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中江玉5 号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2020-12-18张庆阳

中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叶鞘父本亲本

吴 强 张庆阳 徐 晓 涂 军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1500)

中江玉5 号(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16)具有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是江苏省内选育单位在东北主产区通过审定为数不多的玉米品种之一。随着推广面积的加大,种子生产质量和产量成为该品种能否进一步开发的关键,同时也是品种推广竞争力的关键。对中江玉5 号亲本生育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措施加以分析和归纳,以期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1 亲本来源

中江玉5 号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 年冬季在海南岛用自选系C12 为母本、外引系四-287 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玉米组合。其中母本自交系C12 是以先玉335 二环系A489×郑58 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过8 代自交选育,2008 年育成的自交系。全生育期125d,具有苗势强,株型紧凑,穗上节间长,茎秆韧性强,长相清秀,根系发达,高抗倒伏,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抗玉米螟,籽粒品质较好,穗大、粒大等优点。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苗期叶片窄长,株高210cm,穗位高60cm,果穗筒型,穗长17.8cm,穗粗4.8cm,穗行数16 行,子粒黄色、半硬粒型。父本自交系四-287出苗至成熟122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19 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株型较平展,株高224cm,穗位高80cm,果穗筒型,结实性好,穗长14.7cm,穗粗3.8cm,穗行数12~14行,籽粒半马齿型,百粒重28.0g。

中江玉5 号在试验生产中观测到父本四-287的花药容易出现干瘪现象,引起授粉结实不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反交制种,即以四-287 作为母本、C12 作为父本。

2 制种技术

2.1 地块选择中江玉5 号制种田应选择有效积温为2600~2800℃的区域,积温过低种子不能正常成熟,积温过高容易形成早衰;同时选择土层深厚、地力均匀、肥力较好、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地块。该品种较适宜制种区域为河西走廊张掖甘州区。安全的空间隔离是种子生产质量的有效保障,应确保和同类植物保持300m 以上的距离。

2.2 播种准备在确定播种地块后首先要整平地块、施足基肥、覆膜保墒,同时将父母本单独包衣晾晒。中江玉5 号制种采取行比播种,父母本行比1∶5,播期安排为1 期父本比母本早播3d,2 期父本和母本同期播种,每667m2母本播种量3.5kg,父本播种量0.75kg,1 期父本占1/2。播种密度为母本7000 株/667m2,父本1200 株/667m2。

2.3 去杂去雄去杂工作分为苗期去杂、拔节期去杂、成株期去杂和脱粒前场地穗选去杂。苗期去杂依据四-287 和C12 的苗期特性进行杂株识别,即四-287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C12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苗期叶片窄长;凡是和亲本典型性状不一致的幼苗结合定苗一律清除。植株进入拔节期后生长很快,有些杂株比正常亲本长势旺容易清除,但在后期会不断出现,所以拔节期去杂应每隔3~4d 清理1 遍,直到散粉前保证田间没有明显杂株出现。在果穗收获后脱粒前依据四-287 筒型、中大穗、大粒、半马齿等典型性状进行场地去杂。

母本去雄采取摸苞去雄,正常带1~2 片叶去雄,去雄要干净,不能留有断残枝[1-2],集中去雄后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复查清查,清理弱株、分蘖株和残枝株,确保去雄质量。

2.4 花期调节父母本确定播差后遇到不同天气年度间生长发育会有变化,中江玉5 号父母本播差期较小,且光周期不敏感,所以年度间变化不明显,正常情况母本比父本早1 片叶可以判定花期吻合,无需另外调节。

2.5 田间管理母本要求齐、匀、壮,母本发育一致性好有利于花期去雄和质量控制,群体一致也能有效提高制种产量。父本在间苗定苗过程中注意大、中、小苗都要留有一些,这样能延长父本散粉时间,提高结实率。尽量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以水促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3]。

2.6 质量管理种子质量的4项指标是水分、净度、纯度和芽率。水分和净度指标较好管控,纯度和发芽率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把握纯度的关键是一定要做好隔离、去雄去杂和防止场地混杂,单独贮存包装,加注内外标签。控制发芽率的关键是适时采收,及时脱水,种子脱水完成前避免低温冻害就能有效保证发芽率。

猜你喜欢

叶鞘父本亲本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外源Mg2+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Cd2+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