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2020-12-18钱侨侨
钱侨侨
摘 要:探究是指人们对未知性事物的探索欲。而在语文探究性阅读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指引下,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完全开放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通过自身需要来确定阅读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主开展阅读学习,并积极将掌握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既改变了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尴尬情况,又可以形成一种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问题的全新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做法
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相比,探究式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问题自身具备意识,接受式学习主要注重接受、吸收与积累,而探究性学习则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将问题意识变为自身意识,并从自身意识出发解决问题。注重实践能力,接受式学习常常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优秀句子进行抄写,背诵固有的答案模式,而探究性学习则要求将语文能力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加以培养。要求具备开放式视野,接受式学习往往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答案,而探究式则要求培养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因此合理利用好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将起到良好的拓展性作用。
一、深入挖掘教材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强制学生进行阅读行为,这样强迫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答题信息,但是对培养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起不到很大帮助。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自主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探究求知性,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探究兴趣。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材料兴趣的培养很难从他们自身产生,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充分挖掘出阅读材料的趣味内容,让学生在培养自身阅读兴趣的同时,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各式各樣的阅读形式,让学生持久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小木偶的故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相关的内容,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并积极为他们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将《匹诺曹》等课外童话读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内学习过程中,也会对课外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剧场的编排,进一步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积累产生积极性。
二、创建良好的问题情景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问题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核心力,因此想让阅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掘问题,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通过问题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当的问题情景模式,引导学生转动思维,努力探究,积极回答问题,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
在进行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兴趣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设计一些有阶段性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由浅至深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珍珠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提出:“珍珠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小鸟”“珍珠鸟怕人,但是为何会跟笔者如此亲近”等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并有效地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围绕主题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扩展自身的阅读思维,并在最终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再创造。
三、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身见解,在争论中学习知识
在进行同一篇材料的阅读时,不同的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多种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阅读不同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争论,并将自身的独特独想法简洁地表达出来,只有在这种争论中,学生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进而积极探究。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不会叫的狗》中,让学生对文中小狗究竟学了多少种叫声进行探讨,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教师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让学生根据争论将阅读材料进行反复的阅读与思考,依次交流自身的看法,直到获得正确结论。
探究性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所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探究性阅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能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婧.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00-101.
[2]马毓海.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07.
[3]张艳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3-84.
[4]董爱霞.浅谈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7(6):130-131.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