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审美教育的渗透
2020-12-18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十庄小学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十庄小学 王 斌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教师语文教学最终目标都是“为成绩而战”,一味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超越年龄特征,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审美教育层面着手,展开具体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语文学科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因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学目标单一,学科教学过程也比较枯燥。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融合,能够丰富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年幼的小学生认识到精彩的语文世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审美教育的渗透过程中,语文这一学科包罗万象的特征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意义非凡。
(二)有利于小学生自身发展
审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小学生在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体验,有利于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小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更好应对初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很多学生年龄小,理解力不足,对一些篇章的理解深度不够。在面对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或优美片段时,学生在浅层次的理解下不得已只能死记硬背,带给自己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个人的学习热情。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利用教学情境从美学的层面强化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另一层面的认识与理解中对篇章形成深层次认知。在讲解《巨人的花园》一课时,细心又耐心的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情境:第一,事先准备一些颜料、纸张和胶水等道具,为学生准备花朵、巨人的面具以及小朋友的名牌;第二,当课堂开始后,语文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教师精心制作的道具后对文章的兴趣大大提升,在参与到教师安排的现场表演小任务过程中也更加积极主动。亲身参与能够让学生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提升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同时又进行了价值观培育,对于审美意识是一种重要的锻炼。
(二)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以降低学生的审美难度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之所以忽视审美教育,一大原因是技术的不足难以支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而在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支撑下,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客观条件为学生展示教材中生动又美丽的场景,降低学生的想象难度,在直观的视觉呈现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大大提升。例如,在学习《颐和园》等类似写景类文章时,很多小学生并未真正到此地进行游览参观,单靠作者的描绘片段也难以将这些小学生带入那样如诗如画的情境下,理解文章的难度也不言而喻。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先进技术为学生提供颐和园相关的影视材料,与文章中的描述相结合开展教学,在美的欣赏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教学联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学联想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失去联想的语文教学是机械化的、枯燥的,在很多童话故事或少儿故事等篇章学习中,学生必须发挥个人想象力,感受并不完全真实的篇章内容。基于此,在联想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强化审美教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渗透审美教育,与新时代的教学目标相适应,而非过多地限制学生兴趣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进行合理的融合,推动学生学习积性以及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