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生产应对措施
2020-12-19王广昌王恒华
王广昌 何 山 王恒华
(1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沭 276707; 2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人民政府山东 临沭 276707; 3 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临沭县分局 山东 临沭 276700)
近年来,随着生产模式由两年三熟向一年两熟(小麦—花生)的转变,临沭县的冬小麦晚播现象时常出现,晚播小麦面积不断增大,对保证夏粮丰产丰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克服晚播小麦生产中遇到的生育期缩短、冬前苗弱、春季穗分化时间短等问题,成为晚播麦田生产管理的重要方面。
1 出现小麦晚播的原因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小麦正常播期内墒情不足,无水补墒;二是上茬作物腾茬不及时;三是农户在小麦正常播期内有事耽搁。
2 小麦晚播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晚播缩短了小麦生育期,如同不足月的婴儿,小麦自然孱弱,发育迟缓,若管理不善,会影响产量。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2.1 冬前苗弱、出苗不齐。由于从播种到越冬前积温不足,小麦叶片不足4 片,很多麦苗只是“一根针”,甚至捂在土中不露头而形成“土里捂”。
2.2 春季短时间内完成常规生育进程。与正常播期内播种的小麦相比,晚播小麦分化开始晚,分化时间短,分化效果很受影响,不孕小穗大概率出现,穗粒数也会减少。
2.3 灌浆期易受天气影响。晚播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很少,大多依靠春季分蘖成穗。小麦晚播导致成熟期顺延,恰遇临沭小麦产区干热风高发期,加大了小麦灌浆期受干热风危害的风险,影响千粒重。
3 生产管理应对措施
由于晚播小麦产量“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因其播种晚均受影响,直接降低小麦产量,因此,在生产管理上要因地制宜,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晚播造成的不利影响,夺取小麦丰收。近年来,随着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的大面积推广,人们逐渐摸索出一套生产应对技术措施。
3.1 适当延迟小麦收获期。从夏季作物(花生)生长期中挤出时间,尽量补足小麦生育期。
3.1.1 改花生晚熟品种为早熟品种。结合花生重茬造成花生减产等因素影响,适当选择早熟、抗重茬花生品种,消除花生收获腾茬晚对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3.1.2 改夏花生不覆膜为覆膜播种。因为麦收后高温及麦茬影响,人们逐渐不覆膜播种麦茬花生,这就延迟了花生的收获进而造成小麦晚播。因此,推广夏花生覆膜播种技术,不仅能提高花生的产量,也有利于小麦播种,提高小麦的产量。
3.1.3 改夏收为夏收抢种。“三夏”生产中,部分农户忙于夏收、并且在夏收完了之后再夏种,早把夏季农业生产中的“早一宿高一拳”抛之脑后,这直接延迟了花生的播种、进而推迟了花生的收获,间接推迟小麦的播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改夏收为边收边种,收中抢种。
3.1.4 改秋收为抢收抢种。“三秋”生产中,根据花生的收获,依托现代的机械化生产,在小麦适播期内尽可能的抢墒播种,莫等全部收完再种。
3.2 精细播种
3.2.1 增施有机肥。针对小麦晚播的实际及生长状况,加之复种指数的提高,非常有必要加大晚播小麦的施肥量,尤其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以补充土壤中的有效养分,促晚播小麦创高产。一般亩施有机肥4 000 kg以上、尿素15 ~20 kg、过磷酸钙50 kg 左右。
3.2.2 精耕细作。晚播小麦要深耕细耙,打碎明暗坷垃,力争均匀补墒、造墒。足墒均匀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3.2.3 良种补晚。晚播小麦务必选用半冬性良种,选种健壮籽粒。
3.2.4 播量补晚。针对晚播小麦冬前、春季分蘖实际,加大播量弥补冬前分蘖不足、春季分蘖减少的缺陷,提高主蘖成穗。晚播小麦的播量大致为:较适播期晚播2 d,增加播量0.75 ~1.5 kg。
3.2.5 适当浅播。小麦播种深度增加,容易导致出苗长势弱。因此,晚播小麦播种宜稍浅,播深3 cm 即可。
3.2.6 芽苗补晚。播前用20 ℃~30 ℃的水浸种5~6 h,晾干后播种。
3.3 精准管理
3.3.1 镇压划锄。根据晚播小麦生长实际,返青期应进行镇压划锄,以利保墒增温,促根增蘖。
3.3.2 科学肥水。起身期、拔节期的肥水管理对晚播小麦尤显至关重要。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20 kg;群体不足的应在返青后期追肥;返青后期、孕穗期视情况浇水。
3.3.3 防病治虫。晚播小麦长势往往孱弱,易发生病虫害,尤应较适期播种的小麦加强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