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话与习作教学
2020-12-18梅红曼
梅红曼
写话与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的重要工作。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明确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方面学习目标的主要内容,了解实验教材关于写作教学的编写特点,了解习作教学的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掌握写作训练的方式方法,并明确习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将来能够很好地指导小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实验教材关于写作教学的编写特点
现行的语文实验实验教材比较有影响的是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三套,都共同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这三套教材的编写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教材关于写作教学要求的编写特点:各学段都有训练的重点,体现训练的阶段性。首先从标准的提法上就能看出,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就已经体现了对写作教学的阶段要求。
二是实验教材教材编写思想的特点:强调“低起点”,引导学生写放胆文。在编写思想上,实验教材首先强调“低起点”、“低定位”,在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要求都定得较低。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三是教材安排写作训练的特点:从模仿起步,注意读写结合。根据单元训练主题,安排习作训练。仿写是学写作文、写好作文的一条捷径。模仿就像是一座桥梁,让学生从学写作文过渡到会写作文。注意读写结合,也是实验教材在习作编写上的突出特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根基越扎实。
二、各種写话与习作训练的方式
(一)简单记实作文训练
记实作文就是如实地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作文。通常说的说明文、记叙文就是记实作文。进行记实作文的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有观察写话、片段素描、根据命题写叙事作文、自拟题目写记实作文。
(二)简单想像作文训练
记实作文主要联系如实反映生活的写实本领,想像作文重在练习写想象、幻想中事物的本领,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将想像作文和记实作文并提,可见对两项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视。想像作文训练的方式有多种,经常采用的有:看图写想像作文、编童话故事、由事物而想编故事等。
(三)常用应用文训练
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应用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要学习的应用文主要有:请假条、留言条、通知、日记、表扬稿、建议书、读书笔记、读后感、书信等、这几种文体跟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思维的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意义重大。
三、习作教学过程及环节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这个训练过程是由一次次的训练构成的。只有经过一次次扎扎实实的训练,并使一次次训练环环相扣,构成有机的螺旋式上升训练整体,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习作的整体水平。
(一)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过程
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该经历一个从说道写、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低年级写话入手,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逐步过渡到写成篇的作文。
(二)习作教学的环节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的环节和学的环节。
1.教的环节
每次习作训练,教师要做许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一次完整的习作训练,教师大概要经历“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几个环节。教师在命题和确定习作范围时应注意,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写记实作文时,题目宜小而实,写想象作文时,题目应有趣。指导时要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打开选材思路、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为目的。批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应与修改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了解学生。习作讲评时要抓住共同性的问题,尽力发挥学生在讲评中的主体作用,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所以讲评时要做好充分准备重在鼓励,力争使讲评具有实效。
2.学的环节
对于学生而言,每次的习作都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一次完整的习作,学生大体上要经历“观察(取材)—思考(构思)—表达(起草)—评价(加工)”这几个环节。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首先进行的是观察取材,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观察可以从客观事物中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小学生就是通过观察来收集写作材料的。小学生观察生活,第一要观察人,第二要观察物,第三要观察环境。只有经过具体细致的观察,才能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观察获取了写作的基础材料,思考为写作构建框架。
四、习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叶圣陶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习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主精神,遵循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的顺序,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从内容入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习作训练与育人相结合,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