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2020-12-18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张甜甜
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幼儿园 张甜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要结合幼儿心理特点,还提出了学前教育目标:健康、科学、社会、审美、语言。为此,区域游戏以趣味性和娱乐性特征契合了幼儿的身心特点,主题活动让教学更加有目标,二者的结合才能够让幼儿园教育称得上有效教育。本文研究围绕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二者关系,以《指南》中的理论为指导,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教学。
一、结合幼儿兴趣设置主题,围绕主题制定区域游戏
《指南》指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结构和特点,因此活动和游戏的设置一定不能脱离幼儿成为空谈。教学中可以首先确定活动的主题即确定教学的大方向,随后再制定区域游戏。兴趣是最能代表幼儿心理特点的对象,同时也可以看出幼儿的内在需要,围绕兴趣设置主题,解决幼儿心理需求,是对《指南》中教育原则的贯彻。
例如教师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带领幼儿参观海洋馆后,很多幼儿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海水的颜色不是白色而是蓝色的呢?自来水和海水有什么区别?海洋中除了鱼还有什么?”可以看出幼儿对海洋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确定了本次主题活动的主题——“我的美丽海洋”,围绕海洋在园内划分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区域游戏。如“建立海洋王国”,要求幼儿通过剪纸和水彩等形式来画出,或者制作自己的海洋王国手工制品;“海洋大捕捞”,设置一些玩具水族箱,比一比哪位幼儿通过玩具鱼竿能够钓到最多的玩具鱼;“我的海洋世界”,要求不同的幼儿积极参加表演活动,扮演海洋世界的不同角色,比如鲨鱼大王、章鱼哥等,随后演绎预先设定好的游戏剧本。
结合幼儿兴趣爱好设定活动主题,随后再次联系幼儿特点,根据主题确定不同的区域游戏,引导幼儿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区域游戏中,在游戏中沟通交流互动,体验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积极响应了《指南》中幼儿教育的原则和要求。
二、结合幼儿个性构建游戏情境,彰显主题活动特点
《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必须要遵循每一位幼儿的差异性,同时在教学目标上还强调了科学和审美。这告诉我们区域游戏情境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太片面化,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幼儿在不同游戏中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幼儿更加投入游戏,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既娱乐了身心,同时又学到了科学知识。同时富含艺术美的情境,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以“我的美丽海洋”为主题的活动中,所设置的“海洋大捕捞”区域游戏,该游戏不但要彰显主题“海洋”的特点,同时还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参与本游戏的幼儿都渴望自己能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希望自己能够和海洋中的鱼儿亲密接触。可以看出,参与该区域游戏的幼儿比其他幼儿更加注重真实体验。因此,教师借助投影和3D 眼镜来为幼儿打造美丽的海底世界,通过四台计算机和四台投影,将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戴上3D 眼镜后,可以感受鱼儿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游动,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兴趣。随后教师让幼儿来到玩具鱼缸前,让幼儿拿起自己手中的玩具鱼竿钓鱼。将绚丽多彩的海底环境作为区域游戏的情境,有效地契合了幼儿好奇、热爱海洋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幼儿和鱼儿一同游泳的心理需求,同时游戏也做到了不脱离主题、彰显主题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差异性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利用教学技术优化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更加开心愉悦地完成游戏任务,和同伴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游戏氛围。同时还做到了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贯彻了《指南》中提出的健康目标。
三、结合区域游戏活动特点,引导幼儿展开区域互动
《指南》针对幼儿教育提出了社会目标,“社会”这个名词看起来和幼儿格格不入,幼儿也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参与社会事务。但是可以让幼儿在教育中慢慢习得一些社会技能,比如和同伴合作、交流、互动,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既是生活所需,也对幼儿今后进入小学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区域游戏特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互动。例如在以“我的美丽海洋”为主题的活动中,设置的“建立海洋王国”区域游戏中,教师将该区域的幼儿进行分组,其中一组幼儿通过剪纸和水彩上色的形式建立海洋王国。起初他们没有细致分工,每一位组员都剪自己喜欢的小鱼儿,导致没有组员剪海洋背景图和海底的礁石,因此无法完成海洋王国的作品。教师应该告诉幼儿每一位组员都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有的剪海洋背景,有的剪小鱼儿,有的剪礁石等。幼儿听取教师的建议开始进行手工创作,在最后上色时,组内进行讨论分工,最终创设出优秀的作品。还有的组非常具有创意性,利用玩具模型和沙子来制作海洋王国,他们将沙子捏成一条条波浪形状代表海洋,将不同的模型,比如小鱼模型、小乌龟模型、海星模型、鲨鱼模型等插入沙子中,从而建立起一个逼真的海洋王国。
结合区域游戏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互动交流。指导幼儿有效地进行互动,有效地通过交流来完成游戏目标,提高了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贯彻了《指南》中幼儿教育目标中的社会目标。
四、结合区域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幼儿主题活动内涵
《指南》中提出,幼儿教育目标不能忽视科学,虽然幼儿教育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已经处于不可分割的状态,但是教师不能让幼儿一味地在游戏中娱乐、放松心情,从而导致主题活动变成仅仅是肢体上的活动,没有实现思维上的锻炼。因此,教师应该要以科学知识为主导,丰富幼儿主题活动内涵。
例如在以“我的美丽海洋”为主题的活动中,“我的海洋世界”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求扮演不同鱼儿的幼儿说出鱼儿的名字和特点,同时让扮演潜水员的幼儿说出为什么不能随意捕杀海底动物、不能破坏海洋环境,或者让扮演海底礁石的幼儿简单说说,如果礁石过多会对船只造成什么影响。这些知识教师在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都会不知不觉地向幼儿讲解,为了考查幼儿是否认真听教师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游戏开展的进度时不时地向幼儿提问。教师还可以将一则与“海洋王国”相关的故事引入其中,让幼儿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比如该故事中包含了渔民、海底鲨鱼、海底热带鱼、海水,故事的情节是渔民为了获取暴利,每天利用电鱼机器、炸药来捕鱼,导致海洋受到污染,鱼儿每天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这时候“海水”“鲨鱼”“热带鱼”纷纷向“渔民”提出抗议。所以扮演“海水”“鲨鱼”“热带鱼”的幼儿就要和扮演“渔民”的幼儿辩论,证实这种使用电鱼机器和炸药的捕鱼行为是不可取的,对海洋是有伤害的。
通过科学知识来丰富区域活动内涵,从而使得主题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身体上得到活动,同时还能让幼儿的思维也得到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接受知识。用主题化的区域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收获更多、体验更深,还能将活动不断地深化,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贯彻了《指南》中幼儿教育目标的科学目标。
五、结合幼儿主题活动要求,对区域游戏活动展开评价
幼儿主题活动具有针对性强、活动组织性强的特点,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组织和引导。但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让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学生的行为都符合幼儿主题活动的要求,教师很有必要对区域活动进行评价。
教师认真观察了幼儿开展以“我的美丽海洋”为主题的区域游戏活动整个流程,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活动过程中对他人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多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很薄弱,希望先听听别人怎么说、看看别人怎么做,然后自己再尝试着参与。比如在开展“建立海洋王国”区域游戏活动时,组内不同的幼儿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的制作海底的鱼儿,有的制作海底的礁石等,教师发现一位负责制作海底礁石的幼儿一直在观察其他组员的制作,自己却没有动手操作。第二,幼儿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区域游戏活动是组员共同合作完成的,为了让作品完成得更好,组员之间必须要紧密合作。在开展“建立海洋王国”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发现有的组的幼儿制作的礁石和鱼儿的大小相差太大,不符合实际,这是典型的小组之间缺乏沟通和商量的结果。第三个问题就是活动过程中的纪律难以保持,很多幼儿在缺乏教师的监管下,开始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进行活动,这种三心二意的行为大大降低了活动开展的效率。
教师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幼儿及时地指出,通过告诉幼儿这种行为的后果,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评价,让幼儿改正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评价是对幼儿活动的一次反馈和总结,能让幼儿明白自己在活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有利于帮助幼儿改正缺点,提高活动效率。
当前幼儿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二者不可分割,主题活动是区域游戏开展的大方向、大目标,区域游戏是丰富主题活动形式和内涵的手段。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幼儿教育,教师要密切联系《指南》中有关幼儿教育原则和目标的内容,坚持《指南》的教育指导方针,在活动主题选定、区域游戏设定上下功夫,让幼儿教育更加高效,实现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