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红色歌曲的传播方式及审美价值

2020-12-18邢晓萌雷晓雯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播方式审美价值

邢晓萌 雷晓雯

【摘要】红色歌曲既可通过乐谱在专业领域内传播,易可通过影视、网络等媒介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红色歌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自产生之时就蕴含着时代性和中西文化交融性的审美价值。当下,红色歌曲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产生了重唱、合唱、民乐、交响乐等丰富多元的表演形式,我们可以在多种音乐表演中看到红色歌曲的影子。红色歌曲自身的革命性和文化性犹如一颗种子,在现当代的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与发展中发挥基因性的作用。红色歌曲在多变的外表下,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播方式;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242-03

【本文著录格式】邢晓萌,雷晓雯.我国红色歌曲的传播方式及审美价值[J].北方音乐,2020,10(20):242-244.

红色歌曲并不是以体裁来界定的,而是以它凝聚的文化精神内涵命名的。“广义上的红色歌曲没有年代的限制,所有的表达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都可称之为红色歌曲。”[1]当下,红色歌曲在我国的传播方式有很多。以印刷媒介为载体的多见乐谱传播,以设施媒介为载体多见于音乐厅的室内表演形式,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多见于音像制品、综艺节目等,以网络为载体则多见于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红色歌曲。

一、我国红色歌曲的乐谱与影视传播

乐谱是红色歌曲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乐谱是一首歌曲问世最初的形式。同样一首乐谱,在不同的电脑音乐制作人手中会产生不同的配器效果;在不同的演唱者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差异化表演风格。影视音乐对红色歌曲的传播更为直接和形象,歌词配以生动的画面,旋律能够更加深入人心。从媒介功能角度来看,乐谱更易在专业人士内流传,影视传播则更容易在大众中传播,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传唱浪潮。

(一)我国红色歌曲的乐谱传播

“红色歌曲分为革命歌曲、电影歌曲、军旅歌曲、颂歌和少儿歌曲五大类。”[2]截至2020年4月9日,在独秀学术搜索中以“红色歌曲”为关键词查找,能够查阅到最早出版的红色歌曲书籍为1950年中南文工团选编、中南新华书店出版的《工人歌曲集》。工人歌曲因其内含革命精神及民族精神,因此也可归入红色歌曲之中。书中共收录红色歌曲82首,均为简谱。如今,关于红色歌曲的著作均附有CD或DVD,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便于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红色歌曲。随着人们对红色歌曲认知水平的提升,很多红色歌曲著作不再是简单的歌曲的曲谱集合,例如,侯书生与张娅丽于2011年编著的《红歌的力量》一书不仅搜集了曲谱,还对每一首歌曲进行了赏析,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故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更有利于大众了解红色歌曲的艺术魅力。

(二)我国红色歌曲的影视传播

在我国举办的各项声乐大赛活动中,红色歌曲永远是其中传唱不衰的一类。很多与红色歌曲相关的综艺节目将红色歌曲广为传播。例如,江西卫视自2006年开始推出的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大型原创活动《中国红歌会》,为大众歌手提供了展示与提升自身歌唱能力的平台。中央电视台2010年主办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10首新创作的红色歌曲在各大电视台播送。

如今呈现在荧屏上的红色歌曲大多被重新配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有的歌曲被加上了很多华彩片段,既与作品整体风格一致,又能够体现歌者的唱功。例如,在2013年《中国红歌会》总决赛上,龚爽在《情深意长》中刻意加了一段仅有“啊”的唱段,这个乐段的加入配以歌者入情的演唱,加深了作品的情韵。同样的处理方式也出现在于海洋的《大海啊,故乡》中,编曲在其中增加了仅有“啊”的唱段,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毛一涵的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中加入了彝族民歌的高腔,这种原生性的唱腔,使得作品民族性得以彰显,更是民俗性、原生性、艺术性与革命性的创意融合。

除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中的主题曲或插曲外,21世纪很多革命题材的影视剧也均使用红色歌曲作为主题曲、片尾曲或插曲。例如,2001年上演的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片尾曲《十送红军》,2011年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的主题曲《辛亥颂》以及2016年上演的电视剧《海棠依旧》主题曲《海棠依旧》等均是流传已久或是为影视剧新创作的红色歌曲。

二、我国红色歌曲的数字化网络传播

“新的科技、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媒介、艺术欣赏方式和观众接受心理模式的更新和发展,将艺术和大众的关系作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和新的把握。”[3]自“互联网+”时代到来,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化传播逐渐打破了音乐原本的传播方式,同时也使得红色歌曲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受众的欣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囿于音乐厅、电视节目的专业音乐传播。很多文化公司纷纷入驻微博、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平台,利用平台与受众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以期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并关注受众对节目的评价,第一时间掌握受众的需求,针对受众需求设计节目的传播方案。自媒体的兴起给了越来越多红色歌曲爱好者展示自身的平台,更多的大众开始把自己演唱的红色歌曲发布于网络之中,更深一步促进了红色歌曲在大众中的传唱。

(一)红色歌曲在官方网站中的传播

深圳市红歌会文化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红歌会网”是中国目前知名的红色门户网站,其创建于2011年5月,前身是“深圳红歌会论坛”。其口号是“唱响红歌,弘扬正气”,自成立其一直致力于宣传红色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毛泽东思想。红歌会网站内容建设十分丰富,主要有“红色中国”“纵横天下”“资讯中心”“唱读讲传”“人民健康”“工农家园”“文史读书”“第三世界”八个专栏。其中,“唱读讲传”一栏中就有“唱红歌”分类项。该项中主要以视频为主,将一些优秀的、经典的红色歌曲集中在这一个子项目中。每一个视频均有解说,且开设了评论栏,大众在浏览网页时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等网站上搜索“红色歌曲”均有大量优质视频,这些视频很多都是截取自国内外知名大赛或晚会的片段。还有很多与红色歌曲相关的电视节目也在这类网站上播放,当然也会有个人上传地区性质的红歌比赛等。在专业音乐门户网站中,酷狗音乐网站上的主题分类中有“军旅红歌”一类,进入“军旅红歌”后,页面又分出“红色歌曲”和“军旅歌曲”两类。咪咕音乐网站的主题分类中也有红歌一类。可见,红色歌曲入驻音乐网络平台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种类存在。红色歌曲因其大众性基础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传唱人气,又因其自身的政治性属性成为我国重要节日晚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红色歌曲在自媒体中的传唱

通过对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进行“红色歌曲”的搜索发现,专门以宣传红色歌曲的平台不多见,多是用户自主上传的关于红色歌曲的视频。这类视频的功能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宣传,二是娱乐。宣传上,主要是某项大赛的主办方或者相关官方媒体为了宣传自身的活动影响而创立自媒体号来进行宣传。例如,赣州市共青团2019年10月在自己的抖音号上陆续上传了赣州市首届青少年红色歌曲合唱大赛的优秀作品,既宣传了自身的活动,又传播了众多优秀的红色歌曲,起到了文化宣传的作用。还有很多歌手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也在自媒体平台注册并发布自己的作品,当然,也会有明星上传自己的日常作品。例如,德德玛和包田宝2019年11月16日在他们合作的抖音号上上传了一首红色歌曲《永远的乌兰牧骑》。无论是个体的宣传还是明星的日常互动,这类视频质量较高,关注度也较多,在红色歌曲的宣传上也确实会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娱乐方面,自媒体平台上的视频就显得五花八门。有很多自媒体平台上传了个体自身演唱红色歌曲的视频,且这类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这是因为中老年人有着“怀旧”的情结,对他们所处的年代的歌曲较为熟悉,对当下流行的歌曲兴趣不高。因为上传作品的目的是娱乐,所以大多数作品在演唱方法和表现力上就显得差强人意。这类作品的关注度往往也不高,只是朋友、部分群体之间内在的交流。也有的是用户上传的录制的有关红色歌曲的活动的视频,由于没有过多录制技巧,这类视频往往清晰度不高,视频观看效果也不理想。

总的来说,官方媒介介入自媒体进行红色歌曲宣传的情况还很少见,就新浪微博来说,粉丝最高的就是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官方微博了,目前拥有粉丝40.6万,微博上发送的内容大都与该活动相关,是微博上发布红色歌曲内容最多的账号。所以,红色歌曲在自媒体上还是有较高的宣传空间的,只是宣传策略与方式需要官方媒体仔细考量。

三、我国红色歌曲的审美价值

我国红色歌曲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红色歌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诞生,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比拟的群众性优势基础,更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步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众多知识分子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完善和创新,站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上不断提升红色歌曲的艺术价值,使得红色歌曲在我国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呈现出鲜明的革命性、民族性艺术特色。

(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时代性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红色歌曲被誉为“时代强音”,在抗战历史时期振奋着民族精神,红色歌曲中既有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又不失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反映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红色歌曲是历史的象征,是我国特殊时期的文化象征,它记载着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更蕴含着顽强的意志,在当代仍有教育意义。它也可视为音乐领域的一类特殊题材,承载着我国优秀的革命文化传统,感召我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色彩。不仅要发挥教育意义,更要在新的时代突出其审美价值。

红色歌曲在我国产生年代较早,很多革命歌曲深入人心。由于影视的原因,很多红色歌曲曲调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曲调。现在很多人都能够随口演唱几句红色歌曲唱段,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我的祖国》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张口就来的民间曲调。这些歌曲虽老,但传唱至今仍有很高的识别度。一代一代的人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红色歌曲重新配器,一代一代的歌唱新人将经典红色歌曲不断传唱。无论多少年过去,这些红色歌曲犹如记忆一般印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之中。

(二)中西文化交融特性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红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红歌在内容上反映出中西文化的融合,在音乐形式上也是中西音乐融合的典型。”[4]这点从我国学堂乐歌的缘起及发展就能明显看出,在对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不甚理解的环境中,采用现有的旋律进行填词是一种较为便捷的创作方式。《黄河大合唱》是我国红色经典曲目,也是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典范之作。

在红色歌曲的演唱上,从最初的不讲求唱法,到如今的对歌者唱功的细致要求,对着装的精心打扮以及舞台的匠心制作,无不体现着对红色歌曲的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最初,红色歌曲传遍祖国大地,人人可唱,唱的是精神和文化,时至今日,歌者的歌唱能力提升了,音乐创作技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红色歌曲的创新方面又相继有优秀的作品问世,红色歌曲逐渐传唱和“翻新”,恰恰也体现了我国音乐知识分子优秀的探索精神和品格,孜孜不倦的求学毅力,体现了唱法的进步和创作技法的提升。

红色歌曲在唱法上的多元展现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体现。一首红色歌曲,它的唱法可有很多种,例如,秦万檀、潘天惠领唱的《十送红军》有年代的代入感,让人们一听到这种音质就能想起那个年代。降央卓玛的《十送红军》开始了中西声乐技法的融合,降央卓玛是女中音的音色,流行性的唱法,给人另一种美感;云朵的《十送红军》则与降央卓玛的版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亢嘹亮,一个低沉温婉;一个有中国民族的高亢嘹亮,一个有中西结合的婉转流长。宋祖英的《十送红军》和雷佳在紀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表演的《十送红军》,是领唱合唱情景表演形式,是立足于本民族歌唱方法之上,合理地借鉴了西方声乐技法,将二者有机融合,便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声音色彩。

一场“红歌”比赛下来,加深大众对红色歌曲的印象,且红色歌曲本就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配以新的形式演绎后,其亲切感还是有的。大众新颖于红歌的形式的同时,对红歌的内容也会加深记忆。所以,红歌的演唱有文化渲染的意义,更有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传递。在优秀演唱团队中,红色歌曲还会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在表演过程中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更发挥了红歌的文化价值。红色歌曲更易唤起大众本土性的民族情结,唤起大众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赞美和自豪之情。特别是疫情以来,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人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更深切体会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红色歌曲的内容是歌颂党、歌颂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歌颂人民美好生活,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当下,红色歌曲被改编为合唱、钢琴曲、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多种音乐形式,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流传,这些丰富多元的音乐形式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红色音乐。相信在新的时代下创作产生的红色音乐能够成为历史的经典,在未来的音乐创作中继续发挥基因性作用,将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邢晓萌.中国红色歌曲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J].当代音乐,2020(1):15.

[2]邢晓萌.中国红色歌曲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J].当代音乐,2020(1):16.

[3] 陈池瑜.艺术的大众性与当代性[J].湖北社会科学,1998(3):14.

作者简介:邢晓萌(1987—),女,博士,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雷晓雯(1987—),女,博士研究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红色歌曲传播方式审美价值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带刺的苍耳
浅谈红色经典音乐与大学生党课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