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前预习
2020-12-19生金朋
生金朋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十一队小学 河北 沧州 061100)
课前充分备课,课上精心讲课固然重要,但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同样很重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因为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时才能敢于发言,才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预习谈几点体会。
1 提高学生对数学预习重要性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独立思考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新知,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组织预习活动,做到科学引导、方法得当、形成制度,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在授课前就能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学习数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在学习前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对降低认知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科学安排预习 加强课前预习指导
为了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在课前预习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注意指导预习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够帮助学生对第二天所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自学,注意不要使学生处于为难境地,更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压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 时,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认识圆,重点了解圆的特征,通过自学掌握画圆的方法;而对于“圆周率以及利用圆周率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内容不作过多的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自行探究。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预习圆的基本内容,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寻找有关圆的物体,并根据生活实际总结圆的特点,完成对圆知识点的预习。等到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把“圆周率以及利用圆周率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处理。经过课堂的学习与思考,学生学会了用圆规画圆,明白了“调整圆规两腿之间的距离可以画成不同大小的圆”,结合实际理解了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画圆圈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圆的画法,掌握了“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这一知识点。
3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实际探究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很多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课堂上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不能实现的知识,可以放到课下通过预习来实现。例如,六年级数学中《位置》 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表示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实际上只从课本上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只能很抽象的想象,学习效果不好。
鉴于此,我们不妨把对“位置”的描述训练放到预习中,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位置”关系。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形成“位置”的概念,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寻宝”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训练。首先制作寻宝地图,然后在藏宝图上标出不同宝物的位置,同时确定每组学生的所在位置,小组成员从自己的所在位置出发来确定寻宝路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并完成预习任务。等到实际的课堂授课时,学生便可以轻松的进入学习情境。通过这样的预习过程,学生理清了位置关系,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学习经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为了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及时检查,科学评价。只有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才能避免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对预习效果的检查方式要多种多样,可以按照预习提纲一一提问,了解情况;也可以通过小组互查等形式来检查。检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预习任务的落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