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蔗糖诱导拟南芥突变体rhd3合成花青素及基因表达分析

2020-12-19聂可心李小龙张靠稳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突变体拟南芥花青素

聂可心,李 微,李小龙,郭 嫒,张靠稳,王 静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民委生态系统建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21)

高等植物中,花青素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水溶性黄酮类色素,以苯丙氨酸为原料,经位于内质网上的多酶复合体合成,后转运至液泡储存[1]。花青素通常积累在叶、茎、花、果实以及种皮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花青素可使植物花、果实及种子色彩艳丽,以吸引昆虫传粉和觅食;能够吸收紫外线防止植物受强光损伤;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清除因胁迫产生的活性氧。对人类而言,花青素是一种天然、无毒的食用色素,且作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生理功能[2],在食品、医药及保健品中应用广泛。因此,花青素的代谢调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经研究人员的多年努力,人类对花青素代谢过程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有了深入的认识。拟南芥中花青素的合成涉及多步酶促反应,编码这些酶类的基因称为结构基因,包括苯丙氨酸裂解酶(AtPAL)、查尔酮合成酶(AtCHS)、查尔酮异构酶(AtCHI)、黄烷酮-3-羟化酶(AtF3H)、二羟黄酮醇还原酶(AtDFR)和花青素合成酶(AtANS)等[3]。植物的发育阶段、外部的环境变化,通过影响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结构基因的表达量。发挥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有三类,即MYB、bHLH和WD40[4]。三类转录因子形成MBW 复合体,在转录水平调控结构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中花青素的含量[5]。其中,AtPAP1(MYB75)、AtPAP2(MYB90)、AtTT8(bHLH)、AtGL3(bHLH)、AtEGL3(bHLH)及AtTTG1(WD40)能够响应营养元素匮乏、强光、盐及干旱胁迫,调节拟南芥中花青素的含量[6-8]。蔗糖(sucrose,Suc)能够诱导花青素的合成。在发育的矮牵牛花冠中,蔗糖可诱导花青素合成通路的基因表达,促进花青素的合成[9]。蔗糖可促进葡萄中花青素的积累,其中信号分子Ca2+、蛋白激酶及磷酸酶发挥了调节作用[10];蔗糖能够调节拟南芥下胚轴及叶片合成花青素,使之呈现紫色,MYB 转录因子AtPAP1 直接参与这个过程[11]。此外,拟南芥合成花青素的过程还受到赤霉素(GA3)、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12-13]。

拟南芥AtRHD3(root hair defective 3)编码内质网膜蛋白,参与细胞内质网形态构建,与拟南芥的生长发育紧密相关[14]。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基因在内质网膜上形成多酶复合体,催化花青素的合成。若内质网膜蛋白基因AtRHD3 突变,能否影响花青素的合成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蔗糖为诱导因素,比较拟南芥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的积累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分析花青素合成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差异,探究内质网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花青素的合成调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拟南芥野生型Col-0为本实验室保存、突变体rhd3(Salk_025215)为南开大学胡俊杰教授馈赠。经播种繁殖后,收获突变体rhd3种子,经LP、RP 及LBb1.3“三引物”PCR 法[15]进行纯合鉴定后,结果确定纯合(图1),方可使用。引物序列登录SIGnAL(http://signal.salk.edu/tdnaprimers.2.html)查找获得,序列如表1 所示。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材料培养 培养基:5 mmol/L KNO3、1 mmol/L H3PO4、1 mmol/L MgSO4、1 mmol/L CaCl2、1/2 微量元素、1/2 铁盐、1%琼脂糖;蔗糖含量分别为0、1%、3%和5%,其中含1%蔗糖的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CK)。

直接播种法:将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种子用75%乙醇消毒后,平铺于灭菌滤纸表面,晾干播种于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表面,4℃春化3 d。置于培养室竖直光照培养7 d,每2 d 观察1次。培养条件为25℃,12 h 光照/12 h 黑暗,光照强度125 μmol/(m2·s)。光照结束后,采集照片,测定花青素含量。

表1 引物列表

移苗法:将消毒后的野生型Col-0和突变体rhd3种子分别播种于对照培养基,4℃春化3 d。置于培养室垂直光照培养7 d,再分别将野生型Col-0幼苗和突变体rhd3 转移到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表面,继续光照培养4 d。培养条件为25℃,12 h光照/12 h 黑暗,光照强度125 μmol/(m2·s)。光照结束后,采集照片,测定花青素含量。

1.2.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分别收集CK 及各蔗糖浓度处理组培养的野生型Col-0、突变体rhd3 幼苗地上部分,准确称取鲜重,置于200 μL 含1% HCl的甲醇溶液中,4℃黑暗过夜抽提,再加入150 μL ddH2O、150 μL 氯仿,混匀,4℃,12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用酶标仪分别测定每个样品在530 nm 及657 nm处的吸光度值,试验重复3次。花青素相对含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Q为花青素相对含量;FW为样品鲜重(g)。

1.2.3 拟南芥总RNA 提取及cDNA 合成 采用移苗法培养植物材料,分别提取CK 及5%蔗糖处理的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的RNA,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RNA 提取效果后,取1 μg 总RNA 反转录成cDNA。RNA 提取及cDNA 合成分别选择全式金TransZol Up 试剂盒与TransScriptROne-Step gDNA Removal and cDNA Synthesis SuperMix 试剂盒。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基因AtDFR、AtANS、AtUF3GT、AtPAP1、AtPAP2、AtTTG1、AtTT8和AtMYBL2 在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的表达量,以AtActin2为参照基因。首先,采用Primer Premier 5 软件设计各基因的引物,如表1 所示。先通过常规PCR 分析各引物特异性,再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采用全式金TransStartRGreen qPCR SuperMix UDG 试剂,以2-△△Ct分析基因AtDFR、AtANS、AtUF3GT、AtPAP1、AtPAP2、AtTTG1、AtTT8和AtMYBL2 在蔗糖诱导前后的相对表达量。反应体系为:2×TransStartRGreen qPCR SuperMix UDG 10 μL,Primer F/R 各1 μL,cDNA 1 μL,超纯水7 μL。实时荧光定量采用三步法,50℃2 min;94℃10 min;94℃5 s,60℃30 s(此环节40个循环);于60℃时采集荧光信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蔗糖对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观察直接播种法中不同浓度蔗糖对野生型Col-0及突变体rhd3 花青素积累,发现蔗糖会影响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下胚轴及叶片中花青素的含量(图2a、图2b),随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增加,直接播种的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下胚轴及叶片中紫色物质花青素积累量增加,蔗糖含量浓度为3%时,即可见到突变体rhd3 下胚轴花青素积累,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花青素相对含量分别为5.34、8.75,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Col-0。蔗糖浓度为5%时,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下胚轴及叶片中紫色物质花青素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27、19.82,具有显著差异(P<0.05)。

待植物长至7 d,再分别将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移至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中,幼苗下胚轴及叶片中花青素含量随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增加逐渐增加(图2c、图2d),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时,野生型Col-0 与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含量分别为0.07/0.22,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含量高于野生型Col-0。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5%时,植株幼苗花青素含量达到最大值,突变体rhd3 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Col-0,分别为0.16/1.16(P<0.05)。

2.2 花青素合成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分别提取对照培养及5%蔗糖处理的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的RNA,结果如图3a 所示,28S 与18S 条带清晰,可用于反转录。

以正常培养野生型Col-0 的cDNA为模板,对花青素合成通路结构基因AtDFR、AtANS、AtUF3GT及调控基因AtPAP1、AtPAP2、AtTT8、AtTTG1、AtMYBL2进行常规PCR,设计的9 对引物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结果如图3b 所示,可用于后续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分析。

分析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合成通路结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由图4可知,对照培养的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中的

AtDFR、AtANS 及AtUF3GT 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5 %的蔗糖处理后,3个结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在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分别升高为对照培养时的5.0/16.0、3.8/13.2、38.4/78.4 倍。突变体rhd3 中,结构基因的升高程度高于野生型Col-0。

分析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花青素合成通路中调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由图5可知,正常培养的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幼苗中的AtPAP1、AtPAP2、AtTT8、AtTTG1 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经5%蔗糖处理后,4个调节基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在野生型Col-0 及突变体rhd3 中AtPAP1、AtPAP2、AtTT8 及AtTTG1 分别上调至正常培养时野生型Col-0 的39.3/85.3、24.9/54.5、5.4/26.4,3.1/3.5 倍。其中3个调节基因在突变体rhd3 中的上调倍数显著高于野生型Col-0(P<0.05)。AtMYBL2 在花青素合成中起负调控作用,正常培养时,突变体rhd3 中AtMYBL2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Col-0 中的表达量(P<0.05),仅为野生型Col-0 的0.6 倍,经5%蔗糖处理,野生型Col-0 中AtMYBL2 基因表达量下降为对照时野生型Col-0 的0.6 倍,突变体rhd3 中AtMYBL2 基因的表达量下降至0.5 倍,持续较低水平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蔗糖是花青素合成的重要诱导因素。蔗糖不仅能够促进拟南芥幼苗花青素的合成,还可使黄酮含量升高[16]。本研究中,随培养基中蔗糖含量的升高,野生型Col-0 中花青素的积累量升高。与野生型Col-0 相比,突变体rhd3 随培养基中蔗糖含量的升高,会更早、更多积累花青素。结果表明,内质网膜蛋白基因AtRHD3 在蔗糖诱导的花青素合成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转录组测序数据显示,90 mmol/L 的蔗糖能显著诱导花青素合成通路中AtPAL、AtC4H、AtCHS、AtCHI、AtDFR、AtANS、AtUFGT 及AtPAP1 的表达[11]。AtPAP1 的表达量与花青素合成通路结构基因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试验证明,MYB可与bHLH 及WD40形成转录复合体,结合在结构基因启动子区域,激活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花青素的合成[17]。本研究中,5%的蔗糖能够显著诱导野生型Col-0 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结构基因AtDFR、AtANS、AtUF3GT 及调控基因AtPAP1、AtPAP2、AtTT8、AtTTG1 的表达,且这些基因在突变体rhd3 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因此,蔗糖处理后突变体rhd3 中参与花青素合成的基因的超量表达,是其花青素过量积累的重要原因。

AtMYBL2 是一个R3-MYB 转录因子,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除了受生长发育调节,AtMYBL2 的表达量与环境变化紧密相关,例如高光、低氮等均能影响基因的表达[18]。已有的研究表明,AtMYBL2 通过与AtTT8 结合,可形成抑制型L2BW 复合体,抑制花青素的合成。在植物的某一发育阶段或受环境刺激后,MBW 与L2BW 的动态含量,调节了花青素的含量[19]。蔗糖浓度升高可抑制AtMYBL2 的表达,有利于AtPAP1 与bHLH、WD40转录因子结合,启动花青素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促进花青素积累。本研究中,突变体rhd3 的AtMYBL2表达量在正常及5%蔗糖处理时,均低于其在Col-0中的表达量。推测突变体中负调控因子的低表达,促进了转录激活复合体MBW 的形成,增加了突变体中花青素的合成。AtMYBL2 的表达量受植物激素GA3、乙烯等的调控,植物激素是否参与了突变体中过量积累花青素的过程,也是有趣的科学问题,是下一步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突变体拟南芥花青素
水稻胚胎和胚乳双缺陷突变体eed1的表型与遗传分析
盐胁迫对水稻耐盐突变体sst芽苗期生长的影响
水稻细长秆突变体sr10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华中农业大学番茄团队揭示番茄果实颜色形成的新机制
蓝靛果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健康Q&A 花青素Q&A
哇,变色啦!
拟南芥
口水暴露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