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粳5055 在张家港市的种植表现及绿色优质高效稳产栽培技术

2020-12-18朱松华王科峰石志平赵艳萍沈淑萍

中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管理站食味张家港市

朱松华 王科峰 石志平 张 锋 赵艳萍 沈淑萍

(1 江苏省张家港市种子管理站,张家港 215600;2 张家港市丰泰家庭农场,江苏张家港 215623)

民以食为天,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引进适合本地群众口味、优质、稳产的粳米水稻新品种是张家港市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南粳5055 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 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 杂交选育而成,2011 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114)[1]。张家港市2008 年开始引进试种(当时叫宁5055 品系),2011 年全市开始推广,推广种植面积3046.67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5.7%,以后每年种植面积逐步增加,至2019 年,种植面积约1.20万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75.71%,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当家品种,深受市民喜爱。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稻米品质特优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9 年检测:整精米率71.4%,垩白粒率10.0%,垩白度0.8%,胶稠度87.0mm,直链淀粉含量10.1%,属阴糯类型,为优质食味品种。2009 年8 月在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会上获得三等奖。2010 年在全省举行的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鉴定会上获得一等奖,综合评分超过日本优质稻米品种越光。2011年3 月9 日在第六届粳稻米大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味粳米”“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2011 年12月张家港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各镇农服中心主任和种子技术员进行的稻米新品种品质品尝评比中,南粳5055 外观和食味总分92.4 分,名列第2 名(第1 名是南粳46,得分94.3 分)。目前,南粳5055 大米已经成为全市市民首选优质大米。

1.2 产量稳产高产南粳5055 作为张家港市优质米开发的主推品种之一,在栽培上不是把高产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体现优质当作出发点,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种植10 年左右,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均表现为稳产高产。2008 年和2009 年张家港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水稻新品种(系)引种品比试验中,南粳5055 每hm2实产分别是7729.5kg和9226.5kg,与本市对照品种常农粳5 号的实产相仿;2010 年苏州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实施的水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5家单位(苏州市站、常熟种子站、昆山种子站、太湖地区农科院和张家港市种子管理站)的平均实产为8902.5kg,与对照嘉33 实产相仿;2016 年苏州苏南种子有限公司水稻品种定点繁种户、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沙社区大户王泉兴和常红社区大户陆忠仁,实种南粳5055 面积分别是20.47hm2和16.53hm2,实收单产分别为10824kg和10527kg;2018 年实收单产10743kg 和10701kg,说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的潜力。

1.3 综合性状协调较好南粳5055株高96cm左右,全生育期160d 左右,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群体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偏直立,着粒较密,抗倒性较强,结实率较高,正常年份结实率95%左右,本市在10 月底前成熟,极有利于后茬小麦的适期播种。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该品种在本市的综合抗性相对较强,抗倒性也较好,适应性较广。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2]。生产上必须打准打狠破口药,注重防控穗颈瘟和纹枯病。

2 绿色优质高效稳产栽培技术

针对南粳5055 在本市多年的种植表现,既要保持南粳5055 优质大米的属性,又要保持一定的稳产水平(大面积生产上不追求超高产),在生产上目标产量定在9000kg/hm2左右,每hm2有效穗数300 万~330 万穗,穗总粒数125~130 粒,结实率95%,千粒重25~26g。具体栽培技术:合理密植,适度降低基本苗,稳氮增磷钾,早施分蘖肥,后期少施氮肥,高度重视绿色防控,防好穗颈瘟和纹枯病。

2.1 适期、精量播种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机插秧本市于5 月下旬播种,每hm2播种量45~60kg,每盘播种量不得超过芽谷165g,以150g 最适宜,防止播量过多、过密形成丝线弱苗或秧苗后期出现烂秧情况。机直播在6 月15 日前播种结束,大田用种量60~75kg/hm2(目前,本市机直播基本没有)。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 月上中旬开始移栽,一般叶龄3.5 叶,秧龄18~20d,一般每hm2栽27 万穴(需插到420 盘),基本苗105 万~120 万株。

2.3 配方施肥,优化肥水管理根据本地地力情况,以充分体现优质大米的优点为栽培的出发点,坚持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稳氮增磷钾。一般每hm2施纯氮240~270kg,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早施分蘖肥、长粗肥和穗肥,以钾肥和水稻专用三复肥为主,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7∶3 为宜。具体如下:前茬小麦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每hm2施商品有机肥1500kg、水稻配方复合肥525kg(N∶P2O5∶K2O=15∶10∶17);水稻移栽后5~7d,追施尿素187.5kg,促进分蘖;7 月20 日前后,施氯化钾112.5~150kg;8 月上旬,施水稻专用复合肥300~375kg 作为穗肥。水浆管理上,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分次轻搁田,强秆壮根,搁到田间有裂缝不陷脚为宜;孕穗期保持薄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活熟到老,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灌浆与品质。

2.4 绿色综防病、虫、草害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管理要求,精准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

2.4.1 做好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主要种传病害的防控用17%杀螟丹·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 倍液加6%杀螟丹水剂1000~2000 倍液,2 个配方选一种兑水4~5kg,浸稻种4~5kg,以药液量满足浸匀浸透、稻种吸足水分后不浮出液面为标准,浸种时间在48~60h(大气温度较低时浸60h,较高时浸48h),捞出催短芽播种。

2.4.2 做好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和灭草工作稻田化学除草采取“以封为主,封杀结合”防控策略。

封闭处理 栽前封闭,移栽耙地前,示范应用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施。

常规封闭处理 第1 封在水稻移栽后1~4d 内,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兑水均匀喷雾;第2封在移栽后7~10d,10%或20%苄·丁微粒剂拌适量化肥或细泥撒施。也可以用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或9.5%丙嗪嘧磺隆悬浮剂兑水,在栽后10~15d 进行土壤封闭。

茎叶处理 通过封闭处理后田间仍有杂草的田块,移栽后15~20d 进行补杀[3]。方法:视草相选择不同类型的除草剂,稗草和千金子混生田块可选用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禾草田块用25g/L 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噁唑酰草胺乳油等药剂;千金子严重田块选用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莎草、阔叶草混生田块可用460g/L 2 甲·灭草松可溶液剂;对草龄过大的稗草或阔叶草可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以上配方选择一种后兑水均匀喷雾。

2.4.3 做好本田期间的纵卷叶螟、大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的绿色防治协调生产与稻米安全和优质的关系,在推广应用种植香根草、蜜源植物、性诱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绿色防控、减量控害”的防治策略,全面打赢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攻坚战,实现无重大病虫危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双赢。

猜你喜欢

管理站食味张家港市
张家港市“三个关键”筑牢安全发展之基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4B)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农作物种子管理站储藏技术要点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