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2020-12-18胡娟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霜冻农作物气象

胡娟娣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安则天下安。但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是直接影响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我国大部分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境内农业气象灾害范围较广、类型较多。

1 农业气象灾害的特性和类别

农业气象灾害的科学定义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天气气候现象。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影响的范围、危害的程度均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分为干旱、水灾、倒春寒、洪涝,霜害、冻害、冷害、寒露风、干热风、冰雹等。根据其形成原因主要分为4 类:一是由于温度的胁迫导致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寒害、冻害、冷害、霜冻害、倒春寒等。二是由于水分胁迫导致的气象灾害。水分得不到满足或水分过多造成的干旱、洪涝等。三是由于天气气象因素造成的灾害,如风雹、冰雹、倒伏等。四是由于综合性因素引起的气象灾害,如寒露风、干热风等,这类气象灾害既有温度、湿度的影响,还有风等多重因素影响。

2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安全生产的影响涉及面广、危害程度深,现以春、夏、秋、冬为季节性主线,主要列举如下。

2.1 春季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倒春寒和干旱是春季农业气象灾害中较为常见的两种,但倒春寒影响更大。受冷空气侵袭的强势不同,倒春寒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生。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倒春寒现象越向北越常见。北方的冬小麦在春季迅速返青,到了拔节期后其抗寒冻能力开始下降,温度太低会造成严重的冻害,特别是对冬小麦的主茎部分有着严重影响。倒春寒除了对冬小麦产生较大危害之外,一些经济类果树也深受其影响。气温回升时果树开始迅速生长发芽,如果此时遇到倒春寒可能会导致花芽受冻、开花量减少、坐果率降低等。春旱气象灾害会导致春季作物播种、育苗的延缓,从而造成出苗困难及幼苗生长发育不良等严重影响。

2.2 夏季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涝害灾害多发生在降雨频繁的夏季,夏季是个多雨的季节,田间地头的农作物长时间被水浸泡可能会被淹死,甚至引发严重的病虫害。如早稻和晚稻发生涝灾,会使其稻根、稻秆和稻穗生长缓慢,只长茎叶,根叶枯黄,甚至引起纹枯病等。夏季降雨的同时常伴有大风、冰雹等次生灾害,导致农作物发生倒伏现象。此外,干旱也是夏季最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持续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2.3 秋季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干旱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在众多的农业气象灾害中旱灾所占比例高达51%,农作物在秋季也可能面临干旱的危险。但秋季最常见、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霜冻。霜冻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秋收作物在收割前如果遇到早霜冻,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导致收获期延迟。对于还未成熟的农作物,如玉米、水稻等,早霜冻会导致其产量降低。早霜冻是秋季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晚霜冻多发生在春季,产生原因类似倒春寒。

2.4 冬季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冬季主要的气象灾害按温度由低到高一般分为冻害(0℃以下)、冷害(0℃以上)、寒害(10℃以上),冻害多发生在黄淮海冬小麦地区;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尤其对玉米和水稻的危害较大;寒害多出现在南方地区,对热带作物影响较大。

3 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1 注重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最为有效的办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准确全面的发布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并在灾后实施跟踪调查。进一步对技术和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统筹组织农业、气象等部门,强化对农业气象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努力提高气象监测的准确性和气象决策服务水平。

3.2 调整作物布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长期和战略层面上考虑,应该从农作物的布局、播种上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早霜冻可适当调整作物播种期,在早霜冻来临之前确保作物已经成熟,早霜冻就不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对于寒潮、冻害、冷害等气象灾害,可选用抗寒、抗冻性强的品种,减少温度过低对作物造成的影响。北方旱区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取旱作农业模式,优先选择抗旱品种,通过覆膜、兴建水利设施、实施滴灌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进行旱情预防。

3.3 积极采用人工措施应对灾害

对于涝灾要及时排除田间大量积水,使农作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对于涝灾引起的病虫害,要及时喷洒药物进行防治。对于倒伏现象要进行适度的耕苗,使作物根系下扎得更深,抗倒伏能力增强,也可采取人工办法进行扶植。对于倒春寒,如冬小麦在返青拔节期要控旺,减缓返青拔节速度;对于设施农业和附加值较高的果树经济类农业,可采取熏烟、搭棚、喷水等措施,并在寒潮来临前提高其抗风抗压能力。气象灾害发生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促弱转壮、补苗等方式促进灾害之后的恢复,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3.4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尽量投保农作物保险、经济林和园林苗圃保险等,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同时,要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气象防御体系建设,将农业气象灾害纳入到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应急联动能力。

猜你喜欢

霜冻农作物气象
近50年海原县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气象树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