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运用多通道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2020-12-18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中心幼儿园郑红

家长 2020年33期
关键词:系鞋带生活习惯图标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中心幼儿园 郑红

农村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对3~6岁农村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进行多通道的引导,同时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卫生习惯、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几大方面。创设轻松温馨的教育生活环境,针对农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以及个体差异,遵循循序渐进、直观性和反复性原则,巧妙地运用多通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将各种生活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一、形成幼儿生活习惯指标规范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

(一)形成幼儿生活习惯指标规范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首先要在了解目前农村幼儿生活习惯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解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科学的指导性信息资料,针对本地区农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地区差异,制定出适合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幼儿生活习惯指标规范。根据3~6 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规律,详细列出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应达到的标准,包括晨间接待、晨间锻炼、点心、教育活动、区域游戏、进餐、午睡、户外活动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提出相应的要求,为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提供循环指导服务。从小、中、大班的生活指标规范上来看,在相同的环节上会有纵向要求的发展,体现了循序渐进和层层递进的原则。

(二)运用幼儿生活常规儿歌集锦

形象的儿歌、巧妙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深受幼儿的喜欢。将生活习惯的内容灵活地融入简短有趣的儿歌中,结合相应的儿歌图标,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进行动作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在进餐前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儿歌《洗手歌》在这时就表现出了儿歌独特的魅力:“小朋友,来洗手,先用清水冲一冲,再用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轻轻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儿歌内容清晰简单,结合相应的洗手步骤图标,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洗手。当大班的小朋友在学系鞋带时,我们设计了儿歌:“小鞋花,手中拿,一左一右先交叉。一根弯腰钻过门,两手拉住系紧它。折成两只小耳朵,再交叉来钻下门,开出一朵蝴蝶花。”让幼儿在轻松的生活游戏中学会了系鞋带。

二、抓住一日生活环节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正所谓“幼儿园里无小事,处处显示大教育”,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皆是对幼儿实施良好生活教育的契机,是教师对幼儿实施良好生活习惯教育的关键时期。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为幼儿提供了感知、模仿、实践和不断改正自身生活习惯的各种机会。

(一)利用环境,无声引导

从幼儿入园时第一眼开始,就应该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都成为会说话的墙壁,可以在主题墙、午睡室、盥洗室、游戏区等地方出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步骤图和图标,让环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小班盥洗室的墙壁上粘贴喝水、擦嘴等生活习惯的图标,幼儿就能对照图标上的步骤完成相应的环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抓住时机,随机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互动中包含了入园、晨间活动、进餐、盥洗、午睡、游戏等环节,在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常规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一日环节中隐藏的教育契机,展开随机的生活常规教育。而在随机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以故事引导、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采用正面引导的教育模式,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在游戏后不能主动收拾玩具,可以在游戏结束的评价环节创设“玩具宝宝要回家”的故事情节,通过“玩具宝宝要回家”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萌发主动收拾、整理玩具的欲望,同时树立典型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幼儿,并且一定要给幼儿及时肯定的表扬,这样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游戏,学习体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游戏的环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事半功倍。幼儿喜欢游戏,可以将枯燥的生活习惯内容融入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给娃娃喂饭,幼儿学会了使用勺子;给布娃娃穿衣服,幼儿学会了解纽扣、扣纽扣。有趣的角色游戏和生活游戏,既让幼儿得到了生活技能的训练,又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三、以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抓手

(一)以健康领域为主、其他领域为辅的集体教学活动为深化点

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材要围绕幼儿的生活习惯为主题,经过三研三思等锤炼过程,形成了如《鬼鬼盯着你》《洗小手》《小兔妞妞》等一系列的《生活习惯教育活动方案集锦》。需要提出的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灵活运用多种语言,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良好生活习惯的要求。在《小兔妞妞》这节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适时的讲解、示范,结合《系鞋带》儿歌和相应的儿歌图标让幼儿了解了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利用“给妈妈系丝带”“系鞋带”“给娃娃系腰带”“给小兔妞妞系蝴蝶结”等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系鞋带。

(二)将文学作品巧妙地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

童话故事、儿歌、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大胆尝试,将这些多元化的文学作品融入生活习惯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文学魅力。在《鬼鬼盯着你》这节集体教学活动中就融入了绘本童话故事,通过小主人因为挑食将不爱吃的食物全喂给鬼鬼,让鬼鬼从一只小宠物变成了一只要吃小主人的大怪兽,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明白了挑食的坏处,从而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保障

(一)家园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保持一致性

经常发现这种情况,周二至周五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很有成效,可是往往过完了假期之后,幼儿的生活常规就会发生一个大逆转。这是因为在假期中家长没有和教师保持一致的教育要求,从而导致幼儿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反复训练的时候产生了后退的局面。为了达到家园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可以对家长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相关方面的育儿知识的宣传,同时以图文并茂的《幼儿生活习惯培养之家长手册》为引导,帮助家长了解掌握正确的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在家中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制定家庭生活规则等。

(二)家园沟通方式多样合理

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家园共育方面,可以采取“宣传”和“请进来”两大方式。“宣传”就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班级群等网络平台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幼儿园近期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提出家长配合的要求,给予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让家长能和教师保持在教育要求的同步状态。“请进来”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后,家长会有一些教育经验和困惑,可以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利用“家长访谈”“家长沙龙”“好书共享”等活动,让家长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家长、幼儿朝着明确的目标,采用合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家园共育,持之以恒,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相信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伴随幼儿的一生,健康快乐发展。

猜你喜欢

系鞋带生活习惯图标
系鞋带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中国风图标设计
系鞋带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新款赤足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