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结果应用的探索者
2020-12-19王耘
王 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都是以“督政”和“督学”为主,“评估”职能的发挥也多是以督导调研为基础,“监测”长期缺位。随着国家层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部分地市、区县结合区情,设立了本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围绕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对监测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监测机构必须具备对教育生态的强大理解力和辨别力。
苏州于2014 年率先在江苏省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市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15 年启动了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项目,并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教育质量监测队伍,构建了具有国际视野、国家标准、苏州特色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在发挥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向、评估、诊断和改进功能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本专题系列文章,从多角度介绍苏州市开展评估监测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为全国各地在市级层面深入推进教育评估监测工作,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研究样例。
专题的第一篇文章,从理论建构与实践成果的角度,剖析“高品质”学业质量监测的“苏州特色”,为地市级评估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完整的操作方案。专题的第三篇文章,从教育生态的视角,展现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数据分析案例,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其他系列文章,也从相关因素研发、监测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苏州近年来教育监测评估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家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两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并做好上级监测结果报告的数据解读、问题诊断和结果运用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条件的地区能够借鉴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经验,加强市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建设,通过构建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培养教育质量监测队伍,提升监测的专业化水平、科学化水平,推进监测结果运用,切实推动本地区育人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