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灵魂”的课堂
2020-12-19左娅莲
左娅莲
在当今课改的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要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南京市栖霞中学秉承“诚勤公毅”的校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动力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学科,我们把“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理解为:基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和优良品格,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2014 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仅是基本要求,而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是目标。强调必备品格的形成意味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关键能力的形成包含了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1.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的技能是生存工具。他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工具是阅读、书写、观察、思考和表达。其中,阅读能力排在第一位,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关键能力中是多么重要。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各种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自主阅读或以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巧妙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学习文章中人物的正确做法,学会调节和摒弃消极思维方式等。
2.关键能力之二:思考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思考能力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学生思维的水平和高度。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缺乏思考的学习是被动的、呆板的学习。在杜威看来,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只有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勤思考,更好地吸收课堂上的内容,提升关键能力,这是打造“动力课堂”教学模式所要思考的问题。“有灵魂”的课堂,被认为是教会学生保留更多关键能力的课堂。在英语教学中,记忆词汇不能仅靠死记硬背,须教会学生高效的记忆方法,如前缀后缀记忆法、音标记忆法、形似法、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列思维导图等,这些巧妙有效的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关键能力之三:表达能力。
表达是一种输出,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口语或书面表达的形式加以呈现。表达是将内在知识进行输出,只有通过表达才会提升创造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口语表达,另一种是书面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到这一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表现中找到成就感。首先,鼓励能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量。教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会让学生越来越有进步。其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开口,主动写作。比如,学生编对话表演,自编剧本,表演英语戏剧,举办英语小报设计比赛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促进能力和品格共同生长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动力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导向。“动力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动力”,何为“动力”?“动力”是课堂的“灵魂”,和过去的“满堂灌”相比,“动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在于:一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二是学生不仅在课堂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三是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会用提升的能力提高自己。“动力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指向知识的播撒,还要给予学生可以终身受益的品格和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不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工具,而是要将他们培养成品格健全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完整的“人”。作为栖霞中学课堂模式改革的校本化探索,“动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引领下,在课堂中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关键能力和品质素养。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