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课程的美育实施途径
2020-12-18杜巍巍
杜巍巍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美育的重要性很大。审美教育是指对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爱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提高审美素质。虽然如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大部分课程都与美育密切相关,能通过美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但美育仍然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最薄弱环节。美育要从小抓起,打牢基础。因此值得小学教育密切关注。
一、小学美育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美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教育工作者对美育及其地位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理论上讲,有必要深化对美育的认识。在实践中,美育方法也有待创新。因此本文针对小学美育的发展,就当下小学美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成因提出看法。
(一)美育资源不足或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各个学校的美育资源大都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容易造成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够,相应地,美育资源也就匮乏,学生受教的不平衡因素导致审美素养与水平不均衡。而且即便许多小学设都有特殊的美育设施,如图书馆、舞蹈室、美术馆和钢琴室等,但是一方面,课程安排往往向传统学科倾斜,使美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美育教学设备昂贵,一旦损坏就无法及时修复或更换,使得美育课程难以进行,因此导致了美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连带影响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美育课程缺乏创新性,内容不够深刻丰富
尽管我国对美育极其重视,也在逐步加大对美育教学的资源投入,但是小学对美育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学校对美育课程缺乏重视。美育课程涵盖的内容不仅宽泛而且内容也很有深意,然而大多数小学美育教育的力度不够,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学生从中学到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艺术审美水平的提升。个别小学校觉得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或者认为美育只不过就是培养孩子音乐、舞蹈、美术等的艺术技能,没有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也没有从更高的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解美育的意义,造成了美育的开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美育课程形同虚设,浪费资源。
(三)美育师资缺乏,力量薄弱
目前多数小学美育教师的选拔是从本学校中非专业教师中选拔的,而未通过系统选拔和资格认证录用专业的美育教师。大多数教师缺乏美育的资质和经验,因此美育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没有美育教师导致美育教学难以开展。美育师资的缺乏使得美育教学表面化、形式化,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和良好的美育学习环境,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果。小学美育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职责。老师的教育水平与审美能力直接影响着美育课程的推进,特别是民族审美教育与国际接轨时能不能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特色在美育教育中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美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能力。因此大力培养美育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四)学校对美育认识不充分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国家长总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学校把大部分的教学资源投入到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等传统科目中,忽略了音乐、美术、德育等所谓辅修课程的教学,使美育课程在教学体系中一直都处在边缘地位,学校甚至还会压缩美育教学时间用来补充传统学科的学习,对美育教学分配的资源很少,教学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教师聘用,也是以考试科目教师为主。在美育需求方面,部分学生学习艺术是为了升学,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以上原因造成了美育教学发展停滞不前。
(五)美育对学生本身的现实意义未受到重视
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美育的基本原理,而且对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使美学理论不能被生动地诠释,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美育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不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艺术并不能简单地用价值观去定义,因为它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有人说,艺术是用来点缀生活的;有人说,艺术是用来消遣时光的。也许正是这样,艺术就像是一抹阳光照进了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国提出美育概念的第一人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大声疾呼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提出 “诗兴之源,礼兴之源,乐兴之源” ,强调了审美教育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
美育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去留心生活中平凡且美好的事物,如此才能真正引领每一个人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在小学教育阶段实施美育,实际上是让孩子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孩子内心美的理想、美的追求、美的品质、美的素质。美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通过对美的研究,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考、批判性的判断、独立的研究能力、创新力和创造力。也许有家长会产生疑问: “学习美育课程,会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事实上,孩子接受美育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能够将艺术的优雅和智慧的光芒融会贯通,将在美育中获得的优秀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二、小学美育教育实施途径
从美育思想萌芽、存在到发展,人们一直试图探索美育的发展对社会、教育和对个人的益处与重要性,并且纠正和改善发展中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学者和教育家在理论思想和实践上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然而到目前为止,良好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特别是在农村的学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针对我国现阶段环境和小学生的生理成长需要,分析小学美育的现状,并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一)关注美育教师人才的培养
与美育教学质量联系最紧密的就是美育教师,美育教师自身的水平影响着美育教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思想先进、专业技能过硬的美育教师队伍是学校美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学校应当引进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美育教师,同时还要增强对其他课程教师美育知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美育,不仅是美育教师的工作,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要善于去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师的教育训练应该增加美学理论观和美育知识的培养,教师只有掌握了美育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注重教师审美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小学美育的关键。教师水平高,其开展的美育课程也会形式多样,内容深刻。高质量的美育师资非常重要,因此国家要加大力度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美育教师,开展专业培训课程,形成系统的美育教师培训体系,提高美育教师资格标准。学校也要积极引进小学美育教育人才,加强对本校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同时对本学校的美育教师进行统一资格认定和培训,合格者可以教学,不合格者要进行再次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高校与小学美育课程应当进一步结合。小学美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教师作为支撑,而大学艺术专业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与教学能力,在推进小学美育课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艺术专业教师对于参与小学美育课程使儿童美育更加专业化、有效化。由于大学的艺术教师视野、眼界更加开阔,所以在儿童美育方面会有更独特和更全面的教学方法。同时,大学艺术教师更加注重对儿童审美的培养,并不是一味地看中某种技能的养成。假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艺术机构,只注重技艺的训练而忽视审美,忽视美育的教育,这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品格和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眼光、视野、心胸、创造才能有真正的进步。所以美育教师作为儿童美育教育的引路人,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素质,以美育人,以心育人。
(二)学校要重视美育教学,制定切实的美育教学目标
学校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成绩最重要的观念,真正认识到小学生美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步重视美育教学的发展,注重营造校园美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育。同时,学校要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美育教学目标,对美育课程开展的内容,开展科目,开展时间和考核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要保证美育教学目标按时按量完成。美育教师也要真正实施开展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并尽可能在达到目标基础上有所突破。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美育教师更多的是带领学生亲身领悟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学。众所周知,大学的艺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与想法,并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所以,大学艺术教育与小学美育课程的有机结合更能使小学生激发探索自然的乐趣。学校应为小学美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有效推进美育课程的开展。学校的一草一叶也许都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比如,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使用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学校四季的美景,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谈论学校环境的自然美。教师可以选择某个季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学校某个角落的美好景色,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环境美,畅谈学校四季变化。如此实施美育,让学生真实感悟生活中的美,提升审美能力。事实上,大学的艺术教育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小学美育要在发展中求创新,应当适量引进大学艺术专业教师,为美育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我们需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高度认识小学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转变了思维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教育实践,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使其和谐发展心灵,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开展多元化的美育教学课程,形成学校独立的美育体系
美育课程不是单一的课程,主要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歌剧、影视等。学校应当按照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逐步开设和全面开设良好的美育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开展多元化的美育课程,不仅有艺术课、音乐课和阅读课,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条件地增加舞蹈、戏剧、歌剧等地方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也不能单一,比如开展读书会,报告会,展示会。学校要不断丰富美育内容,丰富美育文化成果,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逐步形成学校有特色且独立的美育体系。学校可组建一批在音乐、美术、舞蹈方面拥有较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参与到小学美育事业,教给学生们更加专业的知识与理念。大学的艺术教师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资历与育人经验,在课程中通常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大学艺术教师可以直接参与课堂,以讲故事或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美育的教育不仅是技术性的教育,而且是有观念、有知识、有审美理想、有审美追求的教育。大学的艺术教师能够更加注重心灵上的审美追求,从生活与自然中寻找美的事物,这也恰巧与当前的美育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小学美育应该更多地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美的感受,如让孩子们学会感受与拥抱大自然,一方面抓住艺术,一方面感受世界,因为真正的美应该来源于大自然。
(四)教育部门应用国家制定的美育标准监督学校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实现素质教育、德育、知识教育、美育和体育教育必须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学校必须加强和重视美育工作,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地方性、校本美育课程” 。国家制定标准是为了让各个学校在开展美育课程时有所依据,每个学校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按照教育方针合理适度地进行美育教育建设。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这时就需要教育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核,定期组织专家到学校视察美育教育成果,检查美育教育课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教育目标,同时要求学校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美育活动开展的成果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不达标的学校进行批评和处罚,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五)家校结合,家长适当参与,营造良好的家庭美育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小学生美育的开展。有些家长认为太早接受审美教育是浪费时间。还有家长认为,小学阶段的美育只是学习艺术的皮毛。笔者认为,美育应该被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接受。做好美育工作,必须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大学艺术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美育方案,积极宣传美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提出在家庭里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重要性,给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兴趣方面予以指导,并且可以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各类艺术学习及活动。
(六)提升美育教学效能,落实 “因材施教”
每个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在审美倾向和审美方式等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上。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人审美倾向,予以补充和完善,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不应该从成年人的角度强迫儿童发展,这类似于 “揠苗助长” 的原理。因此,要开展小学美育课堂管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目标。根据个体差异在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改进,从而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
有学者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美育进行了分析,指出美育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实现特定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灵的达成,还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美育不仅能够启发小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有助于其身心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虽然中国的美育发展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障碍,但美育是学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目前,美育在基础教育中仍处于弱势,其价值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学校更加要注重大学艺术教育教师的引进与小学美育课程开展的深度结合,让学生不只局限于与升学有关课程的学习,同时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美育中,教师们也在不断提升与完善自我,实现从简单的教学技术向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的转变,小学美育也赋予了他们与以往不同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对学校而言,美育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凸显出学校的美育特色和审美品味。
因此,只有明确美育的目标,重视美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美的想象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获得道德提升,才能在中国文化的美育素质教育中形成中华文化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