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高能高蛋白精料资源
——全棉籽的加工与利用

2020-12-18苏义童孙晓格王雅晶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棉籽包被乳脂

苏义童,孙晓格,王雅晶,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如今我国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蛋白饲料资源紧张,而我国棉籽资源丰富,全棉籽以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得到奶牛场的关注和青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335万hm2,棉花总产量为610万t,折合全棉籽的产量约为879万t。虽然棉酚是全棉籽作为动物饲料原料利用的一项限制因素,但相比单胃动物,奶牛以其独特的消化系统而具有很强的解毒能力,因而全棉籽作为奶牛精料资源仍具有很高的探索与利用价值。目前,美国南部与西南地区40%~50%的全棉籽用于饲喂奶牛,将近70%的牧场将全棉籽作为奶牛常规的精饲料原料[1],而我国则主要以棉籽饼(粕)的形式利用棉籽[2]。

为优化全棉籽的饲用效果,针对全棉籽天然结构性质与抗营养因子等不利因素,利用不同技术手段对奶牛饲用全棉籽进行加工以提高全棉籽的饲喂效率是当前人们关注与探讨的方向。本文对全棉籽的营养特性与饲喂价值、全棉籽利用方面的制约因素、现有的加工方法及全棉籽加工的挑战与机遇做一综述,以期对综合优化全棉籽的饲用性能提供参考。

1 全棉籽的营养特性与饲喂价值

全棉籽以其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高能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和高有效纤维的特性和天然的过瘤胃保护作用,被视为极具潜力的奶牛饲料来源[2-5]。同时,全棉籽也富含具有高附加值的棉籽糖、维生素E与木糖醇等[6]值得继续挖掘与利用的有益物质。

棉仁脂肪和蛋白可通过影响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实现甲烷减排[7-9]、调控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比例[9-11]与蛋白的消化与利用[9,11-12]。饲用适量的全棉籽对优化奶牛泌乳性能(如提高产奶量、改善乳脂标)、优化奶制品脂肪酸结构、提高奶制品营养价值均具有积极作用[13-17]。有报道称,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适量棉籽时,其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有所提高,产犊间隔缩短,优化奶牛繁殖性能,有利于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18]。在保持精料比例大体不变时,添加全棉籽有助于提高日粮的能量密度,有利于奶牛短时间内恢复体况,协助克服奶牛能量负平衡[19]。同时,全棉籽因其高脂肪、高蛋白且体增热低的优势,常被用于夏季奶牛日粮配方,以缓解奶牛热应激并维持高温高湿条件时奶牛高水平的生产性能[20]。

2 全棉籽利用的制约因素

虽然全棉籽作为优质的奶牛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但由于其本身含有抗营养因子(如棉酚、单宁、硫代葡萄糖苷和低聚糖等)、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消化利用率低,储存贮藏时易被霉菌毒素污染,从而损害奶牛健康、引起奶制品安全问题[5,21-29]等,使得目前全棉籽的利用仍存在不少限制,考虑到奶牛棉酚中毒与牛奶棉酚残留的风险管控,通常奶牛配方中的全棉籽添加量为1.0~2.0 kg/(头·d),最高不能高于2.5 kg/(头·d),犊牛则由于其瘤胃机能尚不健全,不能有效地降解棉酚,因而一般建议犊牛料中禁用棉籽[3]。

为充分发挥全棉籽的饲喂价值,一方面如何根据粗饲料的用量来合理科学地配比全棉籽以帮助奶牛形成更好的瘤胃草团层,刺激奶牛的反刍与咀嚼,促进全棉籽的破碎与消化利用,减少由于逃逸了消化道的降解作用直接排出体外而造成的饲料浪费;另一方面如何防止棉仁蛋白和脂肪在瘤胃内过早过多的消化,降低奶牛氨中毒或不饱和脂肪酸积累毒害瘤胃菌群的风险,又要保证其过瘤胃蛋白和脂肪在肠道内的高效降解和利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是全棉籽加工利用时需要聚焦的关键点。

3 全棉籽的加工方式

为降低游离棉酚含量,提高全棉籽的消化率,加强棉籽蛋白和脂肪的过瘤胃保护效果,抑制霉菌毒素的积累和降低其毒性,目前普遍采用破碎、包被、膨化、碱化、热处理、氨化、粉碎制粒与脱绒处理等方法加工棉籽,按照加工性质划分,则主要为物理、化学与微生物加工及其优化组合。

3.1 物理加工

3.1.1 脱绒 全棉籽的脱绒方式主要包括机械脱绒与酸化脱绒。酸化脱绒能将棉绒全部除去,通常用于植物种子的制备;机械脱绒一般会残留约3%的棉绒,简单的机械脱绒对于奶牛饲用棉籽更加经济实惠。相比带绒棉籽,脱绒棉籽的加工更加简单方便,且同等条件下脱绒棉籽的养分浓度更高,脱绒棉籽的能量与蛋白的含量较(有绒)全棉籽要高出约10%[21],然而由于脱绒棉籽不能形成良好的草团层,不能在奶牛反刍时随粗饲料逆呕回口腔继续咀嚼,因而脱绒棉籽的消化道停留时间短,逃逸率高,利用率低,容易造成饲料原料的浪费且很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日粮配方效果。

研究表明,酸化脱绒会导致全棉籽的利用率大幅下降,带绒全棉籽的粪便排出量只占棉籽总采食量的0.4%,而酸化脱绒棉籽的粪便排出量则占其总采食量的11.3%,且酸化脱绒棉籽粗脂肪(EE)与粗蛋白质(CP)的消化率(85.3%,58.9%)显著低于带绒全棉籽(90.9%,60.2%);而辊压加工能显著提高酸化脱绒棉籽的CP和EE的降解率,但考虑到炎热气候条件下辊压棉籽容易酸败变质,因而辊压棉籽的应用要因地制宜[24]。

与Coppock等[24]的结论相似,Sullivan等[25]也指出天然无棉绒的Pima全棉籽的利用率显著低于短棉绒全棉籽与破碎的Pima棉籽,且当不同棉籽的日粮添加量均为15%时,饲用Pima全棉籽的奶牛其标准奶量低,但乳脂率高于短棉绒全棉籽组,另外,Pima棉籽的预加工能显著提高其饲料转化率、乳中硬脂酸与共轭亚油酸(CLA)含量以及EE的全消化道降解率,但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有所下降。

邹阿玲等[28]报道,相比不添加棉籽的对照组,在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1 kg与1.5 kg脱绒棉籽能显著提高试验牛的泌乳量(9.52%,9.73%),但乳成分间无显著差异。

3.1.2 粉碎 全棉籽的粉碎毋庸置疑能够增加微生物与棉籽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全棉籽养分的消化利用率,同时,全棉籽的棉绒在机械加工时易相互粘连,不利于饲料的混匀。虽然粉碎全棉籽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其机械加工不便的问题,但一方面,棉仁脂肪失去了棉籽壳天然的过瘤胃保护功能,棉籽油脂的快速释放将会抑制奶牛瘤胃纤维素分解菌的活性,降低日粮纤维素类养分的降解率,造成奶牛低乳脂症等健康隐患;而另一方面,粉碎棉籽也会增加奶牛棉酚中毒的风险[21,30]。

Pires等[14]报道,与添加整粒全棉籽的试验组相比,添加粗粉至4.97 mm的全棉籽日粮试验组奶牛全消化道的有机物(OM)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有所提高,但也增加了全棉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含量;而用粉碎Pima全棉籽替代部分(2/3)整粒高地全棉籽时,试验牛只有乳脂组成略有不同[31]。

3.1.3 热加工 热加工可通过阻断蛋白酶的活性反应基团、降低蛋白质的溶解性从而降低全棉籽CP的瘤胃降解率,增强全棉籽CP的过瘤胃保护作用,增加小肠可利用氮源,促进棉仁蛋白在小肠内的降解利用,优化乳成分的合成,同时,高温高压也有一定的脱毒作用[32]。而针对全棉籽热加工的最佳方法与热加工全棉籽的消化代谢与饲用效果的评估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研究表明,149℃ 30 min的烘烤处理显著增加了棉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的含量,提高了饲料发酵的乙酸/丙酸的比例、奶牛瘤胃pH以及乳蛋白率,但降低了OM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抑制了瘤胃菌群对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而若将烘烤棉籽粗粉碎成粒径约4.97 mm的颗粒,则相比未经加工的棉籽、只粗粉碎的棉籽和只烘烤的棉籽,烘烤粉碎的棉籽其全消化道的OM、氮以及NDF的消化率均有所提高[14]。同样,相比未经加工的无棉绒全棉籽,149℃ 30 min烘烤处理的无棉绒全棉籽瘤胃可降解蛋白、OM与EE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4%、11% 与10%,但其日粮的干物质(DM)与OM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 和5%;烘烤全棉籽试验组的奶牛其血浆尿素氮与瘤胃氨态氮的含量低于未经加工的全棉籽试验组,且烘烤棉籽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33]。

将全棉籽在初始温度137℃的滚转炉内高温加热,(5±1)min内将炉内温度降低到75℃,(20±3)min内再将温度回升至137℃,此法热加工的全棉籽其瘤胃CP的降解率相比未加工的全棉籽降低了22%,OM的瘤胃降解率下降了5%,而当全棉籽CP占饲料总蛋白的30% 时,奶牛日粮的DM与OM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饲料发酵的乙酸/丙酸的比例均有所提高[34]。

140℃高温处理2.5 h的热加工全棉籽添加到奶牛日粮时有降低乳脂率的趋势,除亮氨酸(Leu)与异亮氨酸(Ile)外,奶牛血浆其余氨基酸的浓度均与添加未加工全棉籽的日粮相似[35]。

全棉籽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高压蒸汽或干热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120℃,1 kg/cm2,60 min的高压蒸汽处理能显著降低全棉籽体外发酵时产生的氨态氮;随着干热加工时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全棉籽体外发酵时的氨生成量呈线性下降趋势[36]。

虽然不同热加工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作用的靶点均为棉仁蛋白,同时也通过影响奶牛蛋白的代谢调控牛奶品质与日粮发酵。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热加工具有良好的棉籽蛋白过瘤胃保护效果,但过度的热处理也有可能增加小肠不可降解蛋白的量,从而导致棉籽蛋白全消化道降解率的下降,造成棉籽养分的浪费。已有试验证实,全棉籽的酸性洗涤不溶氮(ADIN)含量随热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因而目前相对公认的衡量全棉籽热加工优劣的指标为ADIN,以避免过分热处理对必需氨基酸的破坏,尤其是赖氨酸(Lys)[37-40]。

3.1.4 制粒 颗粒化棉籽的优势在于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棉籽蛋白的过瘤胃保护作用,同时颗粒态的棉籽也便于取用和加工。

Bernard等[41]研究发现,相比添加未加工全棉籽的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72 kg/(头·d)(干物质基础)颗粒化全棉籽的试验组奶牛的4%标准校正乳奶量、乳固体和乳糖含量显著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的日粮总能、DM、CP的摄入量及相应的表观消化率并无显著差异;饲料发酵方面,采食颗粒化全棉籽的奶牛其瘤胃氨浓度低于对照组,流入真胃的氮增加,但日粮纤维的降解未受到全棉籽颗粒化加工的影响。

Reveneau等[42]评估了增加棉籽颗粒粒径、用脱绒棉籽搭配小粒径(44 mm)棉籽颗粒的全棉籽饲用效果,试验显示,尽管以脱绒棉籽稀释小颗粒棉籽的饲用方式存在降低棉籽脂肪酸消化率的风险,但相比大颗粒(52 mm)棉籽与不经加工的全棉籽,脱绒棉籽与小颗粒棉籽搭配饲用时,奶牛的DM采食量和产奶量更高,说明脱绒棉籽的添加能削弱小颗粒棉籽油脂释放速率过快的负面影响。

颗粒化棉籽由于加工成本高,仅颗粒化加工对棉籽饲喂效果的改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而目前颗粒化棉籽的实用性仍不强,或许棉籽的颗粒化与其他加工方式的优化组合将成为探讨的新热点。

3.1.5 包被 包被可将全棉籽的棉绒均匀地贴附在棉籽上,改善全棉籽的流动性与加工性能;包被有助于抑制全棉籽的酸败腐坏,延长全棉籽的保质期,便于贮存,且包被材料在奶牛瘤胃内可快速溶解,对全棉籽本身养分的降解几乎没有影响;有的包被材料本身也能提供养分,提高“全棉籽”营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调控饲料发酵的作用。而针对全棉籽包被所用的原料与不同原料间的配比组合,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

Bernard等[43]采用5%玉米淀粉单一包被和5%玉米淀粉+10%麦芽糖糊精复合包被的全棉籽饲喂奶牛,试验结果显示,添加麦芽糖糊精试验组的奶牛乳脂合成受到抑制,牛奶中乳脂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包被全棉籽使得日粮NDF与ADF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且单一包被的全棉籽其试验牛体内的棉酚含量较其他各组更高;体外发酵时,相比未加工的全棉籽,复合包被的全棉籽其发酵的pH较低,但发酵产生的总脂肪酸、丙酸与L型乳酸相对较高。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利用2.5%的玉米淀粉包被全棉籽时,虽然试验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未受到影响,但DM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且采食包被全棉籽的奶牛其饲料转化率(能量校正奶/DM采食量)和增重性能均优于对照组,但其血中非酯化脂肪酸的浓度偏低[44]。

梯度浓度的玉米淀粉与饲料级尿素包被全棉籽的体外发酵试验揭示了随着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H2、CH4、总VFA和丙酸的比例呈线性增加,但pH、乙酸和乙酸/丙酸的比例线性降低,当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为2.5% 时,L型乳酸的生成量最高;而pH与CH4则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添加1%的尿素时,氨气的浓度达到最高[45]。

类似的,学者对不同玉米淀粉与尿素配比的包被全棉籽对奶牛瘤胃发酵、纤维素消化以及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Bernard等[46]研究发现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乙酸比例降低,丁酸比例提高,且NDF降解率提高;尿素添加量相同时,奶牛养分的采食量随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用2.5%和5%的玉米淀粉、0.25%和0.5%的尿素自由搭配制成全棉籽的包被材料时,加工全棉籽可在不影响纤维素降解和十二指肠可利用氮源的条件下,对奶牛的代谢起到微小的调控作用。

Cooke等[47]对玉米淀粉、尿素与酵母培养物的混合包被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结果显示,用2.5%玉米淀粉+0.5%尿素或2.5%玉米淀粉+2.0%酵母培养物包被的全棉籽对奶牛饲料消化降解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

3.1.6 膨化挤压 膨化挤压对全棉籽的作用与热加工相似。Stutts等[48]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膨化温度与挤压速率(131℃,314 kg/h;135℃,182 kg/h;146℃,195 kg/h;156℃,286 kg/h)的试验条件下,相比未加工的棉籽,膨化挤压棉籽蛋白的溶解性均有所下降,且高温膨化全棉籽的DM与CP的降解率低于低温膨化棉籽。

Noftsger等[49]探索了不同膨化挤压全棉籽添加量对奶牛体内棉酚残留与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食全棉籽的荷斯坦经产奶牛其CP、ADF与EE的采食量均高于膨化棉籽组,且14% 不经加工的全棉籽组的奶牛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乳脂、乳蛋白以及非脂固形物均比14%、21% 和28% 的膨化棉籽组高;同时,随着膨化棉籽的添加,奶牛体内棉酚的残留量也不断增加。

也有报道称,膨化棉籽虽然不会影响饲料发酵时总VFA含量,但能降低丙酸、异丁酸与异戊酸的比例,且膨化棉籽的添加有助于提高ADF与OM在奶牛后消化道的降解率,增加小肠可利用的非氨态氮与氨基酸含量,同时,由于饲用膨化棉籽时奶牛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因而膨化棉籽有利于奶牛的增重[37,48]。

用膨化棉籽替代部分豆粕时,奶牛精料的成本更低且奶牛饲料转化率更高[50],且相比只饲用全棉籽,膨化棉籽与豆粕搭配使用有助于提高奶牛日粮OM、NDF与ADF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51]。

3.2 化学加工

3.2.1 氨化 氨化具有棉籽脱毒和增加棉籽CP含量的优势。有报道称,全棉籽的棉酚脱毒率随氨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且氨化不会降低全棉籽的养分含量与饲用价值[52]。

3.2.2 碱化 碱化对棉籽种皮木质纤维素的破坏有助于棉仁蛋白和脂肪等养分的释放,有利于增加全棉籽的利用率;碱化也能降低棉酚和霉菌毒素的毒性[53-54],提高饲用棉籽的安全性,延长全棉籽的保存时间;同时,碱的添加有利于增强饲料原料的缓冲能力,协助调控高精料日粮下的奶牛瘤胃酸碱环境;此外,碱化所用的化学药品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因而碱化棉籽曾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

目前碱化的方式主要是用配置好的碱溶液直接浸泡全棉籽再自然风干,此法虽然具有一定的脱碱作用,不至于剧烈影响奶牛瘤胃的酸碱环境,但由于全棉籽真正带碱的量难以评估,以及碱化剩余废液的排放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因而目前碱化棉籽的实用性不强。

有报道称,相比未处理的棉籽,15%NaOH溶液浸泡15 min后自然风干的Pima棉籽,其DM和OM的瘤胃消失率分别提高了10%和7%,且全消化道的DM消失率增加13%,且碱可作为瘤胃缓冲物质,在奶牛采食高精料日粮时提高瘤胃内乙酸/ 丙酸的比例;同时对Pima棉籽进行碱处理和热处理,其CP的瘤胃消失率下降幅度将增加,但全消化道的CP消失率增加了11%[55];Solomon等[56]的试验结果显示,4%NaOH碱化有助于提高Pima全棉籽的体外DM与NDF的降解率,碱化Pima棉籽相比Akala全棉籽和脱绒Pima棉籽,能提高奶牛DM和OM的采食量与饲料DM、OM、CP的消化率以及奶牛4%乳脂校正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3.2.3 FeSO4法 FeSO4中的Fe2+能与游离棉酚的毒性基团形成棉酚——Fe的络合物,此络合物会随粪尿排出动物体外,不会对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且与Fe2+结合的棉酚不能再与赖氨酸结合,因而FeSO4在脱酚的同时还能完好地保持全棉籽的营养价值,是目前公认的最佳的棉籽脱酚的加工方法。类似的以脱酚为主要目的的全棉籽化学钝化法还包括碱化、石灰石法、尿素处理法、氧化脱酚法、乙醇蒸汽失活法和极性有机溶剂浸出法等[57]。

王倩等[52]报道,以棉酚5倍的量制备FeSO4溶液,将全棉籽浸泡3 h后捞出沥干,再置于40℃烘箱4 h,脱酚的效果最佳,且5倍FeSO4脱酚法也能很好地保持全棉籽的DM、CP、EE和粗纤维的含量和营养价值。

3.3 生物发酵 全棉籽作为植物性蛋白与能量资源,其蛋白结构不利于动物的降解和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一方面可将全棉籽大分子蛋白降解为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蛋白或肽类,提高全棉籽养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对低质发酵基质的分解利用,合成优质的菌体蛋白、酶类与维生素等,改善全棉籽的营养价值;此外,微生物发酵也有助于棉籽的脱毒脱酚、抑制霉菌毒素的滋生,提高全棉籽饲用的安全性。

目前生物发酵的主要途径有坑埋法(利用棉籽或土壤本身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瘤胃液微生物发酵法(利用瘤胃内容物冻干粉进行辅助发酵)以及微生物固态发酵法[58]。近年来,对棉籽饼粕或整粒全棉籽复合微生物发酵方法,包括接种的菌种与剂量、发酵温度与时间和发酵基质性质等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果。

有报道称,全棉籽含水量30%,发酵温度30 ℃时,以0.8% 的米曲霉和0.2% 的酵母菌混合接种、固态有氧发酵整粒全棉籽的最佳时间为7 d,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的全棉籽CP与EE分别提高了12.27% 和11.39%,但NDF与ADF含量有所下降,同时,发酵后全棉籽的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2.9%和27.2%,其中蛋氨酸含量提高了59%[6]。

而热带假丝酵母、拟内孢霉菌和植物乳杆菌3株菌协同固态发酵棉籽粕、黑曲霉与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棉籽饼粕与热带假丝酵母与黑曲霉复合固体发酵棉籽饼等均能显著提高棉籽饼粕的CP含量,且有助于改善原料的氨基酸组成和平衡[59-61]。

4 全棉籽加工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目前针对全棉籽养分不平衡、利用率低下、易发霉变质和动物体与奶制品的棉酚残留问题,已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加工方法可通过改变全棉籽的物理形态与化学性质,辅以其他有益成分改善全棉籽的饲用价值,促进全棉籽作为奶牛精料原料的推广应用。

虽然如今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全棉籽加工利用方法的有益探索,但由于棉籽品种与性质、试验条件和试验牛个体的不同,同类加工方法的实际检验结果仍不尽相同;同时,全棉籽经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其本身的性质(如形态、机械加工性能、气味、适口性、可利用率以及发酵速率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因地制宜地探索与选用最佳的加工方式,根据实际的饲料配方与奶牛的健康状态科学搭配不同种类的加工棉籽、合理设计全棉籽的添加量,将有助于提高全棉籽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牧场的节本增效。

另外,已有的加工工艺难以做到全棉籽各项指标的同步全面优化,因而如何调整现有的工艺参数、将不同的加工方式恰到好处地协同与整合,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加工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全方位提高全棉籽的饲用价值,是将来值得继续探索与尝试的方向,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微生物发酵,或许将成为全棉籽低成本、高收益、环保、安全的理想加工方式,而菌种的选择与发酵条件的控制仍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检验。

食品安全仍将是全棉籽加工领域关注的焦点,棉酚在奶牛体内与奶制品中的残留问题仍不可忽视,因而除了把控好奶牛饲用全棉籽时的健康关,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设计科学合理的全棉籽饲喂标准与评估方法,搭建与完善全棉籽消化代谢指标的数据库,以保障奶牛健康,延长使用年限方面的工作也值得继续开展。同时,消费终端的奶制品安全指标的追踪检测也必不可少。

5 小 结

全棉籽兼具了奶牛饲料来源中精饲料(高能、高蛋白)和粗饲料(高纤维)的双重特性,在奶牛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目前我国面临蛋白饲料资源供应短缺的局面,除加快本土优质豆科牧草种植技术的发展,实行增产增收、减少豆类饲料对进口的依赖以及科学合理地利用秸秆等低质粗饲料外,加大对我国全棉籽资源的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全棉籽可利用的有益物质、因地制宜地探索与改良全棉籽的加工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与搭配全棉籽日粮,以最大程度发挥全棉籽的营养价值与饲喂优势。全棉籽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高效利用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缓解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紧张局面,还能够帮助我国奶牛养殖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生产效益,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棉籽包被乳脂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棉籽糖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正确包裹新生儿有益健康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
坐公交
跟一天了
象鼻虫的“功劳”
高锌日粮的应用现状、弊端及解决途径
河南:全棉籽喂奶牛高产奶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