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育人方式的转变

2020-12-18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阶段职业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董 杨

麦可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大学生退学率已接近3%,总退(休)学率为5.3%。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67%,专业相关度为66%,半年内离职率为33%,而98%的人发生过主动离职,超过四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显示: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形成明确职业规划,57.8%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53.7%的受访者建议学院安排专业相关的就业讲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对学校、专业和职业方向基本不了解,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进入大学之后理想和现实出现了落差,使得他们不仅没有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甚至连一个快乐的人都没能做到。

2019 年2 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磅出台,明确表示“2035 年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优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能力显著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产生撼动市场的创新成果,未来可能会消失的职业有司机、新闻记者、产业分析师、护工、建筑工人、餐厅侍者、零售柜员、飞行员、银行和保险公司职员、职业律师、劳工、维护工……如果你在教育界任职,你的工作仍然是授课和出考卷,那么很有可能你也会面临失业。

施密特和罗森博格两人在《Google 模式》一书中表示,Google 想招募人才所需具备的特质是“智慧创作者”。

如何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迫在眉睫。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未来我国的育人方式可以是如下文所述

一、良好的物理环境

学校的物理环境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信息,它不仅影响孩子们对学校的感受,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的物质基础既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未来的学校可以考虑从照明、声音、气味、移动、秩序和美观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学校物理环境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增加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感。

二、科学的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了解这个世界究竟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我们要仔细看看今天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教育系统应该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让它能符合今天的时代要求,更符合这个时代未来的发展要求。我们发现今天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用创意解决问题的人才”,因此,我们要针对当今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学校变成协助学生发展技能的场所,以及为学生提供资源并帮助他们完成梦想的地方。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科学的方式实现各个学段的教育发展目标。初步的设想如下。

1.学前教育阶段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生存能力为主,同时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启发潜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最近出版的《星火》一书中,作者揭示了运动和锻炼不仅能产生让我们心情愉悦的化学物质,而且深刻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发展。物理运动能促进特定化学成分的产生从而巩固记忆,也能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艺术学习与包括注意力在内的一系列认知能力紧密关联,哪怕只接受相对少量的音乐训练,大脑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学前教育阶段可以强化音乐、体育和美育课程的设置

2.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基础学科教育为主,但不是现在的这种大家一起坐在班级里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方式,而是取消了年级和班级的设置,把每个学科按照等级设置不同的游戏课件,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小学阶段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兴趣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富勒曾领导团队开发了一套名为“NBA 数学挑战”的游戏,通过虚拟的篮球游戏启发孩子的数学能力。他认为学习核心技能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想办法消化课堂内容,而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理由和动力。未来的教育方式会由现在的教师一个人的讲授,演变成教师精心设计课程让学生自得其乐的教育形式。我们甚至可能会学习劳伦斯威尔高中的实验方法,通过检测的方式删掉学习效果一般的游戏课件,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这时候的学校也许会变成一座科技馆,或者更像游戏馆。

3.中学阶段的教育以专业的系统知识学习为主,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他们不再以游戏的方式去进行学习,而是面向全球的研究成果进行更专业、更全面、更完善的学习。这时候的学校更像是一座图书馆,教师的职责是布置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长处的作业,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挑战,并在团队合作中训练他们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提升孩子们在未来面对社会时的竞争力。孩子们在引述佐证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时,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也将得到充分的训练。这个时期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4.大学阶段的教育以未来职业方向的培养为主,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孩子们在经历了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对自己擅长和爱好的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大学阶段将是他们职业的选择期和过渡期。学校会为孩子们提供模拟的职业场所,将着重对孩子们工作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扫清盲点和障碍。孩子们可以经过反复的模拟实习之后选择感兴趣的合作单位去进行真正的实习工作,如果对选择的职业感觉不合适也可以及时调整,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位置。孩子们还可以像中学一样去进行研究,只是这个阶段的研究已经不再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而是做一些让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研究。各个大学相同专业相同方向将进行专业合并,部分专业将根据地域特色进行调整,为学生的职业实践提供更便利的平台。

5.在特殊教育方面可以进行大胆的变革,即特殊儿童只在学前教育阶段与普通孩子教育不同,允许部分孩子在此阶段停留的时间较长,但当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达成了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之后,就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样进入学校去进行学习,体现出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

虽然我们仍然把学校分成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年龄区分不同的学段,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去进行学段的划分,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入相应的学校去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实施建议

为了尽早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在加强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时,要遵循教育管理规律,立足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以全局的概念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建设,建设智能化校园,做到审美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实现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细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分步推进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经验,在追求“有教无类”的同时努力做好“因材施教”。

3.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制定可检测、可量化、可评估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4.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采取国际通行的审核、考查、考试等相结合的灵活招生方式来办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增进交流、深化合作、共赢发展,培养一批具有中国经历、中国情结、中文能力的知华、友华国际型人才。

5.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大力加强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6.加大人均教育资金投入,全面落实特困地区学习补助政策,尽快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早日解决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和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预测,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导,阐述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旨在为我国未来的育人方式提出一点设想,真正实现育人方式的智能化,达成2035 年教育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未来的教育将是人民的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教育,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的教育,是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教育,是造福人民的教育。

猜你喜欢

阶段职业学校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学校推介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