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三动”课堂

2020-12-18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三动感官交流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刘 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创新,需要依靠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从学生小学时期就开始进行。面对时代对“中国智造”的呼唤,面对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面对数学学习过程本身需要“再创造”活动的客观规律,面对儿童无限的创造潜能,我们需要构建出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数学教学规律的“全感官协动、全成员互动、全课堂跃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小学数学“三动”课堂,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真正成为体验、合作和建构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与提高,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合作、敢于分享的终身学习者。

一、小学数学“三动”课堂模式简介

小学数学“三动”课堂是指借助“全感官协动、全成员互动、全课堂跃动”,形成“三动一体”的优质高效数学课堂,从而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人文情感,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通过借助“三动”课堂的平台,让学生在“全感协动”的体验与表征中创新,在“全员互动”的碰撞与交流中创新,在“全程跃动”的建模与用模中创新,让创新变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命需要,变为人生最大的欢乐与幸福,让学生成为未来中国的创新主力军,让师生在创新中成为互相崇拜的大写的“人”,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也为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教学即研究、教学即创新”的平台。

二、全感官协动,实现学生“行”与“思”的高度和谐

“全感官协动”是指儿童通过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感知外部事物,实现学生个体的全身心参与的学习方式,达到“行”与“思”的高度和谐,主要达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呢?例如,在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选择播放收视率极高的益智类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的挑战项目“百家姓”,让孩子们尝试挑战,孩子们有的仔细观察、冥思苦想,有的动笔写写记记,有的听同桌说说,虽然最终挑战失败,但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已经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感协动”,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全身心的参与式学习。接着,我趁热打铁,将日常生活中的机票、棋盘、剧院门票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协作,研究和发现其中的数对知识,感受探究与思维的魅力,实现“行”与“思”的高度和谐。

三、全成员互动,实现学生“情”与“思”的高度和谐

“全成员互动”是指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集体、教材以及自我内心的交流互动,参与自学、互学的课堂活动中,构建全体成员共享共进的高效学习场,实现学生“情”与“思”的高度和谐,主要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执教“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课前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可探索的学习材料:黑棋子12 枚,吸管一根,一张长方形纸,一分米长的线段等,让大家在各自的小组内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剪、分、摆、折、画等各种方式进行自主研究,每个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素材表示出一个分数,在组内介绍自己的所想所得,然后全班交流各小组的发现与收获,在交流过程中鼓励辩论甚至是争论,促使每个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获得他人的启发,收获最准确的结论。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课堂中的独学、对学、组学、群学,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立体化高速信息交流网,体现了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协作性、生活性,形成了“情”与“思”的高度和谐。

四、全课堂跃动,实现学生“智”与“思”的高度和谐

“全课堂跃动”是指通过探究活动、构建模型、应用变式、凝练思想等富有活力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活跃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发展遵循着认知活动的阶梯拾级而上,实现学生“智”与“思”的高度和谐,主要达成“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首先,我和孩子们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经意间为孩子们进行了模式构建;其次,选择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超市门口的装饰牌”,让大家自己开动脑筋,寻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相同,有的形状、大小各不同,让大家自由选择,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等;最后,全班汇报交流各自的发现与收获。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的全过程,思维发生强烈的碰撞,自主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富有变化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能满怀愉悦和惊喜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认知结构的构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达到“智”与“思”的高度和谐。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三动”课堂,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针。让学生在“全感协动”中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在“全员互动”中成为“合作学习” 的主体;在“全程跃动”中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让儿童真正走到课堂的中心位置,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成富有体验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的生命课堂,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三动感官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三动”,生成词语教学的精彩
催发智慧的英语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让英语课堂“动”起来