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I基因对云南省勐海县叮咬人的蚋进行种类鉴定
2020-12-18孟锦昕吉明胜何于雯李楠王静林
孟锦昕,吉明胜,何于雯,李楠,王静林*
(1.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2.勐腊县勐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勐腊 666309)
蚋属于昆虫纲,双翅目(Diptera),蚋科(Simuliidae),是医学昆虫中的重要类群[1]。蚋对人类、畜禽、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等进行骚扰性吸血,并传播多种疾病。人被叮咬后出现红斑、水泡等,严重的可引发皮疹和过敏反应,并发过敏性哮喘和“蚋热病”,可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病,如盘尾丝虫病(河盲症)、欧氏曼森线虫病和禽鸟住白虫病等[2]。
我国常有蚋类昆虫叮咬人的事件报道,2004年,某海训部队遭到蚋的大量侵袭,引起战士皮炎,出疹率高达96.9%,发烧占3.0%[3];2011年,登封市东华镇刘庄村70%~90%的村民遭受蚋虫叮咬,部分出现发热症状,大部分村民在2周左右痊愈,个别村民症状持续数月[4];2019年,云南省中老越三国交界处蚋叮咬人并引发皮炎[5]。2019年8月,在云南省勐海县采集吸血昆虫时,采集人员被黑色昆虫叮咬引起皮炎,为了明确该地区叮咬人吸血昆虫种类,在当地采集吸血昆虫,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2019年8月21日8:30—8:45,在云南省勐海县勐宋乡曼烈村(北纬22°31′,东经100°29′,海拔1262m),采用人诱法捕捉吸血昆虫。将采集到的昆虫放入75%的乙醇中,4℃保存,带到实验室。
1.2 标本处理及形态学鉴定
在体视显微镜(OLYMPUS,SZ2-ILST)下切下昆虫翅膀,虫体放入含1%蛋白酶K的组织消化液中,56℃消化过夜[6],消化液用于昆虫基因组DNA提取;虫体分别经过10% KOH透明,50%~100%乙醇脱水处理,压片,在光学显微镜(OLYMPUS,CX31)下观察昆虫形态特征,参照《中国蚋科昆虫》进行形态学鉴定。
1.3 蚋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上述消化液用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昆虫基因组DNA,取2μL DNA为模板用COI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7],电泳,阳性PCR产物送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测序部)测序。
1.4 序列分析
获得核苷酸序列首先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在GenBank中下载16条蚋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使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用MEGA 6.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NJ法,bootstrap值为1000)和遗传距离分析。
2 结果
2.1 蚋形态学鉴定
15min内共采集到叮咬人的昆虫9只,编号为MH-1至MH-9,昆虫体形似蝇,虫体长约3~4mm,呈黑色(图1A);额宽,复眼,口器厚而短,两条触须(图1B);触角10节,成对排列(图1C);翅透明,前缘脉具毛和刺,径分脉(Rs)末段不分叉(图1D、E);中胸盾片棕黑色,呈拱形,盖以黄色柔毛,无黑纵条(图1F);爪较长,无基齿(图1G、H);腹部生殖板较宽,呈长方形,有受精囊,近似球形(图1I);具有三叉头状的生殖叉突,两臂短、末端膨大(图1J)。
A B C
D E
F G H
I J
2.2 COI基因序列分析
测序拼接获得编号为MH-1至MH-9的9只蚋的COI基因序列462bp,在COI形成的数据矩阵中,所有样本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20。MH-1至MH-9的遗传距离在0.000~0.010,与参考序列S.nodosum的遗传距离在0.000~0.027;与参考序列S.undecimum(MH557844)相比距离均最远,在0.228~0.241(表1)。蚋COI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9只蚋与S.nodosum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且与S.nodosum(KP661445)遗传距离最近(图2)。
图2 云南省勐海县采集蚋COI基因核苷酸序列(462 bp)系统进化树
3 讨论
云南省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种类丰富,吸血昆虫种类多、密度大,经常有昆虫叮咬人引起皮炎的事件发生,且夏秋两季人或动物存在不明原因的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加强吸血昆虫种类调查及携带病原的研究。
本研究2019年8月21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勐宋乡曼烈村采集的9只昆虫与在云南省江城县采集的S.nodosum形态学特征相似[5],虫体黑色,爪无基齿,径分脉不分叉,触角10节,生殖叉突为三叉头状,这些形态学特征提示,本次采集的蚋可能是S.nodosum。
《世界蚋类名录》记载全世界已知的蚋有2300余种[8],陈汉彬报道我国已发现的蚋有333种[9],之后仍不断有蚋类新种类被报道[6,10]。巨大的种类数量及高度的形态学相似性[11],使得从形态学上鉴定蚋的种类变得极为困难。Hebert在2003年提出了DNA Bar-codes技术,即DNA条形码技术[12],该技术以功能结构最为保守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COI)作为“条形码”,已广泛应用于双翅目昆虫的分类研究。何艳霞等已证实COI基因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且COI基因鉴定法能较好的反映蚋亚属的种间关系[13]。本研究采用COI作为分子靶标对勐海县采集的9只吸血昆虫进行了分子鉴定,9只蚋与S.nodosum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与S.nodosum的遗传距离最小(0.000~0.027),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7%),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了本次采集的9只蚋均为S.nodo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