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
2020-12-18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作物站王杰甘林叶马方芳张善华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作物站 王杰 甘林叶 马方芳 张善华
遂昌县是丽水市中药材生产主产区,中药材产业是遂昌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近年,遂昌县积极开展中药材产业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并推进“药—稻”轮作等高效栽培模式。遂昌县农业农村局从2010 年起开展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遂昌县垵口乡桂洋村和云峰社后村创建了2 hm2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该栽培模式示范基地每667 m2生产西红花干花丝550 g,新增西红花球茎250 kg,每667 m2产值约3 万元;水稻每667 m2产量600 kg,每667 m2产值2000 元。合计每667 m2产值3.2 万元,净收入2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还可克服中药材连作障碍,提高土地产出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遂昌县“药—稻”轮作重点推广的模式之一。
一、茬口安排
西红花11 月中旬移植大田种植球茎,田间过冬,翌年5 月上中旬收获球茎,球茎按大小分级后移至室内上架管理,10 月中下旬开花收获花丝;单季稻在5月下旬播种,6 月中旬移栽,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成熟收割。
二、西红花栽培技术要点
(一)露地越冬繁殖球茎技术
1.施足基肥,及时耕翻土壤。西红花属须根浅根作物,喜肥,忌涝渍,要求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栽种前15~20 d 深翻土壤,起沟作畦,畦宽1.25 m,沟宽0.3 m、沟深0.3 m。整地时每667 m2施有机肥1000~1500 kg,45%施复合肥50 kg。
2.合理密植,控制播种深度。种植密度和深度与球茎个体大小相关,一般鲜球茎每667 m2用种量500~650 kg。深度一般为球茎自身高度的3 倍,40 g 以上大球茎为球茎高度的4 倍,并根据不同情况相应调节。
3.分期追肥,叶面喷肥。在露地越冬繁殖阶段,追肥用量和时间视土壤肥力和田间生长规律而定。根外施肥应达到促根、长叶、保绿,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子球茎质量等措施。追肥一般2~3 次,第1 次翌年1 月上旬,第2 次在2 月中下旬,每667 m2追施稀薄人粪尿1000~1200 kg,第3 次在3 月中下旬进行,每667 m2施过磷酸钙30~50 kg,氯化钾10~15 kg。
4.适时收获。5 月上中旬,西红花叶片完全枯萎后,选择晴天及时收获,并将球茎按质量大小分级装匾上架。
(二)室内无土栽培技术
1.分级上架。6 月上旬球茎按颗质量10~15 g、15~25 g、25~35 g、35 g 以上4 级分盘上架,球茎顶端向上,个体间排列紧凑不留空隙。架高4~5 层,每层相隔40~50 cm,底层离地面30 cm。
2.调控室内光、温度、湿度。6—11 月室内温度由低—高—低的变化,球茎由叶芽分化—化芽分化—花器官形成—开花等生育过程。一般以人工调节为主,采用窗挂草席,白天关闭门窗,夜间开窗通风降温,水泥地板洒水等措施。要特别注意控制室内温湿度,开花期间,室内最适温度一般控制在15~18 ℃,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3.留好顶芽,剥除侧芽。球茎有顶芽1~3 只,萌发后能开花,其花柱上开花数量多。侧芽7~14 只,萌发在顶芽之后,不能开花,仅消耗球茎体内养分,留好顶芽,剥除侧芽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4.采花及加工。室内球茎在10 月底始花,11 月中旬终花,花期约15 d。当花瓣半开时柱头外露伸出花瓣下垂,此时,将花朵采下取花柱红色部分(不带黄色、白色),摘下鲜红色花柱随即烘干,烘干标准以花柱弯曲能折断为度,烘干率一般为鲜质量的18%~20%。取出即成为商品西红花药材,及时用塑料袋封存,在避光条件下储藏或出售。
三、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遂昌县主栽水稻品种主要有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
(二)适时播种
4 月底到5 月初播种,秧龄控制在25~30 d,秧苗处于5~6 叶期插秧。
(三)合理密植
根据中浙优8 号分蘖力中等、植株挺拔、穗大粒多、较耐肥等特点,一般移栽密度为26 cm×27 cm,每667 m2插1 万穴左右。插植密度,壮苗穴插1 本,弱苗穴插2 本,力争有效穗在15 万左右/667 m2。
(四)肥水管理
施肥遵循足基肥、早追肥,配合增施磷钾肥的原则。基肥每667 m2施水稻专用肥35~40 kg;分蘖期每667 m2施尿素5~10 kg;后期根据田间长势再决定补施肥料,同时,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温光资源利用率,在发展经济作物的同时,又不耽误粮食生产,实现“一亩地,千斤粮,万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