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20-12-18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一带一路英语教学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 殷 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新时期下的“一带一路”范围 ,将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几乎扩大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经济贸易、金融经济、电子商务和旅游等。这也导致范围内的相关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每年提升的专业分数线和增加的报名人数,便是最佳数据佐证。对这些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一带一路”倡议的着眼点在于国际间的互利合作,因此专业人才必须还要在外国语言上有一定的基础,比如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这也使得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背景之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都按照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开设了基础教育课程,如英语已经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英语教育的问题

1.公共英语教学重心偏移

高职公共英语课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进行培养,能保证同学们的基础英语能力,如交流、沟通、书写等,能做到简单对话与沟通。在高职院校,针对公共英语教学的通用性考试为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这个考试通过试卷的方式将答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划分为A 和B 两个等级。考试在一方面来说能够保证公平,使结果具备可信度,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压力。压力不仅局限于要参加考试的学生,也会在无形之中转移到教师和学校身上。

2.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死板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学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同小异,甚至很多学校都采用的是同一套教材。高等院校教育的普适性使得公共英语的教育更具有范围的广度,而不是内容的深度,因此英语教育不需要考虑文理和专业的问题。但在前文中我们已经非常清楚高职院校“实用性”这一重要特征,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这种教育方法在高职院校就表现出了水土不服。

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英语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接受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同,英语教育就不能一视同仁。例如高职院校中的艺术类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类学生有相同的问题,就是文化课水平稍弱,让这样的学生去适应一套标准教材,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强求统一标准的英语教学就会使得教学内容死板,不具有针对性,反而会与高职院校开设英语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与高职院校设立的初衷不符。

3.公共英语教学方式传统

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尽管高职院校已经较之前的教育方式改进不少,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当前“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已经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完成度不高。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无法形成良好互动是由于教育方式选择不当,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别提在课下保持超高自制力进行主动学习等活动了。而目前,高职院校仍旧采用期末考试这种“一刀切”式的省事评价方式,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

(二)公共英语学习的问题

1.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没办法做到和欧美国家高职教育相匹敌。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学习水平和能力处于平均线水平线左右的较多。这些学生的共同点便是基础知识较为缺乏,同时学习能力较弱。面对这些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难度系数较普通高等院校大了不少。

2.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在第一点中我们论证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需要相当强的自制力和自我规划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不爱学,就学不好,学不好导致成绩不理想,成绩不理想就会更不喜欢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断消减,尤其是英语这种需要长时间进行词汇、语法与语感积累的学科。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职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难度。

由于学习热情的匮乏,这些学生把“终身学习”移出了未来人生的规划之中。这些在学习上受挫的学生选择了高职这种应用性强的院校,但是即便是高职也需要接受基础性教育。这些学生很少有对学习的规划,因此不注重积累,更注重考试是否通过、自己能否拿到毕业证书。这些丧失主观能动性的“填鸭式”学习,不利于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高职教师的英语教学。

(三)公共英语教学队伍的问题

1.高职英语教师数量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就需要与之相匹配数量的教师。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是无法填补这个缺口的。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解决办法是外聘教师,如外聘校外教师或者相关机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是如此。这种类似外包服务的模式,使得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有好有坏,无法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

英语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性英语教师更为缺乏。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以英语专业出身为主,主要集中于英语语言文学和教育专业,这在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招聘上也能看得出。但问题在于这些教师接受的教育,与他们将要在高职院校中教授的内容有出入。主要是由于输入与输出的标准不同,因为高职教育更注重实用性。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不止需要大量的英语教师,更需要高质量的英语教师。这里的高质量英语教师指的是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在其他专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教学的教师。仅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在当前“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高职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前文中我们提到,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目的不清晰,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习惯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层面的不对等使得教师天然地将自己看作一节课堂的重心,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师讲授的内容展开,学生参与度较低。这种情况使得教师教授的内容,如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永远是纸面上的听说读写,很难让学生将其应用于实践。这与高职教育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初衷大相径庭。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当前,为了能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符,势必要对当前的公共英语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在这项巨大跨国活动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大批适应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改革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 一带一路”倡议为改革的方向指导

在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归结为“复合型”人才,即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又能够掌握一门国际语言,并能够进行无障碍沟通。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要以当前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去改革,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具体而言,在公共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注重实际应用。教学要从侧重理论知识,向侧重实际应用方面转变,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缺一不可。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既要注重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又不能过于特殊使得英语教育无法进行。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教材,才能使培养人才这一步的难度降低。

(二)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

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的热情也不足,缺乏对自己所学课程和整个学习生涯的规划与总结,但是为了适应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做的仍旧是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首要任务是从词汇、语法、语感的训练与培养开始,在每一次微小的努力与鼓励中不断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这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也增强了,学生就能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众多,我们在与对方的交流中不仅要注重沟通的流畅度,更要注重共同的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引入英语的人文教育,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更能增加双方沟通过程的愉悦度。

(三)加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各高职院校不仅要增加本校英语教师的人数,还要减少外聘教师的数量,降低英语教学风险。尽管在教师的招聘中,专业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但也应将教师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纳入招聘的考核范围之内。

对于通过考核予以聘用的教师,必要的环节是进行教学培训。可以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能够迅速熟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侧重点和特点,还可以对行业知识进行培训。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划分并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让英语教育拥有温度。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一带一路英语教学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