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教育路径研究

2020-12-18湖州师范学院谭能志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文化教育

湖州师范学院 谭能志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统计,2018 年共有来自196 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 名国际来华留学人员(以下简称国际学生)。在全国1004 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学习,中国在国际学生规模数量、生源国结构、政策导向等方面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大国。国际学生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承,以及为国家战略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国际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知华、友华高素质的国际学生人才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学者就此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如秦小莉等指出,留管工作者和教师都应及时总结管理经验和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使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不断走向科学化、规划化;许玲从文化自觉视角研究了东盟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李宝贵从国家战略宏观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特点、内容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概况

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湖州师范学院主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截至2020 年3 月,共有分别来自世界各大洲45 个国家的628 名国际学生,其中专业学历生608 人,占比96.8%。国际研究生78 人。湖州师范学院国际化水平连续5 年排在浙江省前5 名以内,研究其国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二、统计结果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习态度

经调查和访谈发现:国际学生学习自觉性整体不足。具体表现为83%的学生有过上课迟到的行为,35.6%的学生经常上课迟到。除上课外从未自主学习的学生占16.97%,一周内自主学习少于5 次的学生占59.39%,5 次以上的占23.63%。平时寝室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睡觉、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在寝室复习功课的很少,在接近期末考试时间节点时情况有所改观。当然不可否认,有少量学生为了能拿到学校和省政府奖学金,平时也保持很高的学习的自觉性,调查显示有17.58%的学生除上课外,平均一周自主学习时间超过10 小时。

(二)诚信情况

根据调查和访谈以及笔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国际学生不诚信情况经常发生,具体表现为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遵守约定时间等。调查结果显示:23%的学生经常学业不诚信,抄袭他人作业,30%的学生偶尔,47%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另外,11%的学生经常考试作弊,6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只有20%学生选择从不作弊。有作弊行为的学生呈现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递增趋势。原因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到中国,不熟悉情况,心存敬畏,还能较好地遵守学习的规则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增加,部分监考教师,因为是外国学生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困难,怕惹麻烦,监考有所松懈,有的学生因为作弊,成绩比平时学习努力的同学还考得高,周围同学纷纷效仿。调查显示有48.4%国际学生经常不按照约定时间赴约,与部分学生访谈,发现了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校招收的该地区生源国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时间观念模糊,自由散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对类似违约事件处理力度不够,管理还不够紧。

(三)法纪观念

随着国际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违法犯罪现象日益频繁,国际学生因普遍法纪意识淡薄、不熟悉中国的法律法规,交通肇事等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勤工助学已成为国际学生的迫切需求,因此也造成国际学生非法务工现象增加,调查显示有92%的国际学生在中国找过兼职,78%的国际学生认为在中国找份兼职工作很容易,由于外籍和英文优势,国际学生更容易找到兼职工作。访谈中发现,非洲籍、亚洲籍国际留学生喜欢和来自同一个国家或者同一种宗教信仰的学生活动;而欧美籍国际学生相对喜欢特立独行,自主、自我意识较强,行事风格比较有个性。

(四)对中国态度

国际学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因此了解国际学生对中国的态度很有必要,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是通过上课了解中国,其次是旅游占比22.42%,互联网达到了18.18%。因此,我们加强对国际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考虑从他们习惯了解中国的方式入手,除了课堂上做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历史和国情教育外,国际学生假期在中国的旅行体验和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也不可或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占47.88%,其次是经济13.94%,教育11.52%,旅游11.52%,这几项占了84.86%。考虑到国际学生对中国主要兴趣点的分布,其思想道德教育应和中国文化和国情教育相结合,寄教于文,以文化人。此外,受调查的国际学生中有92.8%对中国态度友好,有一半的国际学生非常喜爱中国,评价平均分数为80.6 分,表明我们对国际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基于上述,大部分国际学生渴望了解中国,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内心认可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对中国态度友好。

三、结论

数据统计分析及访谈结果显示:一是国际学生学习自觉性整体不足,自主学习时间和频次偏少;二是国际学生不诚信情况经常发生,具体表现为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遵守约定时间等;三是国际学生普遍法纪意识淡薄,不熟悉中国的法律法规,非法打工、交通肇事等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四是国际学生对中国喜爱程度平均分为80.6 分,整体上对中国态度友好,渴望了解中国,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内心认可中国崛起。

四、改进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招生门槛,严把入学质量关

高校层面建立健全国际学生招生工作体系,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加大招生经费投入,充分调动专业所在学院的积极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招生宣传队伍,增强招生宣传的针对性,提高国际学生的准入门槛。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结构,逐步提高生源质量。

(二)增加文化体验频次及深度,以文化人

通过“第二课堂”,加强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教育,主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例如湖州师范学院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吸引近3000名中外学生参与;组织国际学生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及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如端午节制作香囊、参观湖笔博物馆、南浔古镇、走进美丽乡村等,让他们在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而认同,培养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三)注重专任教师培养,增强党员教师政治素质

教师的价值观和理念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巨大的。作为国际学生的专任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加要教育引导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

(四)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培养质量

国际化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专业和课程的国际化,使专业所在学院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能满足国际学生的需求。学校应主动出击,一是努力参与国际专业认证,以此不断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培育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将国际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三是加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力度,加强对教师外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外语授课和双语授课的能力,全面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四是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明确各教学单位将国际学生教学工作与中国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五是完善由教学督查员、听课制度、评教制度等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完善课堂出勤率管理、学习预警机制,改善教风、学风、考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到文化知识学习上,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有利于提高国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五)完善后勤服务,提高国际学生归属感

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尽量完善国际学生的教学、生活条件,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人、财、物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尽量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生活需要,逐步建立满足教育国际化需求的后勤服务体系,加快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国际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