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理论研究文献学分析与展望
2020-12-18严强
严强
摘 要:对森林经理理论文献进行了文献学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主要的林业经营理论,对森林经理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依据“新林业学说”,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策略:借鉴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引入“新林业学说”理念,化解传统林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林业生产与森林保护协调发展;改变生态公益林过度经营的方式,减少生态公益林的干扰,保护生态公益林内的生物多样性,适当配置矮林、疏林,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育场所;配合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研究,加强西北干旱地区森林经营研究,为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林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
关键词:森林经理;森林经营;理论;研究;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5-009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A
1文献检索
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森林经理”以及“森林经营”,检索表达式为主题(森林经理)+主题(森林经营)+题名或关键词(森林经理)*题名或关键词(森林经营)。
共检索到森林经理文献27 100篇。
2时间分布分析
对检索到的27 100篇森林经理文献进行时间分布分析,如表1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之前,每年发表的森林经理文献较少,均少于100篇。2004年之后进入研究高潮,年均发表文献超过1 000篇。2004—2007年,分别发表森林经理文献1 748篇、1 755篇、1 783篇和1 916篇。
3文献的学科分布分析
对森林经理文献进行学科分布分析,如图1所示。图1表明,16 278篇研究文献涉及农业科学学科,11 522篇研究文献涉及经济学科,818篇、686篇、452篇研究文献分别对应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环境科学等学科。
4语种分布分析
对检索到的27 100篇森林经理文献进行语种分布分析,如图2所示。图2表明,27 100篇森林经理文献主要为中文文献,共有22 069篇,占比为81.44%;其次为英文文献,共4 139篇,占比为15.27%;再次为俄文文献、日文文献和朝鲜文文献,分别有557篇、249篇、86篇,占比分别为2.06%、0.92%和0.31%。
5森林经理理论研究综述和展望
对检索到的27 100篇森林经理文献进行被引频次排序,被引频次多于100次的研究文献如表2所示。分析被引频次多于100次的研究文献和最新发表相关度最高的研究文献可知,森林经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经理理念和森林经营策略方面。
朱教君和刘足根提出了森林干扰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及其在中国天然林保护、次生林经营等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张国庆(2013)[1]运用生态论开展了和谐林业、森林健康及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林业有害生物精细化治理对策。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起源、定义、特征和内涵,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基本方法。蒋有绪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出发,综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的国际组织运作框架演变进程,讨论了21世纪的森林研究任务。陆元昌和甘敬介绍了森林经理学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森林计划、修正的热带林近自然经营体系等几个森林经理模式,对我国的森林经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许新桥(2006)[2]、张鼎华和林卿(2000)[3]、李慧卿等(2007)[4]论述了近自然林业的起源、概念、经营方法,阐明了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在我国森林经营中的意义与应用途径。
6我国森林经营对策探讨
6.1转变森林经理理念
借鉴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引入“新林业学说”理念,化解传统的林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林业生产与森林保护协调发展。“新林业学说”是美国J.F.Franklin教授在美国俄勒冈州Andrews试验林进行的生态研究中提出的,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林业“培育林木、更新树木”的经营理念转向维护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方面。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林业转型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6.2科学开展森林经营
当前,我国局部地区,特别是在南方林区过度进行森林经营,对生态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过度。原本的混交林、复层林、林下植被十分丰富,经过森林抚育,变成了单层纯林,林下的珍稀灌木、草本植物等具有高价值的野生植物,甚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被砍除。不按照灾害阈值过度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甚至使用飞机大面积喷洒烟碱类等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的药剂。这种过度的森林经营,不仅会降低生态林的生态功能,影响森林健康,还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6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第12条“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和禁猎(渔)区、禁猎(渔)期内,禁止猎捕以及开展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9条“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因此,要尽快转变生态林、生態商品兼用型森林的“木材型”经营理念,改变目前生态林、生态商品兼用型森林过度经营的工作方式,减少对生态公益林的干扰,保护生态公益林内的生物多样性。适当在生态林、生态商品兼用型森林内配置矮林、疏林,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繁育场所,特别是为珍稀蝶类提供繁育场所[5]。
6.3 借鉴成功经验进行森林经营
配合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结合美国、以色列、我国毛乌素干旱地区发展经验,加强西北干旱地区森林经营研究,为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2-195.
[2]许新桥.近自然林业理论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6(1):10-13.
[3]张鼎华,林卿.近自然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7):23-26.
[4]李慧卿,江泽平,雷静品,等.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7(4):6-11.
[5]陈柳钦.林业经营理论的历史演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