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菊研究进展与栽培管理
2020-12-18孙蕾倩孙忠奎王江勇陶吉寒
乔 谦,王 雪,孙蕾倩,孙忠奎,王江勇,陶吉寒*
(1.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271000;2. 泰安时代园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271000; 3.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据古典记载,中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达2500年之久。菊花适应性强、类型多样、品种丰富,千年的发展进程使其成为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一种传统名花[1-5]。菊花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多功能植物[6-7];战国时期屈原就在《离骚》中写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朝饮露水,夕食秋菊,将菊花作为一种餐桌食物。菊花还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据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且被列为上品[5]。除了药用和食用,菊花还可作茶用,菊花茶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饮用价值的保健饮品,其色、香、味、形俱佳,饮之可清心解暑、除烦明目、润喉生津[6-8]。
菊花茶饮起源于唐朝,在龙井、普洱等传统茶饮中添加菊花从而制作菊花茶,具有清心、降火、润喉的功效,至清朝,菊花茶已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成为大众的日常凉饮[5]。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菊花茶清淳甘美、色形俱佳,越来越成为大众追捧的茶饮类型。已有研究证实茶菊中含有的黄酮、绿原酸、茶多酚等化学成分,具有强身、消炎、降压之效,因此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茶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6]。本文就茶菊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从茶菊的分类、功效、育种现状着手,并总结主要茶菊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针对茶菊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茶菊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1 茶菊的分类与功效
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贡菊、杭菊、滁菊、毫菊为中国四大药用菊花,也是市面上主要的茶用菊品种。茶菊多产于南方地区,主要产自浙江、安徽等地,市面上以杭白菊、黄山贡菊最为常见。近年来,北方地区也不断推广种植茶菊,其中北京地区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育出多种地被茶菊品种,并已在北方多地推广种植。浙江杭白菊、安徽黄山贡菊和北京茶菊现已成为国内茶菊的三大代表[9-10],本文将以这3 种主要茶菊的产地、类型、品质、功效等方面进行概述。
1.1 浙江杭白菊
杭白菊主产浙江桐乡市,有着300 多年的种植历史,桐乡市也被誉为“中国杭白菊之乡”。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断改进的生产加工工艺,杭白菊在色、香、味、形等多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地方同类商品菊,古时曾为贡品[11]。桐乡市附近的嘉兴、湖州、海宁等地也有种植杭白菊,但种植数量和面积都不及桐乡[9]。杭白菊最开始是作为茶用菊花来种植的,后逐步发展为一种茶药兼用的优良品种。据《补农书》中记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每地棱头中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寒苦,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杭白菊色、香、味、形俱佳,适合茶饮;观之花形秀美,花色纯白,闻之气清香,沁人肺腑;冲水饮之味甘甜,回味醇香,视之花瓣舒展,花形完整,姿态轻盈[6]。
杭白菊目前的主打品种为小白菊和大白菊[6]。小白菊和大白菊各有优缺点,小白菊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强,分枝性好,栽培容易,但是易倒伏,生长周期长;大白菊适应性不如小白菊,抗逆性稍差,易感病,但不易倒伏,生长周期较小白菊短。2 个品种分别加工后做茶饮,以小白菊的香味、口感等品质更优。
1.2 安徽黄山贡菊
贡菊主产地为安徽省,以黄山一带尤盛,产地在所有药用及茶用菊花中位置处于最南部,且海拔最高,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黄山贡菊生长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是药用和茶用之佳品,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 、“民族瑰宝”,列全国四大名菊(贡菊、杭菊、滁菊、亳菊)之首。黄山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作为观赏菊引进,到清光绪年间,因其对治疗紫禁城里流传的红眼病卓有成效而名声大噪,此后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6]。
黄山贡菊花形完好整齐,色白,蒂绿,叶底清白剔透,柔嫩多汁,汤底清澈澄明,微微淡黄,颜色喜人,香气淡雅自然,口感细腻润滑,是最适合茶饮的品种。临床应用证明,黄山贡菊做茶饮对口干、火旺、目涩有显著疗效,热饮后,全身发汗感到轻松,是医治感冒的良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12]。
1.3 北京茶菊
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与浙江、安徽相比更加适宜茶用菊花的生长,具有昼夜温差大,花期降雨少,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等有益条件[9]。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近年来北京茶用菊花逐步发展起来。自1961年起,陈俊愉院士以早菊、小红菊、甘野菊等为亲本杂交选育出小型菊花品种群--地被菊[13],后续研究表明地被菊中的部分品种在产量、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与杭白菊等传统茶菊的含量基本相似,并从中选育出了 ‘乳荷’、‘银杯’、‘玉人面’、‘玉龙’、‘白龙’ 五个茶用菊花品种,其中 ‘玉人面’、‘乳荷’的总黄酮、挥发油含量均高于杭白菊[14]。目前,‘玉人面’、‘玉龙’、‘乳荷’ 已经在北京京郊进行推广种植,且有小范围的市场推广。京郊延庆县成功引种茶用菊花‘玉人面’和‘玉龙’品种,茶菊产业逐步做强做大,盛花期的地被茶菊即可精制成茶菊,面向市场推广销售,也可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休闲等旅游活动,游购赏于一体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15]。
2 茶菊的选育现状
文献资料表明茶用菊花新品种的培育主要还是以引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芽变选种、诱变育种等传统方法为主,其中实生选种与杂交育种是茶菊选育最为常用且有效的办法[13,16-17]。
2.1 引种
引种即把外地的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突破原来的自然生长区域引进到新地区种植,经过人工培养使之适应新的生长发育环境[18]。引种是一种简便易行、见效快的育种手段,是茶菊新品种选育中常用的最为节省人力物力的方法[19]。如许昌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3年分别从江西婺源、河南开封两地共引进7 个茶菊品种进行试验栽培,从中筛选出3 个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茶菊品种,分别是‘金丝黄菊’、‘贡黄菊’、‘江西皇菊’,并已规模化发展应用[20]。
2.2 实生选种
自然界存在着丰富的天然变异,野生种与栽培种均会产生一定的群体差异与株间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带给了我们筛选优质品种的原始材料,从实生繁殖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称之为实生选择育种,简称实生选种。实生选种是获得新品种的一个重要手段,操作简单,容易获得目标性状之外的优秀植株,也是品种选育初期最为常用、最基础的选育手段。1991年至1996年期间,陈俊愉教授选育出的‘玉人面’、‘乳荷’、‘白龙’、‘玉龙’等茶用品种多以实生选种与远缘杂交的方式获得[9,21-22]。
2.3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菊花新品种培育的最主要手段,分自然授粉育种和人工杂交育种。菊花属于天然异花授粉植物,自交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9],常有种间杂交现象发生,因此自然授粉是获得菊花新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可在大量播种后代中选出性状优良的单株[23-24]。相比人工杂交育种,自然授粉比较原始、简单,预见性差,很难选育出理想的、符合人们需求的新品种。人工杂交育种可按照育种需求选择亲本,控制亲本性状,再通过配置杂交组合,获得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都优于亲本的杂交后代,一般4-5 a 就可以育成性状稳定的无性系。2011年至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以菊花品种‘粉翎’(父本)和‘中农红袖’(母本)为亲本,采用常规杂交方法,选育出适合庭院美化且可作茶用的粉色茶用菊花品种‘中华夏妆’,该品种株型高大,长势健壮,综合抗逆性较强,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且其花形优美,花瓣清甜,适宜食用或茶用,还是一种兼具有观赏与经济价值的菊花资源[25]。
2.4 芽变选种
菊花在自然栽培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芽变,且芽变频率比较高,芽变发生的部位可在植株的个别枝上或某一枝段或某个脚芽[9]。新育成的品种由于性状分离或新引进品种由于环境变化而较易产生芽变现象。一旦发现优良的芽变应及时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将变异的性状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新的品系[26]。芽变选种也是一种可以简单有效的获得茶用菊花新品种的育种技术。如浙江省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浙江中信药用植物种业有限公司,在早小洋菊的优良芽变株系中选育出了药食兼用新品种杭白菊1 号、金菊菊2 号[27]。
2.5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人为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诱导菊花的遗传性发生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28]。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高,后代性状稳定,育种年限短等优点,因而人们采用诱变育种以期获得茶用菊花新品种。常用的诱变育种主要有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两种方式。物理诱变主要指辐射诱变,常用60 Co-γ 射线进行照射。通过对茶菊植株或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使其发生不定项变异,从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新品种。化学诱变育种是指用化学诱变剂处理植物的种子、幼苗、愈伤组织等组织器官,如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EMS)、亚硝基乙基脲(NEH)、乙烯亚胺(EI)、5-溴尿嘧啶(BU)、叠氮化钠(NaN3) 等,使植物在遗传物质上产生变异,从而创造出新的种质,并通过多世代选择,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后代的育种方法。化学诱变对于供体损伤较少,诱变频率较低,但是有利突变较多,也可以用来进行抗性突变种质筛选,产生新的抗性基因类型[22]。
3 茶菊的栽培管理
以杭白菊、黄山贡菊和北京地被茶菊为例,对茶菊主要栽培管理进行简要的说明。
3.1 杭白菊
选地、整地 杭白菊主要是做茶用,为了保证茶菊的品质,所以在选栽植地时要远离污染源和交通主干道,并且选择土层较为深厚、排灌较为方便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杭白菊主要在春季进行栽植,土壤解冻后即可耕耙地,平整园地,施足底肥,清除除草。
育苗 育苗有扦插法育苗和分株法育苗两种方式,后者是目前大面积栽培杭白菊的常用方法。扦插苗同常规菊花扦插方法,3月下旬-4月中旬扦插,插后20 d 左右生根成活,一个月后有2~3 片新叶生出时即可大田移植;利用分株法育苗要在茶菊秋冬采收后,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栽植在土壤肥沃但没有种植过茶菊的圃地里,并进行覆盖保暖越冬。翌年春,根芽萌发后,扒开保温层,根据墒情浇水,使其快速生长。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苗高15~20 cm 时,选阴天将幼苗带根全株挖出,按新苗分株,适当剪除老根及部分枝叶,即成为新的菊花种苗,每667 m2母株可产1 hm2种苗。
栽植 杭白菊定植时间以苗高15~20 cm 时为标准进行移栽[38]。分株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随挖随栽;扦插苗于5 至6月上旬,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对长出2~3 片新叶的扦插苗进行带土移栽;栽植方式可为畦面穴栽或开定植沟栽植,同时浇足水。幼苗成活后,偏干的土壤对培育健壮的杭白菊更有利,所以雨天要及时进行排水防涝。
压条和摘心(打顶) 杭白菊的压条分2 次进行,第1 次在移栽后30 d 左右,第2 次在新生侧枝长到20 cm 时。在第2 次压条后,新梢长到10~15 cm 时,开始进行摘心,每隔10-15 d 进行1 次,连续摘心3~4 次,促进分枝形成。压条和摘心可抗倒伏、促进枝条间的生长平衡,增大冠幅,促丰产,增加有效苗数。
施肥 大田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多施蕾肥[29-30]。
3.2 黄山贡菊
选地、整地 黄山贡菊园地需选择以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性能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宜,忌盐碱地、低洼地、连作等。贡菊属短日照植物,喜光,在挑选园地时要注意园地接受阳光时长,以每日7-9 h 为宜,阳光照射过多、过少均会影响贡菊生长与开花现蕾。选好园地后,要进行20~30 cm 的深翻,将土壤进行平整,以保证贡菊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并预留排灌水沟位置。
栽植及水肥管理 贡菊一般在4月初至5月初进行栽植,栽植密度约5 万株/hm2,栽植时遵循原则:穴大根舒,不窝根不吊空,扶正打实。贡菊生长期内水肥管理很重要,菊苗缓苗后,松土控制水肥,使根向下生长。菊苗根系生长消耗大量的养分,需及时补充肥力,一般在栽植时、打顶时、花蕾形成时追施复合肥。
打顶 为了促进主干生长粗壮,防止植株过高而倒伏,在贡菊生育期内需打顶2~3 次,一般选择晴天进行打顶。
病虫害防治 黄山贡菊是易感染病虫害的品种,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叶枯病、白绢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蚂蚁、卷叶虫等。在对贡菊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利用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并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以保证贡菊的品质。如使用化学农药要在采摘期前15 d停止施药,确保无农药残留,保障黄山贡菊的优良品质[31-34]。
3.3 北京茶菊
选地、整地 北京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PH5.5-7)的砂质土壤为宜,要求排灌方便,为防止水涝灾害,多起垄栽培。
育苗 北京地被茶菊育苗也是利用扦插法育苗和分株法育苗两种方法。但实践证明,北方茶菊栽培更适合采用扦插育苗,与分株育苗相比具有周期短、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
定植 在定植前要施足底肥,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平整、浇水。种植茶菊苗时,要做好人工计划,选择无风天气,以20 cm 的株距进行种植,要保证在2~3 h 内,将移出的种苗种植到圃地里,并及时做好浇水、遮阴等工作,随栽随喷,防止水分流失,发生萎蔫。
摘心 摘心是获得较高花产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手段,根据尚嘉琪等[3]的研究,对‘乳荷’ 进行2 次摘心获得的产量效益高于不摘心、1次和3 次摘心。目前,依据种苗类型、栽植时间不同,适宜摘心的时间及次数也不同,扦插苗需2 次,第1 次在栽前,苗高约15 cm 摘心,第2 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株苗需3 次,分别在栽后20 d,6月中旬,7月上旬; 若移植时间过晚可减少摘心次数或不摘心。
浇水 在菊花苗种植之后,要对菊花苗浇3 次水,前3 次浇水对菊花苗的成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浇水的间隔时间在7~10 d 左右,第2 次和第3次浇水,必须要浇透。3 次浇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安排浇水即可,一般从地表向下干至2~3 cm 时就要浇水。
施肥 6月下旬至8月中旬,需要对地被菊进行追肥。追肥次数根据菊花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追肥4~5 次。每次施肥之后要马上浇透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35-38]。
4 茶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育种问题
我国茶用菊花年产量达7000 t 以上,但由于人力不足、规模小、品种杂等原因,导致茶用菊花育种力量十分薄弱[9]。目前我国的茶用菊花生产地主要是华南、华东地区,在华北地区栽培较少,虽然陈俊愉教授已选育出‘玉面人’、‘乳荷’、‘玉龙’等部分较为适应北方地区生长的地被茶菊品种,但由于花期较晚,北方茶菊栽培易遭受早霜危害,影响茶菊品质,具有地域局限性[21]。
4.1.1 花期育种
我国大部分茶菊都是在晚秋开放、采摘,花期晚容易容易遭到早霜危害,虽然可以利用栽培措施调整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花期调控,但耗费人力物力,成本大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选育出早花、高产的新品种,促进丰产丰收,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为茶菊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1.2 抗性育种
浙江杭白菊、黄山贡菊等茶用菊花都易倒伏,需要通过压条、摘心等处理来辅助栽培。黄山贡菊容易遭受病虫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残留会影响其品质与销售,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茶菊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要以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倒伏等特性为育种目标,选育便于栽培管理的品种,从而节省成本,扩大种植范围,提升经济收益。
4.2 缺少统一的标准
4.2.1 缺少统一的命名标准
据报道浙江桐乡产的杭菊有早小洋菊、迟小洋菊、异种大白菊、大洋菊、香溢、金菊1 号、金菊2号、金菊3 号和金菊4 号[39],另外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黄等。这些菊花名称存在着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缺少一个统一的命名规则[9]。
4.2.2 建立茶菊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越来越重视,茶菊市场需求量随之增大。但随着市面上茶菊品种越来越丰富,茶菊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规范茶菊品质,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9]。
建议可以下2 个方面对茶菊进行评价:
一是外观品质,包括花形是否完整饱满,花瓣是否多而紧密,颜色是否纯净喜人,汤底是否澄澈透亮,气味是否淡雅怡人等方面,从品茶的角度来对茶菊品种进行品鉴,评价其外观品质。
二是营养品质,菊花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评价茶菊营养品质时,大多借鉴《中国药典》中对药菊的评价方法,以菊花干品中总黄酮、绿原酸两个指标为标准[15]。但研究表明菊花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治疗肿瘤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而且仅以药用成分作为茶菊的品质评价标准,对茶菊的选育种及营养品鉴来说并不全面。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菊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推广种植,并作为饮品出售,是因为其口感、成分中有着独特的风味。所以,在对茶菊营养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还可增加可溶性蛋白和总糖作为评价指标。以总黄酮、绿原酸、茶多酚、可溶性蛋白和总糖五种成分作为茶菊的营养品质评价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优质茶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