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岚县王狮乡石桥村马铃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020-12-18苗耿志张东红刘政斌胡明彦

中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岚县原种石桥

苗耿志 王 笑 张东红 刘政斌 胡明彦

(1 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太原 030006;2 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太原 030006)

马铃薯产业是岚县王狮乡石桥村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在岚县政府大力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石桥村委将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石桥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王狮乡西北部,四面环山,与209 国道相距3.7km,下辖鸦寒1 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28 户人家,1448 口人。全村耕地面积360 余hm2,劳动力700 余人。农用机械、三轮车共计85 台,大型运输车辆13 辆。全村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作物有马铃薯、玉米、杂粮,其中马铃薯约占1/2、玉米占1/3、其余为杂粮。全村有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种植类合作社3 个,畜牧养殖类合作社2 个。2017 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124 元,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65 元,2019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80 元,是全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石桥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平均海拔1430m,年均气温5.7℃,年降水量450mm,无霜期150d 左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日照时间长,土质优良,适合马铃薯种植。

1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该村致力于发展马铃薯种植、建设优质脱毒种薯基地,马铃薯成为石桥村最大的产业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石桥村也成为王狮乡乃至全县有名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9.33hm2,其中种薯种植面积占70hm2。人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0.2hm2,人均马铃薯收入近5000 元,全村村民基本以土地为生、以马铃薯为业。

1.1 种植面积扩大2017 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64hm2,2018 年增长到185.33hm2,2019 年达到189.33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2.59%。

1.2 注册马铃薯品牌为了扩大市场的知名度、提高马铃薯的质量水平,2015 年石桥村又在该村的慧珍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注册了“王狮乡”马铃薯品牌,进行了30 多hm2马铃薯种植基地“绿色认证”,为优质马铃薯的销售和村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贮藏能力提升石桥村以前只有1 座由慧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马铃薯贮藏窖,贮存量仅25 万kg。2018 年至今,岚县政府扶持新建村集体马铃薯贮藏窖1 座,慧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自行新建马铃薯贮藏窖1 座。现全村马铃薯贮存总量最高可达100 万kg。

1.4 脱毒原原种繁育2017 年慧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型网棚4 座,用来繁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2017-2019 年平均年产马铃薯原原种32 万粒。

2 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石桥村农民马铃薯种植收益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马铃薯在该村发展势头强劲、潜力较大,但石桥村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2.1 脱毒种薯扩繁体系脆弱全村仅有慧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设的4 座网棚,繁育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平均年产原原种32 万粒。以每667m2种植3000 粒原原种计算,仅能种植马铃薯原种田2.2hm2,1 级种田7.33hm2,远远不能满足全村脱毒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村民大多种植自留种薯,且部分农户的种薯质量差、品种混杂。

2.2 马铃薯耕作机械少、租用费用高石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2,每户种植面积都在0.67hm2以上,人工效率低。如遇到特殊天气原因需要抢收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可能导致马铃薯减产。经了解,每667m2马铃薯农用机械租赁费用为:整地50 元、覆膜80 元、播种50 元、收获100 元。据统计,石桥村2019 年租用农机耕作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30%,农机租金达15.29 万元。租用机械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收入,耕作机械少成为石桥村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制约瓶颈。

2.3 销售渠道狭窄石桥村的马铃薯经过几年的发展,尤其在慧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带领组织下,大部分农户已掌握科学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对推广的新品种、脱毒马铃薯的应用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王狮乡甚至岚县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散地。但是由于岚县没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王狮乡以及石桥村也没有建起产地批发市场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厂,而石桥村又远离县城,同时该村注册的马铃薯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较小,知名度不高,外来客商不多,本村商贩没有固定销售渠道,经常出现马铃薯滞销、丰收却难卖的现象,销售难成为制约石桥村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1]。

2.4 品种结构单一调查中发现,石桥村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以晋薯16 号地方性品种为主,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4%,青薯9 号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8%,冀张薯8 号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6%,其余12%为晋薯24 号、克新一号、彩薯等品种。因晋薯16 号为耐旱品种且产量稳定,导致村民大量种植,但该品种薯形不规则且芽眼较深,市场收购价格低,滞销的晋薯16号最终只能以极低价格卖给淀粉加工厂。

3 意见和建议

3.1 科学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和耕作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同时扩大扶贫资金扶持的覆盖面,使大多数农户在新品种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购买脱毒种薯等项目方面得到补助。

3.2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示范作用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建立技术推广体系,让有经验的典型种植户起到示范、带头、指导作用,同时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田间指导技术培训,形成稳固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积极探索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种植方法。还要不断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逐步开展绿色、有机、特色马铃薯种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突出特色、提高收益。

3.3 开拓销售渠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进行品牌建设,不断扩大市场影响,探索农超、农店对接,电子商务等销售模式,努力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同时注重农民经纪人培养,培育本村销售人员;加强市场营销和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有效开展马铃薯直销和订单农业,切实解决农民卖薯难的问题。尝试免费为县城和周边乡镇人流量大的宾馆、饭店提供优质商品薯,扩大品牌效应,通过网络加大广告宣传力度,订制专用的马铃薯包装袋、盒,明显绿色认证标识,提高市场知名度,开拓产品销路,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岚县政府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有利时机,申请引导建设马铃薯产地集中批发市场,既促进马铃薯的销售,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建设马铃薯加工企业,既转化部分马铃薯、丰富城乡居民的食物种类,又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马铃薯的效益;同时利用各种平台、整合相关资源、依托有关行业部门,在马铃薯的脱毒种薯供应、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整个过程中,开展生产技术、销售价格、市场信息、农机服务等方面的共同协作,搞好马铃薯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5 调整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优先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专用品种。与岚县政府合作借“岚县土豆宴”之风,向县城宾馆、酒店以订单形式提供优质商品薯。引进适合当地种植且产量高、商品性好、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

3.6 提高机械化水平紧抓政府对农机具购置补贴有利时机,增加马铃薯播种、收获、中耕、病虫害防治机械,提高全村马铃薯机械化水平。尤其是扶持建立一批以农机耕作、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户的马铃薯生产开展全程服务,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扩大专业规模经营效益,促进马铃薯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2]。

猜你喜欢

岚县原种石桥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论碳审计主体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石桥的传说
岚县为马铃薯技术员“集中充电”
悠悠水乡 七溪石桥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