传播,在叶片表面遇水侵染发病,要及时有效防治和摘除病叶,搞好田间卫生,消除病源,可减少病菌传播,减轻危害。
3 综合防治
3.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如陇椒2 号、陇椒3 号、陇椒5 号、航椒4 号、航椒5 号、航椒6 号、秦安七寸红等品种。
3.2 熏蒸消毒
要掌握辣椒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容易发病的阶段及早进行温棚熏蒸消毒,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可选用硫黄粉0.25 kg、锯末0.5 kg,适量均匀混合,分几处点燃熏蒸,或用45%百菌清烟剂3.75 kg/hm2、50%百菌清粉剂15 kg/hm2进行熏蒸,每隔7~10 天熏1 次,连续2~3 次,熏蒸时要密闭温室1 昼夜。
3.3 肥水管理
最好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多施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量。施用氮肥过多,尤其是速效氮肥,易造成植株徒长,降低抗病性。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养健壮植株,能增强抗病性,且果实品质好。要合理密植,最好起垄单株定植。使土壤长期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能忽干忽湿。灌水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需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灌水之后最好能有几个连续的晴天,条件许可最好使用膜下滴灌。
3.4 清洁田园
做好田间的清理工作,及早把病株和落叶清理掉,并带出温室集中烧毁或深埋。辣椒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植株残体,以阻断病菌侵染循环途径。
3.5 药剂防治
发病前做好预防,最好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可用50%硫磺悬浮剂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 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 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 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600 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500 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 倍液,或使用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 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混剂喷雾,喷药时要将药剂喷在叶片的背面,防治1~2 次即可,或选用保护地专用杀菌剂5%百菌清粉尘剂15 kg/hm2等。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出现少量黄色褪绿斑,可用50%硫磺悬浮剂3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药1 次,连续防治2~3 次。发病中后期,植株中上部叶片出现白色病斑,发病面积较大,这时病菌在适宜的环境下靠气流快速传播,因此防治要同时使用触杀型和内吸型的杀菌剂,用药量比平时要高出15%~20%,而且要全面、彻底,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3000 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8000 倍液、25%吡唑醚酯菌(凯润)乳油2000~3000 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3000 倍液,不同药剂交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每隔7~10 天喷药1 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