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场景设计对中国酒馆的传承与运用
2020-12-19夏梦娇王凯琳练顺才
夏梦娇,王凯琳,杨 韬,练顺才
(1.四川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1745;2.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宜宾 644007)
中国传统酒馆又称酒肆、酒楼、酒家、酒店等,在古代,泛指酒食店,由来已久。酒馆是酒文化的一种具象空间表现形式,中国千百年的传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伴随着“酒”的历史发展,卖酒、喝酒的地方展现出浓厚的传统艺术神韵以及文化深度,这样一个空间凝聚出中国传统的儒家精神因素“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当然,传统文化有其生存的土壤、时代和条件,酒馆从不同角度,多元的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魅力,不仅限于酒的醇香、浓厚,更在于凝缩了中华优秀传统酒文化的酒风、酒韵、酒德和酒境,构成酒馆审美空间的基本元素[1],即是影视剧场景设计升华的重要来源。
1 酒馆的发展历史
酒馆最早起源于商朝末期,记载于《古史考》中“屠牛之朝歌,卖饮于孟津”。论语中记载:“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商周时期,中国人利用独创的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批量酿造黄酒,黄酒是历史上最古老的酒之一。百姓为将自家酿好的酒卖出去,开设店铺集中销售,酒馆逐步形成。
汉朝时期,“熟食遍列,肴旅重叠,燔炙满案”,酒馆被称为“酒舍”。当西域的商人来到中原,将“胡食”传入内地。《羽林郎》中写道:“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倚仗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在胡酒馆不仅可以买到酒,还可以坐在馆中吃酒和下酒菜[2]。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繁荣,酒馆商业也随之兴旺。如南宋杭州,有专卖酒的直卖商铺,有茶酒兼营的茶酒铺、可售主食的包子酒铺、普通的散酒铺、含营娼妓的苍酒馆,或者官仕住宅装修的宅子酒馆等。南味、北味,各色口味应有尽有,当然,酒馆也有了档次之分。
明初,元末战争后经济萧条,朱元璋命令在应天(今南京)建造十座大酒楼,以便商旅、娱乐,昭示太平。工部建十座酒楼于东门外,取名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译等,一阵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3]。
清代酒馆发展空前,乾隆时期经济活动最为繁荣。赵骏烈在《燕城灯市竹枝词·北京风俗杂咏》中写道:“九衢处处酒帘飘,涞雪凝香贯九霄。万国衣冠咸列坐,不方晨夕恋黄娇。”[3]描述了北京酒馆行业的繁华兴盛。酒馆中不仅有中国人,亦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异邦食客,不同语言、不同服饰,赋予了酒馆文化新的意义。
清末民初,所谓“乱世造英雄”,酒馆特殊的空间样式,令其成为英豪们曲线救国、各显神通的地方。抗战时期,酒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以文化人,以情动人。酒文化有历史、有品格、有风骨、有豪情万丈。
2 酒馆场景的演变
酒和茶一样,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饮品,一种精神嗜好品,区别于水。两瓶老酒、三两好友,热酒下肚,点燃风流。不论是集聚还是乡愁,都能在酒后找到归属,酒是个神奇的东西。同时,光喝酒不行,得有下酒菜,这样发展出了花生、毛豆、卤肉等以凉菜为主的盘食。酒馆也随之有了变化,出现了除藏酒区、销售柜以外的厨房、分区桌椅等。
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婚丧嫁娶、亲朋聚会、升职乔迁、业务往来等,无一离不开请客吃饭。中国人爱吃、会吃,请客吃饭也可见得客人的地位。俗话“酒品及人品”,好的酒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在一起喝酒的多为品行相同朋友。以酒会友,是一种文化。而酒馆里各类人士均有,攀谈盛欢还可成为酒友,酒肉朋友不乏也有。酒馆是沟通交友的重要场所,酒馆环境多为空敞。
南来北往,接待来自四海八方的客人。从古至今,酒馆每天都接待着各行各业的酒客。有市井百姓、有达官贵人、有行医救世者、有为国献身者等。正是因为他们身份不同,谈论的内容自然也不同。单独的空间、厅房出现,酒馆成为了各路信息的中转站。酒馆的特殊装潢,消息发散不容易受人怀疑,赋予了它传递信息的功能。
3 酒人、酒礼、酒道
来酒馆的人都以酒为乐,无酒不欢,无酒不成人,是可谓“酒人”,“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中国历史故事里,酒故事纷繁复杂,酒人更是五花八门[2]。从酒德、酒行、酒品来看,酒人基本可分为三个等级。上等是“清雅”,将饮酒视为一种雅趣;中等是“凡俗”,好酒成习惯,却无其他;劣等是“污恶”,可谓嗜酒成性。一部影视剧以酒馆为主线,则剧中必然出现以上三等“酒人”。
酒礼是饮酒的礼仪、礼节,“酒以成礼”出自《左传》。奴隶时期,酒的产量小,技术很难掌握。只有在举行祭祀时,才可按照一定规矩饮酒。酒成为“礼”的一部分,展示的是一种仪式,将礼仪规范融入举杯交错中。文化结构、地域结构复杂的中国,受不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酒礼各有不同,酒馆场景的设计需要符合故事的特定因素。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死轮回的理解,人的心理、情感、思想、观点、行为都有各自的“道”,酒人喝酒自然有“酒道”。酒道的根本就是“中”“和”二字。时代变迁,礼仪规范发生变化,“道”却没有淡化。如何将剧中酒馆角色的“酒道”在场景设计中物化是关键,所谓移情于景,是画面的灵魂。
4 影视剧中酒馆场景设计案例分析
影视剧《老酒馆》,是2019 年8 月上线的一部年代戏,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从1928 年直到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再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期间横跨20 余年。该剧以酒馆老板陈怀海为中心,利用场景“山东老酒馆”为支撑,讲述了陈怀海曲线救国的故事。
酒馆的营生为故事时间线,贯穿全剧。一壶酒,一品行,“山东老酒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粉墨登场。他们是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日本入侵、国家存亡之际被卷入其中,成为时代的英雄,维护正义。利用中国传统酒馆为原型,讲述了“中国精神”“中国骨气”“中国气派”的价值,具有很强的酒文化传播意义。
4.1 “山东老酒馆”旧址的场景设计分析
初来大连的陈怀海兄弟几人,盘下了老潘头的房子。铺面不大,稍作收拾后,酒馆一应俱全。房子基于北方传统院落,分为正房(坐北朝南)、厢房(房屋位于院落的东、西面),南面的房屋由于沿街,也建成了坐北朝南的房屋用于酒馆,其他作为生活用。前厅的商铺为了便于营业,与东厢房的厨房相连接,小二在为客人上酒菜时缩短了时间,在冬季零下二三十度的东北,菜品不至于受凉。前厅做了双向开门,南面开门、窗,保证酒馆开门迎客的同时,做到了采光的充足,使室内环境在视觉上提升了空间感。北面只做门和窗户,晚上歇业后可由此去后院休息。
酒馆铺面内部,墙面打围就地取材,东北木材资源丰富,价格不高还能使酒馆显得干净整洁。北方人较为讲究,进门直接可以看到通向后院的门,风水学中通常会解释为不挡财路。对于北方来说,风沙较大、冬日严寒,进门处是全屋最冷处,没有店家会在此设桌椅,留不住客,场景设计细节到位。
正对门的两侧摆放了两张四方桌,但椅子一定是馆内最好的,因为这两个位置是酒馆的门面,也是店家对客人的尊重。右手边是北方必不可少的炉子,冬日屋内取暖的主要设施,通常上面烧水、烫酒,客人在寒冷的冬天进屋就有一口热茶喝,同时也有不少剧情在这里展开。水缸不会太远,美术将其设在东面柜台旁酒缸前的窗户下,离炉子最近还不影响小二乘酒。
柜台离门不远且靠窗,方便客人进店第一时间招呼,客人喝好走到门口,便可结账,不必前去提醒。传统木制打造的柜台底部抬高,是传统酒馆的常用做法。算盘、笔墨、账本、乘酒的容器必不可少,帐房先生背后是客人门常喝的酒品,便于客人选用。有一部分客人带来自己的酒壶,打好酒,回家喝。酒架放置在柜台的后面,账房先生一人就可完成招呼客人、打酒、收钱、送客等一系列事项。
店内西面由简易的酒架将其隔成两个空间,这个酒架正是剧中移情所在。山东老酒馆有个规矩,客人喝不完的酒,可以存在酒架上,无论客人何时来,都为其留好,这个细节成为了贯穿全剧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总体来看,“山东老酒馆”布局上中规中矩;陈设上选用传统中式家具,简约朴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4.2 “山东老酒馆”新址的场景设计分析
老板陈怀海的人品、酒品在大连街上得到了街坊四邻的认可,逐渐树立了他大连街主心骨的形象。有了自己固定的顾客群体,甚至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使其有了一定资金,陈怀海决定换个大点的店铺。酒馆扩张后,经营范围也有所扩大。旧址山东老酒馆由于空间局限性,只能作为简单吃饭、喝酒的场所。新址面积扩大后,座位增加了不少,可宴请、办酒席。
酒馆外部结构呈Y 字形,反映出“迎四海八方客”的寓意。酒馆为上下两层,下为开间,吃饭、喝酒、打酒。上层是包厢,方便客人谈事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剧情中,陈怀海在包厢中商讨家务事,还帮助中共地下党人向老警察打探电厂钥匙下落,包厢也为陈怀海的爱国情怀展现起到一定作用。
新酒馆的位置,算得上是好汉街最为繁华的地段,装修上极为讲究,凸显出陈怀海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融合。窗户为欧式铁艺钩边的磨砂玻璃,透光、私密。墙围、地面都采用欧式花砖,也是大连被占后很流行的样式。从陈设上,进门正对处设置了一个会客区,沿用了中国传统家具以及摆设,主客分明,可见陈怀海的身份、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店内的桌椅,不再是传统中式家具,选择了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和融入欧式柱式的桌子,时代特征明显。房顶吊灯为铁艺造型加玻璃镶嵌的欧式吊灯。柱角处,在保留传统的木制雕花装饰的同时也加入了欧式花纹。从这些装修上反映出大连被日本殖民40 年之久,外来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样的设计也寓意中国不再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接受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战争快要结束,新世界快要到来。
楼梯下,在会客区两侧设计了左右两个酒架,未喝完的酒坛,旧址保留的唯一物件,也是这个酒馆、这部剧的灵魂场景。酒架上的酒主人,有朋友、有烈士、有英雄,放在酒馆最重要的位置,足以表达陈怀海莫大的尊重。
酒馆是酒文化在一个建筑、一个具体位置、一个场景的物化影响。“山东老酒馆”肩负的责任开始从单纯的养家糊口,演绎酒品人性,衍变至实现英雄“大我”的使命。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从困境和泥潭中觉醒,走上救国的路。酒文化也从而得到升华。
4.3 “山东老酒馆”场景设计细节举例
匾对中的对,一般抱门柱或在门的两边。在古代,大多是由木头和竹子制成,也有部分采用铜等金属。对的内容既有传统诗词编撰,也有文人墨客的随性提笔,其本身更是书法或诗文艺术作品。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大成就。在《山东老酒馆》中,“老酒馆旧址”门两侧的对,题字为“一点诚心秋月明,满怀生意春风福”,美术设计体现了旧址时期剧情在于树立陈怀海在大连街的人物形象,酒馆文化的“诚信”经营。
5 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案例,分析探讨了影视剧《老酒馆》新旧酒馆的场景设计与酒文化表现方式。影视不断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传承价值。酒馆常作为历史剧中主场景出现,承担着影视剧时间主线、环境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塑造等作用,是一部剧的灵魂所在。在此类影片的酒馆场景设计中不单要呈现出历史上原有的样貌,更重要的是,在贴切剧情、角色发展的同时,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