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研究
2020-12-18张秉琪
张秉琪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水利管理所,甘肃临泽7342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田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生活需求,需要对该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升级,满足现有的实际生活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农田管理模式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生态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满足现有基础水利功能前提下,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最大限度降低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农田水利工程中生态理念的含义
所谓生态理念是指现阶段对农田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遵循绿色的概念,同时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规划并选择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提升工程价值。水利工程是指人为改变河流等自然水资源,通过合理有效的分配和管理来保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大幅度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自然水旱灾害、拉动内需等。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时,需要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给予综合考虑和分析,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的基本轮廓不被破环,节约用水;同时保护好水源地不被破坏和污染,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全球气候升温,水资源大量短缺以及环境的污染,大大影响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而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极大提高对水源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危害,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
2 发展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现实意义
一是生态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的概念,也是一种具备经济性、节约性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其原则是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使得开发、保护和治理有机结合,保证环境最大程度得以保护。当前为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提出生态水利灌溉工程,最大化利用水资源。而生态水利灌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效地保证我国的综合国力,符合生态建设的目标,实现了国内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灌溉既保证了农业的基本灌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生活成本,同时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排除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和损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是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明确是哪个环节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并给以重视。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往的气象资料不能满足对现有农业的发展,并伴有旱涝灾害。因此,水利设施建设变得至关重要。当气象灾害来临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准备,便会给农业和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时会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无法预知的严重后果。水利工程建设会有效的降低灾害,成为人民群众的保护屏障,同时也可能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是水是农业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沙漠化严重,淡水湖泊日益趋减等,如果不合理建设水利工程将会严重影响人类活动。因此,需要有效的建设水利工程,最大化使用水资源,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着眼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生态理念下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举措
3.1 水文环境勘测
水利工程建设与施工区域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必须准备完善的工程设计规划、全面的勘测水文环境等基本资料,基于水文资料设计合理的水利工程,其原则上是对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最大限度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水文环境的具体情况随着环境区域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单一靠经验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了解当地的水文环境,才能建设符合当地水环境发展的水利工程。通过专业人员采集当地的水文环境资料,不仅限于查阅相关的文献和网上查询搜索,还要通过对该地区居民进行走访式咨询,对水文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专业手段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含水量进行实地检验和测量,保证水文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3.2 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结构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进行生态理念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其基础功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利用以往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设计出符合实际生产的设计方案。通过完善堤岸环境的相关评价体系,以保证工程的实际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环境与生态工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谋求共同发展,并保证有效避免堤岸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需要及时分析环境的实时状态,以确保工程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有效对堤岸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严禁出现为实现工程目的而破坏环境的行为。
3.3 河道改造方案
河道改造会整体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需要从根本上运用生态理念,综合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环境工程方案的实施性,不但要满足现有水利工程设计的标准,而且也要满足国家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实现河道岸线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岸边保护以及绿化问题进行合理优化,实现生态平衡。
3.4 岸坡防护设计
由于现场环境具备一定复杂性,在对岸坡进行防护设计时,需要根据该特点进行分析,满足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避免因施工因素对实际环境(动物栖息避难、植物生长等)造成破坏,重要的是必须要保证工程与环境能够处于平衡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保证给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对混凝土等不具备透水功能材料的使用,最大化保证环境和工程和谐共处,相互促进发展。
4 结语
为保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提高。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提高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促进环境与生产的互利协调发展,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发展,最大化降低对环境和水资源的破坏,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合理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