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

2020-12-18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八岭小学杨发奎

家长 2020年33期
关键词:做题题目知识点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八岭小学 杨发奎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大力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在不停地做出改变。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教学到对各种图形的介绍,再到高年级的数学运用题,学习的困难程度不断加深,既是由简单的基础知识进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开发学生大脑的过程。但是,过渡过程中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的思维到底该如何转换与拓展,心理上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做题时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等,都还需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关。下面,就我的观点对这一内容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师生共同探讨。

一、读懂题目内容,抓住考点

在小学高年级,为了与学生的大脑发育相匹配,数学的题目难度和深度会不断提升,题型也会更加多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难以读懂题目,不知道题目具体要表达什么。总的来说,就是无法通过文字内容折射出其背后的数学问题,找到其中的数学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学生也会不知不觉掉入题目陷阱,抓不住关键点,知识理解不透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知识点尽可能地讲透彻、讲明白,抛弃无趣、生硬的课堂,用有趣的方法将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同时,做好学习内容的归纳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他们在做题时能够迅速调动脑袋中的知识,产生联想。

比如,在面对“在一条全长两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 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这个问题时,学生要迅速与脑袋中的知识产生联想,及时反应过来这是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七章数学广角讲授的一类关于生活实际中间断的问题,想起这类问题最关键的是关于总路程两端的路灯等物品的处理,明白这类题目解答的方法是两端都要有,便要在间断数目上加一,才是正确解答。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一点,那他们极有可能用两千除以五十得到的答案作为本题的最终结果,落入出题教师的圈套中。同样的,如果教师在当初教授时没有为学生理清思路、讲明易错点,学生仍有可能无法正确解答这一问题。

二、发散学生思维,一题多解

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许多题目的方法都不止一种,许多同类型的题目也可以继续划分为不同解法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切入点去解答,去诠释。这种将单一的思维模式变为多维思考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教师也不能直白了当地将题目的答案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只会让学生懒得思考,习惯性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自然也无法记到脑子里,下次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依旧无法做到运用多种方法解答。教师要做的,就是简简单单地提示,帮助学生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联想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或与之相似的题目,可以不必一次就答对到点子上。

同时,当遇上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即无法通过简单地圈画关键词引导学生联想到问题背后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立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思考问题,会降低思考的难度。

总的来说,这种让学生主动产生联想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层面、思考程度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也增加了尝试的过程,对各个知识点内容的掌握也更进一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三、增大练习强度,规范答题

很多情况下,课上掌握的知识点再牢固,当学生自己在考试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他还是不会回答,找不到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这是因为知识的把握和实际的运用还是有差距的,是因为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是绝对无法做到知识点与题目训练完美兼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在课堂学习之后去做一定的训练,学会在实际的题目中熟悉知识、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师也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给学生定一个时间限制,督促他们及时、高效地完成作业,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但也要要求学生不能一味地追求写作业的速度,更要注重作业完成的质量,不能因为时间问题就匆匆忙忙地为了交作业而做题,应该学会用平静的心态去分析题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在做作业还是考试,这样都可大幅降低一些答题的要领、答题应有的规范在匆忙中被遗漏的概率,学生的总体水平也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比如,教完六年级下册第三章“分数除法”后,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应立即根据课上讲过的内容布置一些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或者在数学自习的时间,以小测验的方式定时定量地布置给学生,帮助他们回忆和巩固知识点,进一步理解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在日常学习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课堂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将知识点讲透彻、讲明白,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从而读懂题目,发现题目中隐含的数学关系,将实际的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联想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既实现一题多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完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引发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探索。最后,教师也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训练量,帮助他们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这样,学生在真正解决问题时,才能凭借对题目关键词和知识点的敏感度,尽可能迅速地联想到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做到有方法可循。

猜你喜欢

做题题目知识点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