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岗敬业精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渗透研究

2020-12-18陈琳朱晔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6期
关键词:离散数学爱岗敬业课程思政

陈琳 朱晔

摘 要:以《离散数学》课程为例,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活动”三个部分,介绍了爱岗敬业精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渗透的方法,并以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最短通路问题”“命题逻辑公式的符号化”“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作为典型案例说明渗透的过程及方法。

关键词:《离散数学》;爱岗敬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6.033

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以“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专业课中有思政的课堂。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课程思政应该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建设者,应该学习纲要精神,将多种思政要素融合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包括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学习热情、钻研精神、爱岗敬业等。将这些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既不能占用大量专业教学时间,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又要求学生能内化这些思政要素,这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达到思政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未来踏上工作岗位,如果专业技术精湛,但缺少爱岗敬业精神,则对企业,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所以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非常重要,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课程思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离散数学》课程思政中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要在离散数学中渗透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可以从上课前、课堂教学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准备实施。

3.1 课前准备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同样重要。

对于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融入了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更是在课前要精选可以融入思政点的内容。比如,选择爱岗敬业的榜样作为课程的引入,这时候,教师应该对于这个榜样任务有充分的了解,防止不真实或在网络有争议的人物出现在课堂,同时,对于榜样人物,教师在课前应该搜寻出能体现其爱岗敬业精神的典型案例,研究如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另外,教师应该在课前思考,如何将案例与专业课融合,不能上成思政是思政,专业课是专业课的分割课堂,而应该通过课前准备,将案例融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是上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无论教师如何精选案例,如何设计课堂,如果学生对于教师所选案例中的爱岗敬业人物一无所知的话,课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当教师在课前完成案例的选择后,应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案例中的人物,对人物的事迹了解后,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更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因为对案例不了解而无法完成思政融入。

3.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做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认同思政内容。

比如,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选择通过“在山区送信31年的最美邮递员张林昌”的事例,作为课程的引入。因为课前准备阶段已经让学生对张林昌的事迹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学生对于这个爱岗敬业的人物是熟悉的,那么教师上课的切入点,就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对于这个人物的事迹感同身受,如何让学生融入其中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在这里,教师可以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开始教学,因为相对于语言、图片等素材,视频更具有代入感,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如果教师将张林昌的事迹,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带来的感触一定多于语言描述或图片展示。

当然,当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应该引出并强调张林昌的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这个事例,引出专业课的知识,自然而然经张林昌爱岗敬业的精神,转移到学生的思考上,引导学生去内化这种精神。

比如,在离散数学的最短通路问题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出课程教学,张林昌爱岗敬业的精神感动着一批大学生,他们决定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张林昌。某天,张林昌要去送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个山区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生得知此事,觉得帮张林昌规划一条最短线路。教师展示出提前准备的图片、讲解,已知从张林昌的邮局,去学生家经过哪些点,可以通过的路线有哪些,那么如何规划最短的线路呢?引出专业课最短通路问题。让学生融入情境,参与到这样一个事例中来,这样引导学生能感同身受张林昌爱岗敬业的精神。

除了在课堂引入部分,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渗透爱岗敬业精神。比如,在离散数学的命题逻辑中,有一个知识点是进行命题的符号化,这时候,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与爱岗敬业相关的命题,如“李明爱岗敬业,刘涛也爱岗敬业,他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等命题,让学生符号化,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又无形中给了学生爱岗敬业的渗透。另外,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或者分组讨论模拟工作环境,在模拟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爱岗敬业的重要性。

3.3 作业及课后活动

作业及课后活动是整个教学流程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课程思政来讲,课堂用于思政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课后配以大量的活动强化课程思政内容,那么整个思政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当然,课后活动的开展及内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整个学院多方面的配合,但是,任课教师在其中应该起到主线的作用。

比如在课堂中,教师提到了“张林昌31年坚持山区送信,愛岗敬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事例,并对学生内化爱岗敬业精神进行了引导。那么,课后教师应该跟学工部门及班主任密切沟通,介绍课堂教学的思政点——“爱岗敬业精神”,再结合学院及班级已有的活动,做到在活动中渗透思政。

对于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来说,学院有一个亮点学生活动——“博雅小课堂”,在这个小课堂中,每个班级每星期会有一个自定义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上讲台进行一个五分钟左右的演讲。以这个活动为例,课后如果组织学生谈谈对爱岗敬业精神的看法,宣讲一下其他爱岗敬业先进人物的事例,讨论自己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如何爱岗敬业,并配合一些小品、唱歌、朗诵等,宣扬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样整个教学流程便成了一个整体。因为大学生课后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参与各种活动,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后通过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则效果会非常明显。

4 《离散数学》课程思政中爱岗敬业精神的渗透案例

4.1 通过“最短通路问题”渗透

最短通路问题是离散数学中常见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是在两个点之间有若干条通路,通过算法寻找出最短的那条通路。因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打算渗透“爱岗敬业精神”这个思政点,所以在课前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找出能让学生感同身受的爱岗敬业的人物事迹,同时必须与最短通路问题相结合,能够在这个问题的提出中,引出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思政与专业结合。最终,选择了“扎根贫困山区送信31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张林昌的事迹”,这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典型案例,送信这件事情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容易产生共鸣,同时送信需要在若干地点之间行走,也能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出最短通路问题。在确定了思政案例后,教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对张林昌事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作为课程思政渗透的一部分。

完成了以上前期工作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首先用视频播放张林昌事迹,配合讲解突出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这种精神的认同感,从而内化为对自身的要求。在课程引入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某一天,张林昌需要将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尽快送到新搬家的贫困户赵孟家中,经过了解,从邮局到赵孟家可以有如图所示的路径达到,你能帮助张林昌找到最短的一条线路吗?”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出专业课的知识,使得思政与专业课内容的过渡自然流畅,又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中,不知不觉内化思政内容。

问题提出后主要是专业知识的讲解,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该始终围绕“送录取通知书”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时当专业知识讲解完毕后,由学生通过自己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将这一问题解决,找到最短通路,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和课程思政的渗透。

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在课程总结时,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外,更应该对课程思政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参与表示肯定,对张林昌爱岗敬业的精神进行升华,提点学生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指导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当然,课后,教师也应当布置适当的作业,使学生对爱岗敬业精神有进一步认识,如写一个爱岗敬业的人物事迹,谈自己对爱岗敬业的看法等。

课后,针对本节课“爱岗敬业”的思政目标,教师及时与班主任及学工科沟通,在“博雅小课堂”中,组织了一期以“谈谈爱岗敬业”为主题的活动,结合教师的课后作业,班级同学找出了很多爱岗敬业的事例,并以这些事例为出发点,结合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探讨了如何发挥“爱岗敬业”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了实际性的意义,同时,部分同学还找出了一些身边的爱岗敬业案例,使得学生明白“爱岗敬业”并不是大而浮华的东西,它实实在在的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体现在一个举动,一件小事上。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从课前准备到课后实践,爱岗敬业精神的思政内容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并将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指引。

4.2 在“命题逻辑公式的符号化”中渗透

在《离散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中,“爱岗敬业”精神的渗透除了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外,教师也可以在一些课程的细节中渗透这种精神。当然,这种渗透虽然不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是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精选组织,并适当配以课后活动作业作为补充。

比如在《离散数学》的“命题逻辑公式符号化”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一些命题进行符号化的讲解和练习。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小红和小明是朋友”“我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等不具有思政内容的命题来符号化。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教师可以通过命题内容的选择,完成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在课前,针对“爱岗敬业”这个思政元素,教师可选择“张黎明是2019年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爱岗敬业精神平凡而伟大”等命题,这些命题可以将命题符号化这个专业知识讲解明白,同时,在对这些命题的分析中,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渗透进来。在课堂讲解中,因为符号化需要对于命题的语义进行分析,那么教師在分析的过程中,这些命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可自然地进行一些延伸,讲解爱岗敬业精神是什么。另外,当学生接触了这些命题后,往往会对张黎明是什么人,有什么事迹产生一定的好奇,教师则可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查询历年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并了解他们的事迹”“讨论为什么爱岗敬业精神平凡而伟大”等。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一些命题的设置,在课堂的某些知识点中,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进去,也起到了思政渗透教学的作用。

4.3 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渗透

在《离散数学》课程中融合“爱岗敬业”这个思政元素,就一定要将这种精神讲解清楚,如果直接突兀地去讲解,那么很可能将专业课变成思政课,喧宾夺主,同时,也未必能被学生接受。这时,我们可以结合专业课中一些知识点的特点去讲解,从而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

比如在《离散数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在这个知识点里,需要判断元素在不在集合中。一般情况下,直接以p,q等字母表示元素,但结合思政要求,教师可以使用“2019年度敬业奉献模范”作为集合,以一些见义勇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榜样人物作为元素,比如“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师周秀芳”“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政法委退休干部王爱东”“南部战区陆军某大队士官杜富国”“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等。

在这个案例的讲解中,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做充分的预习,了解这些榜样人物的先进事例,在课堂中配合专业知识,弘扬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课后再组织讨论,这样才能将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5 总结

爱岗敬业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中就有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则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发展,对于社会,也是有很大的益处。爱岗敬业精神在课程思政课的培养,要求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流程精选准备,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完成思政渗透,在课后的活动中完成思政的进一步理解和内化。

参考文献

[1]陈奕奕.家国情怀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渗透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31-132.

[2]邝宏燕.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 2020,(18):149-152.

[3]宋美超.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8):131-132.

[4]刘海荣.论提高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6):59-60.

[5]林丹丹.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20,(21):61-62.

[6]郭红霞.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融合性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74-75.

[7]卢珊.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271.

猜你喜欢

离散数学爱岗敬业课程思政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访漯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业务审核中心副主任王若宁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离散数学实践教学探索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基于实践教学的《离散数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