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生产 提高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0-12-18刘宾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肥蔬菜生产

刘宾华

(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甘肃张掖734000)

近年来,张掖市按照“抓基地、扩规模、树品牌、拓渠道、促销售”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强化质量管控,提高生产水平,助推蔬菜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基地规模不断扩张,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产品销往东南沿海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欧洲、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张掖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国五大“西菜东运”基地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据农业部门统计,2018 年张掖市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6 万hm2,其中露地蔬菜生产面积4.55 万hm2,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05 万hm2。全市蔬菜总产量达到31.5 万t,总产值约35 亿元左右,占2018 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0%左右。蔬菜产业对张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逐年增强,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全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优势

水肥一体化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灌溉施肥方式。张掖市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推广,目前已步入工程、管理和农艺有机融合发展阶段。在发展膜下滴灌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级农业部门引进研究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高原夏菜、玉米制种等主导性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1.1 具有显著节本增收增效优势

据张掖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分析测算,水肥一体化日光温室辣椒全生育期平均用水4500m3/hm2左右,较传统大水漫灌节水4500 m3/hm2以上,节水50%以上,节约水费1 050 元/hm2以上;配合使用高浓度高效水溶肥料,比传统施用大化肥平均减施675 kg/hm2以上,减少50%以上,节约施肥成本2 250 元/hm2以上,节约48%以上;节省施肥施药劳动力成本4 500 元/hm2;水肥一体化灌溉肥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较传统灌溉提高25%以上。辣椒平均产量达70 500 kg/hm2以上,平均增产12000kg/hm2以上,增产17%,增产值75000 元/hm2以上。单方水生产辣椒15.7 kg,较传统大水漫灌提高9.2 kg,提高58.6%;单方水效益达98 元,较传统大水漫灌提高18 元,提高18.4%。综合测算,水肥一体化日光温室辣椒扣除滴灌带等设施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总节本增收52 500 元/hm2以上,远高于水肥一体化制种玉米、马铃薯节本增效效益,更高于露地蔬菜传统栽培效益,具有极为显著的比较优势。

1.2 显著提高蔬菜产品品质

与传统灌溉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实现了由“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浇地块”向“浇庄稼”“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的重大技术革新。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人为定量调控,满足作物在关键生育期水肥需要,特别是现代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更是能够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实现更加精确精准的施肥与灌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肥效快,既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又解决了大水漫灌淋融问题,大大降低了设施蔬菜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保护了耕地环境质量。因需施肥既节约化肥又有效杜绝了作物缺素症状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品质。采用水肥一体化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并适量增加有机肥料施入,蔬菜外观和内在品质明显提高,果色鲜艳,适口性好,商品价值明显提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推广应用面积相对较小

据调查统计,截至2018 年底,张掖市水肥一体化达到1.33 万hm2,占膜下滴灌的42%左右。若按单茬种植计算,全市建设成稳定蔬菜生产基地3 万hm2左右,其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生产面积1 万hm2左右,占蔬菜生产面积的1/3 左右,其他主要集中在玉米制种、马铃薯、果树、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高效经济作物上。按目前水肥一体化在蔬菜生产中的平均效益计算,其他2 万hm2蔬菜基地若能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进行生产,可增加产值5 亿元以上。以2018年底全市农村人口64.71 万人为基数计算,蔬菜产业基地预计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773 元,占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预期贡献较为可观。

2.2 区域和产业内布局不平衡

从目前的区域分布看,水肥一体化主要集中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等川区3 县(区),其他沿山县(区)推广面积较小。从不同种植模式看,水肥一体化主要集中在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蔬菜栽培上应用,占到设施生产面积的90%左右,而露地蔬菜应用水肥一体化面积很少,只占到10%左右。从蔬菜生产者看,水肥一体化集中在一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大户蔬菜基地,占比85%以上,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应用相对较少。从蔬菜品种上来看,水肥一体化主要集中在茄子、辣椒、番茄、黄瓜、娃娃菜、菜心等蔬菜生产基地,其他如芹菜、西葫芦、莴笋、洋葱、甘蓝等蔬菜生产基地相对较少。同时,在供港澳以及出口外向型蔬菜基地上相对应用较多,分散农户种植并本地销售的蔬菜基地应用占比较低。客观看,张掖市蔬菜产品质量不均衡,与水肥一体化应用的整体区域布局不平衡现状基本相一致。蔬菜生产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散户更偏重对外向型蔬菜的质量要求和过程控制,对本地销售蔬菜的品相、品质要求相对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2.3 应有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张掖市水肥一体化是在发展膜下滴灌、微灌、渗灌等基础上,通过逐步研究改进增加了施肥装置,进而实现了水肥同施一体化运行。由于历史局限和技术发展水平、投入等方面限制,部分灌溉设备经过改造后使用,实际仍存在配套设备不协调问题,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从肥料使用上来看,普遍使用常规大化肥,如尿素、磷二铵等。这些肥料溶解较慢、不溶物含量达不到滴灌用肥的要求和标准,加之过滤系统近年老化、缺乏维护资金,常造成砂石等不溶物堵塞滴灌带滴头问题,进而频繁更换新滴灌带造成财力浪费。农民群众认识跟不上,科技素质不高,普遍认为水溶肥料价格偏高不愿使用。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水肥一体化硬件系统操作运行质量不高。而物联网技术的采用更是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应用尚处于零星示范阶段,没有形成大规模应用局面。

2.4 促进发展的资金支持乏力

以往项目资金重点用在节水农机具引进研发和购置以及作业等环节补贴,县区出台扶持政策也侧重在免除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示范区水费、适当投入地膜、化肥或农机具等方面进行适度引导,用于水肥一体化基础建设的专项投资十分缺乏。地方财力投入水肥一体化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投入技术研发经费更少,致使目前推广技术大多数仍在低水平运行,和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投资发展主要靠一些经营主体或农民自筹资金解决,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多渠道支持,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3 提高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张掖蔬菜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效益稳步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农产品安全健康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张掖蔬菜产业要实现长足发展,要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力,进一步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然成为关注焦点和发力重点。水肥一体化在张掖市蔬菜产业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客观上也存在短板弱项。科学研判发展现状及远景,大力支持发展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产业的重大措施之一。

3.1 制定规划,引导发展

要以实现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根据市、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张掖“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农业用水现状,盯住当前制约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紧紧契合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助强扶弱、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优先考虑已经取得绿色有机认定或有条件认定的蔬菜生产基地、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且带动能力较强的生产基地、优势品种集中种植区、产业扶贫基地,统筹考虑当地产业发展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等,合理确定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发展重点区域;要以农业农村部《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和《推广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为指导,围绕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构建绿色循环体系重点任务,有侧重地规划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重点支撑项目;制定具体的地方性扶持政策措施办法,科学编制市、县《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加强规划引导,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3.2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要建立完善争取国家资金、用足集体资金、激励个人投资、引进外来资金的立体式、多元化投入格局,放大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助推蔬菜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实施好一批支持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本级财政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向“三农”倾斜,形成财政扶持稳定增长机制。利用好农村“一事一议”政策,调动集体投入和个体投入,并着力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各方面投入,集中主要力量解决蔬菜生产基地水肥一体化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加大对已形成的蔬菜优势集中产区的交通建设项目及水利设施项目投入,抓好田间生产道路和库、塘、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建设和机电井修复修缮,为水肥一体化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3 重点示范,规模带动

一是要以张掖“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重点,强力支持打造已有规模的甘州、民乐、高台、山丹、临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戈壁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水肥一体化精品示范园区,全面提高水肥一体化建设水准和运行水平,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二是要以国道227 线、省道213 线沿线示范片打造为重点,支持已经形成的一批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完善水肥一体化基础设施设备,提高示范效应。三是要以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扶持力度,扶持建设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示范片,带动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应用面积。四是以县乡主干公路沿线乡镇和村为补充,大力支持基础条件成熟和基本具备条件的基地发展水肥一体化。五是要持续探索和鼓励扶持农民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为蔬菜产业壮大水肥一体化奠定基础。

3.4 创新科技,人才支撑

一是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工作,组织市县农技专家联合地方院校成立专门技术研究团队,设立专项资金,突出水肥一体化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上级业务部门合作,引进试验推广应用一批新设备和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当地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提高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科技支撑能力。二是鼓励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进人才,充实水肥一体化硬件系统操作队伍,同时加强对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强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指导水平及硬件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益。三是完善和稳定现行蔬菜专家、科技特派员、农民技术员和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四支队伍”,建立科技承包和奖励机制,为蔬菜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

3.5 优化要素,提质增效

要把水肥一体化发展与蔬菜生产标准化基地创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特色蔬菜品牌创建以及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推广、绿色有机认证(认定)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促进蔬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一是重点对灌水施肥施药等环节投入品使用进行严格规范,制定技术标准,指导生产实践。二是进一步完善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推进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生产主体节水意识和科技素质,促进标准应用和新技术推广,提升水肥一体化科技普及率,为提高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基层群众支持。四是积极引进示范物联网技术,提高蔬菜产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领水肥一体化向高层次迈进。

猜你喜欢

水肥蔬菜生产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