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玉米新品种SK567 与夏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2020-12-18石云翔赵方彬邢春景王智慧国殿玉宋建社
石云翔 赵方彬 邢春景 王智慧 国殿玉 宋建社
(北京顺鑫国际种业集团,北京 101300)
国审玉米新品种SK567 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老师及其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多年研究选育的机收玉米新品种。SK567 是以SK516 为母本、SK1098 为父本杂交育成,在2016-2017 年同时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黄淮海夏玉米组、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和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4 个组别的试验,在产量、耐密性、抗倒性、脱水速度、破碎率、籽粒品质等方面有较大的综合优势。2018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80205,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京津唐作籽粒机收品种种植[1]。推广2年来,该品种的耐密性、抗倒性和丰产性受到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籽粒机收优势明显,种植效益显著提升。为了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高质量推广应用,对SK567 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夏播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探讨。
1 特征特性
黄淮海夏播出苗至成熟100d,比对照郑单958早熟3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6cm,穗位高88cm,成株叶片数19 片。果穗筒型,穗长18cm,穗行数16~18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1.2g。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1%,抗倒性(倒伏倒折率之和≤5.0%)达标点比例91%,籽粒破碎率为5.05%。经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小斑病、粗缩病,感穗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经品质分析,籽粒容重812g/L,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02%,粗淀粉含量75.34%,赖氨酸含量0.26%[1]。
2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平均产量768.45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22.4%;2017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1.6kg,比对照先玉335 增产10.5%。2016-2017 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平均产量573.2kg,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7.35%;2017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4.1kg,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7.1%。大田种植高水肥管理增产潜力大。
3 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3.1 种植条件选择
3.1.1 适宜区域通过多年的示范种植,SK567 玉米新品种不适宜在盐碱地以及太行山区、沂蒙山区的旱地山地种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夏播连片种植优势明显且易创高产,尤其是京津唐的菜茬和山东中部、东部的土豆茬口种植表现尤为突出,有利于创造超高产。
3.1.2 土壤条件尽量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效果好的壤土或者沙壤土为宜,不宜选择盐碱地、漏沙地、河滩地种植。
3.2 栽培技术要点
3.2.1 深松整地近年来,黄淮海夏播玉米后期倒伏现象时有发生,玉米扎根过浅是造成后期玉米倒伏的重要因素,究其根本是由于黄淮海玉米直播方式和化肥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因此,打破土壤板结进行深松整地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有利于玉米扎根生长,提高抗倒、抗旱性以获得高产。
3.2.2 精细播种春争日,夏争时。夏玉米播期内,每提前1d 播种则产量提高1%,因此要抢墒抢时播种,建议6 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播种前适当晒种2~3d,单粒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点播。播种时做到“籽粒一致、深浅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2]。种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有条件的增加使用有机肥。因SK567 玉米新品种适宜密植,建议施肥量在300~375kg/hm2,播种时做到种肥隔离,防止烧苗。
3.2.3 及时浇水近1~2 年黄淮海夏玉米播种时期天气炎热干旱,因此播种后要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尽量采取高架水车喷灌,杜绝大水漫灌,防止漫灌过后炎热高温造成土壤表面板结影响出苗。
3.2.4 合理密植黄淮海夏播区单粒播种方式比较普及,只要播种时调节好株行距,密度比较好控制,SK567 种植密度以6.75 万~7.00 万株/hm2为宜。高水肥地块、管理科学的应适当增加密度,但不宜超过7.50 万株/hm2。
3.2.5 化学除草建议玉米田间除草在出苗后进行,玉米在3~5 叶期,杂草在2~5 叶期为最佳施药期。如果禾本科的杂草较多,除草剂在使用时应加大烟嘧磺隆的用量;如果阔叶杂草较多,除草剂应加大莠去津的用量[3]。选择晴天无风8:00~11:00、15:00~18:00 使用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3.2.6 水肥管理SK567 玉米新品种喜肥水耐密植,增产潜力大,容重高,品质好。采取穗肥和花粒肥相结合的施肥措施效果更佳,在拔节期施用玉米专用肥500kg/hm2,孕穗期施用尿素150kg/hm2。遇旱及时浇水,以保证玉米籽粒的正常灌浆,增加籽粒的千粒重。尤其是最近2~3 年黄淮地区高温热害严重,更要加大关键时期肥水供应,提升品种抗逆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3.2.7 防治病虫做好种植地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南方锈病经常发生,玉米螟、红蜘蛛呈逐年严重趋势,2019 年部分地区有草地贪夜蛾出现,因此要提前做好预防,建议使用无人机喷防效果更好。另外黄淮部分地区在前期防虫时有杀虫剂和化控药物混合使用的习惯,由于SK567玉米品种株高矮、穗位较低,一般不建议打化控药物。
3.2.8 适时收获黄淮海夏玉米收获普遍存在收获过早的现象,玉米籽粒没有完全成熟,千粒重偏低,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的后果。提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晚收,秸秆变黄,果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坚实发亮,呈现品种色泽,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时收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和品质,增加产量。同时注意不能收获过晚,防止水分过低在籽粒直收时容易掉粒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3.2.9 提倡籽粒直收SK567 玉米新品种成熟时籽粒含水量降低,一般在26%左右,米质好破碎率低,苞叶松散不掉棒,可采用普通收果穗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提倡有条件的与下游玉米商用企业对接,用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进行籽粒直收,直接卖粮入仓,不用掰、不用晒,地里收、地头卖,省时又省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